如何建立最好的亲子关系(打造伙伴型亲子关系的7个技巧)

adminadmin 个人可随意亲子鉴定吗 2024-03-24 19 0

如何建立最好的亲子关系(打造伙伴型亲子关系的7个技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析

武夷山实验幼儿园

一、社会领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

(一)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过程

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人由于社会生活而获得的特征和品性,是人的社会化的结果。

狭义的社会化则是指儿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融入所在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接受所在社会群体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

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个性化的过程。

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

(二)为什么把社会领域作为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领域?

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逐渐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逐渐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公民素质。

幼儿期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个性品质和行为风格,不仅直接影响其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感,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案例1

你画的这是什么啊!

今天,大三班的美术活动是观察画“柳树”,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走廊上、院子里摆上一些桌子,几个人一组,面向幼儿园那两棵大柳树,开始一边观察一边作画。

婷婷画得非常认真,甚至专门跑到树下捡回一片柳叶,仔细看它的叶脉,然后一片叶子一片叶子、一条一条叶脉地画着。画好后,她很得意地想想身边的昊昊炫耀,可一转身,看见昊昊的图画纸上好像只有用水彩笔涂抹出来的一片绿色,婷婷忍不住笑起来:“你这画得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昊昊看了看她,没说什么。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昊昊马上抓住婷婷的胳膊说:“你看!婷婷一抬头,看见柳树随风摇摆起来,像一面绿色的旗子在飘扬。婷婷看看昊昊的画,又看看自己的画,说:“你画的是刮风时候的树,我画的是不刮风时候的树!”

昊昊笑了,婷婷也笑了!

案例2

这是从哪儿学来的呀!

在家人眼里,小雅虽然只有3岁半,但已经像个小淑女一样了,文文雅雅的。

开学了,小雅上了一所条件不错的幼儿园,不到两个月,小雅做了一件让妈妈大吃一惊的事。

星期六下午,妈妈正在把一些用过的塑料袋折成小三角,准备收好再用。这时,小雅走过来,先把自己的三个娃娃摆在沙发上坐好,然后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来玩上课的游戏吧!你也坐到沙发上当小朋友吧!”妈妈答应着,边走到沙发上坐下,但是手里还在折更后一个塑料袋。

“你是怎么回事!没听见我说上课了吗?”突然一个凶巴巴的声音传过来,妈妈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小雅正瞪着眼睛看着自己。她不由自主地赶快把塑料袋放到一边,

“你是怎么回事!没听见我说上课了吗?”突然一个凶巴巴的声音传过来,妈妈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小雅正瞪着眼睛看着自己。她不由自主地赶快把塑料袋放到一边,

“你!请把嘴闭上!”小雅的脸转向一个娃娃。

“没听见啊!说她就不是说你啊!”

……

“小雅这是怎么啦?这都是从哪儿学的啊!”妈妈真是弄不明白。

两个案例反映的幼儿社会学习方式与特点

伴随性:案例1、在美术活动。欣赏同伴作品中学习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去自我中心。

模仿性、潜移默化:案例2、对所在教师长期管理行为的模仿。

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儿童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所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不同的内容往往又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模仿——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榜样)的行为。可模仿的行为模式可以是行动类的,也可以是态度类的;可模仿的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电视、图书、故事中的虚构形象。

强化——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儿童的行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伴随着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结果和体验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强化作用):也就是说,儿童会根据结果和情感体验(强化)的性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一般而言,带来益处和愉快体验的行为会增加,带来坏处和消极体验的行为会减低甚至消失。

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和“体验”可以来自他人(惩罚),也可以是自己的体验;可以是直接的,即自己亲身感受的(如自己经常争抢玩具而被同伴孤立),也可以是间接的(看到小朋友因帮助别人而收到大家的赞赏)。

体验——作为动词:体验是在对事物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该事物形成情感态度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作为名词:体验是学习者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对其中所隐含的道理和意义形成的独特感受和领悟。这种感受和领悟是直接的、极具个人特征,他人无法替代,而且往往是深刻的。

体验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认识和行动的基础。

三、指南社会领域的结构与目标、内容

(一)社会领域目标结构框架

人际交往

1、 愿意与人交往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

3、 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4、 关心尊重他人

……

社会适应

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

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对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及其在各年龄阶段的表现进行简略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内容大致包括: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群体、群体生活及我群关系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几方面。其核心价值在于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包括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个性品质。

(二)为什么将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两个子领域?“社会”从一定意义上看是一个关系系统,可粗略地分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群体、组织)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交往实现,

人与社会的关系则是一个认同与适应的过程。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

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人际交往的功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际交往有如下基本功能:

交流与沟通;

组织共同活动;

形成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人际交往的这些功能对幼小儿童来说更具有特殊的发展意义。

交流与沟通:

幼儿的学习(包括社会知识的学习)固然主要来自于自身的经验,但在交往中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在交往中幼儿不仅能够来自他人的信息,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也能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他人,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观点。同时,在交流与沟通中感受自己的主体性。

组织共同活动:

共同活动往往是两个或更多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集合在一起进行的活动。通过人际交往来沟通、协调、联合与合作是共同活动必不可缺的条件。幼儿成长过程中,能够共同游戏是其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进步,意味着幼儿的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通过交往开展游戏或其他活动又会进一步促进幼儿相关能力的发展。

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处在某种人际关系之中,出生后,随着交往对象的增多,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起来。一般来说,人际关系越丰富,儿童就越能在宽阔的交往空间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人际关系有着不同的性质。人际关系的优劣虽然不单纯取决于儿童一方,但人际关系良好的儿童往往表现出积极、乐观、自信的个性特征和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也更可能在交往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

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

社会交往与幼儿形成对人对己的认识和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交往中,幼儿不仅通过他人的外显行为了解其特点,形成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自我只存在于一定的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米德),在某种意义上,“自我概念是他人反馈的函数”(库利)[3]。认识他人与认识自己的过程也促进了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如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鉴于交往在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指南将人际交往列为社会领域的重要子领域,将愿意交往、友好相处、自尊自信自主、关心尊重他人四个目标归入这一子领域

2、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行为和生活方式,更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的过程,也是个体逐步接受所在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儿童生活的社会群体和机构(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常常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行为规范和文化特征,会通过角色期望、行为规范、习俗传统等方式影响儿童;儿童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成员也会有选择地接受这些影响,积极地适应社会。儿童发展过程一定会受到来自各种环境的影响。

社会适应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意义

儿童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不同的社会群体。比如一开始在家庭然后进入到幼儿园,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特点、不同的社会规则,赋予其成员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不同的角色期待。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从幼儿园走进小学,所经历的不仅是生活空间的转换,更是生活方式、角色身份、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社会环境的这些变化要求儿童必须从心理到行为有所转变,以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儿童只有认识到并理解这种变化,主动变换角色、调节行为,才能与新群体建立起和谐关系。因此,每一次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儿童都是一次挑战,也都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社会情境的判断能力,对自己在群体中角色地位的认识能力,对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自己行为的调控能力,以及融入新人际关系时所需要的交往能力等等。在变化迅速的今天,这些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4]是健康个性的重要表现。

“归属感”是指个体认同所在的群体(团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次说”,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列为人的重要心理需要。这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对“心灵家园”的渴望。

研究发现,一个人对某个群体(家庭、班级、学校、家乡、祖国等)的归属感会影响他对这个群体的亲疏度和对群体规则的接受度。一般而言,归属感强的人往往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能自觉接受和遵守群体规则;会自动将个人与群体联系在一起,为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感到自豪并愿意和群体荣辱与共。一个人如果没有可以归属的群体,就会觉得没有依靠,孤独,缺乏心理安全感。

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家庭是幼儿更早接触的社会群体,父母对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会使他们对家庭产生一种归属感;如果幼儿园能像家庭一样带给幼儿温暖、关爱、尊重、支持和鼓励,他们也会对这个群体产生归属感。

幼儿对社会(家乡、祖国等)的更初看法和感受主要来自于父母和其他亲近的成人,如果成人能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满意,那么幼儿就会形成同样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

对幼儿来说,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建立和谐关系,适应社会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初步理解并遵守群体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对所在群体形成初步的归属感是社会适应的基本内涵。因此,指南将其作为社会适应子领域的三个目标提出来。

(三)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内容

子领域一:人际交往

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

1、与同伴交往

(1)交往情感

愿意

→喜欢

(2)交往对象

A。趋向稳定性

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有自己的好朋友

B。扩展交往对象

→喜欢结交新朋友

2、与成人的交往

(1)交往情感

愿意→喜欢

(2)交往内容

3—4岁: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4—5岁: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5—6岁: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

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1、交往技能

3—4岁: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4—5岁: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5—6岁: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应邀→主动加入→主动发起

2、合作与协调能力

3—4岁: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4—5岁: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

5—6岁: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和平相处→轮流→合作互助)

3、冲突的解决

3—4岁: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4—5岁: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5—6岁: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顺从成人→外在帮助→自己协商)

案例1

玩具枪引发的争执

大班游戏时,明明在独自玩玩具枪。玩了一会儿,他把枪放在桌子上去厕所。强强走过来,看到了玩具枪便拿起来玩。

明明从卫生间出来后,跟强强说:这是我的枪,还给我!

强强:谁说是你的?放在桌上没有人玩,我才拿来玩的。

明明:这本来就是我的,我刚才上厕所去了,才把它放在桌子上的。

强强: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呀!就不给!

明明:本来就是我先拿的,你要是不还给我,我就去告老师……

强强:您告诉老师我也不怕,本来这个枪就没有人玩,我拿的就是我的。

……

事件描述李老师始终默不作声的观察两个孩子之间争论。

明明继续说:“这枪吧,就是我放在这里的。要不然你先玩一会,等一会再还给我吧?”

强强:“不!这枪就是我的!干吗要给你!”

明明只好到活动区里去玩别的玩具。玩了一会,明明拿着一个玩具来找强强。

明明:你都玩了一会了,该让我玩了吧!要不然咱俩换着玩?我用这个玩具和你换……。”

更终,强强同意了,他们两人交换了玩具。老师发现在这场争论中,明明和强强的交谈使用了多种策略。

4、人际交往能力(感受力、理解力和语言沟通力)

4—5岁: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5—6岁: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收时会说明理由。

(愿意接受→倾听+说明)

5、交往中的主要禁忌

4—5岁:不欺负弱小。

5—6岁: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不欺负别人和不被人欺负)

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1、自主表现

3—4岁: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它活动。

4—5岁: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5—6岁: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2、自信、自尊

3—4岁: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

4—5岁: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5—6岁: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主动承担任务。

3、独立

3—4岁: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

4—5岁: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

5—6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

4、坚持

5—6岁: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目标4关心尊重他人

1、礼貌

3—4岁: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

4—5岁: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5—6岁: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2、同情与关爱

4—5岁: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5—6岁: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尊重与接纳

4—5岁: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子领域二:社会适应

目标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1、喜欢群体生活

3—4岁: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4—5岁: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5—6岁: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兴趣→主动参加→积极快乐

2、适应群体生活

3—4岁: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4—5岁: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

5—6岁: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幼儿园→社区→小学

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1、规则:

遵守规则(3—4岁)→感受规则的意义(4—5岁)

→理解规则的意义(5—6岁)

→制定规则(5—6岁)

2、诚实

3—4岁: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4—5岁: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5—6岁: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3、责任

4—5岁: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

5—6岁: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4、爱惜物品

3—4岁: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4—5岁: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5—6岁: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爱护玩具、其它物品→爱护环境

节约粮食、水电→节约资源

目标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1、对家的归属感

3—4岁: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

2、对集体(幼儿园和班级)的归属感

4—5岁: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5—6岁: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3、对家乡的归属感

3—4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小区(乡镇、村)的名称。

4—5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5—6岁: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4、对祖国的归属感

3—4岁: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4—5岁:知道自己是国内人。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

5—6岁: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国内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国内人感到自豪。

四、指南社会领域教育建议解析

(一)注重关系建立

建立良好——

亲子关系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二)注重具体情境

例: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三)注重提供交往和实践机会

例: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

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如: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四)注重成人的榜样

例:目标4

关心尊重他人

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

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分苹果的启示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全美选出

50 位成功人士和

50 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耐人寻味。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是同一件事情:小时侯母亲给孩子分苹果。

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我一眼就看中那个又红又大的了,这时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一个?”弟弟抢先说要更大更红的那个。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东西让给别人。”于是我灵机一动,立即说道:“妈妈,我想要那个更小的,把那个更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她欣喜的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了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那位白宫的著名人士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更大更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更大更红更好吃,谁想要得到他,很好,现在请大家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更快更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更好的苹果。

共勉:踏实做事、坦诚做人、随遇而安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精选25篇)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1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眼睛的重要性有多大,但,随着电脑、电视等高科技电子产品进入家庭的过程,现在学生们的近视率正逐渐提高。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的心灵都蒙上了一灰尘。

作为一名近视的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后,我看到的不再是明朗、清晰的世界,如果不佩戴镜子我就像生活在迷雾中一样。

在我近视之后关于是否要佩戴镜子这个问题很是纠结:带镜子害怕同学们叫我四眼妹,不戴又害怕看不清黑板。终于,我也成为了隔着玻璃看世界中的一员。

也许只有戴着眼镜的`人才理解戴着眼镜的人。其实,原来我也觉得没什么,但后来才发现带着镜子很不方便遇到冷天,镜子上就会上霜。而且,如果忘记带镜子,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有些同学也许认为既然戴眼镜这么可怕,那我近视还是不戴眼镜了。如果这么想那你就错了,不带镜子会使你的度数一飞奔。更后成为高度数的俘虏,那样恐怕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吧!所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可是至关重要的

有人一定认为我太小题大做了,长大之后做一个手术摘掉镜子不就好了吗,其实哪里有这么简单。想要做这个手术,首先年龄是个问题,你一定要年满十八周岁才可以,恐怕我们还要等上好长时间;其次,角膜也要达到一定的厚度;还有在检查中如果你的眼睛有一项不符合要求,那么你就不能进行手术。

2、多食像胡萝卜那样可以保护眼睛的食物;

3、多看一些绿色的东西,少在黑暗处看写;

4、如果你现在注意用眼卫生。

近视了并不可怕,你可以定期到检查,根据需要调换镜子。让我们一起保护眼睛拥有一个明朗的未来吧!

所以我们要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2

通过一天公司的集体观看光盘学习,学后,使我更深的认识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更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而这一切的桥梁就是沟通,而沟通的成本是更低的。

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团队来说,沟通在工作中就如人的血脉,在生活中也同样的重要。如果沟通不畅,就如血管栓塞,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学会沟通,就要一定懂得其途径。因为它不只是语言,还包括动作、姿态、眼神、表情等等。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话,抱一下肩膀,笑一笑。。。。。。都会有很大的作用,让你工作开心,对于我们做服务的餐厅员工来说,顾客就是餐厅的命脉。而顾客的满意,就需要餐厅的服务员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员工与员工有效的沟通、员工与顾客的有效沟通是保证优质服务不可缺的途径 之一。

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尤其应建立并始终保持真正有效的沟通与过程。可以说,一个餐厅内部工作信息的传递速度将直接影响企业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的传递越快、越丰富、越准确、越充分,工作的效率就越高,失误率也会随之降低。反之,我们将会不断地重复自己所犯的错误,更后的结果,是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我们不能总是在发现错误后去整改,而应积极做到预防。树立预防胜于整改的新观念。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充分的去进行信息沟通。

有效沟通是提高餐厅管理执行力的途径之一,我们经常讲我们的团队缺乏执行力,发现我们在平级之间、上下级之间安排布置工作时,未有效的清除沟通障碍,导致沟而不通,通过对余世维教授{有效沟通}一书的学习后,使得我了解了沟通中的个人障碍与组织障碍,如何去克服沟通障碍,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又往往不能够很好地去沟通,或者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沟通。工作中的沟通不仅指思想或情感的沟通,还应包括工作信息的沟通,也就是各部门工作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思想与情感的沟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它的障碍会导致压抑员工的积极性,产生消极态度和对抗情绪,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工作信息的传递发生障碍,将使正在进行的工作无法完成,或至少无法达到相关方的要求。因此,这一点是我们在工作中首要应该避免的问题。

沟通从心开始,这也是移动的一句广告语,要真正做到沟通的渠道畅通无阻,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使我们的执行力提高,还必须从沟通的基本问题入手------------------心态。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3

一个在自己专注领域及其精通的学者,当然是非常好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我看来,本科教育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在某个领域极其精通的学者。更多时候,是给学生们一个机会,可以去了解不同的学科,只有在真正了解了不同学科之后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有方向地去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是培养自己的阅读趣味。之前打过教育的辩题,看了很多学者的论述,其中有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大意是教育是为了发展人,使人可以使自己的性格、知识更完善,可以真正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其实我在走出去跟别的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其他学校的同学是没有通识教育的课程的,因此他们学的也大多是专注相关课程。但我也并没有发现他们因只学专注课而比我的复旦同学在专注知识或者技能上面有非常明显的超越。更多时候,我反倒觉得身边拥有更多不同学科知识的同学在思考问题时角度更加多元,思更加开阔也更加灵活。

说别人的例子可能不那么直观,那就拿我自己来说,我里上过的令我印象更深、学到东西更多、收获也更大的课程真的不是我的专注课,而是一些别的学科的通识课程。比如说张双利老师的共产党宣言,她让我对哲学特别是马哲有了崭新的认识,从而对哲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这门课算是我在中收获更大的课程,甚至没有之一。

还有通识选修课中的商务案例分析,两年才开设一次,由哈佛商学院毕业的老师james来授课,整个课程非常有意思,课前做大量关于案例的阅读,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上课的时候就是大家各自发言、讨论然后老师会在中间不停地问你,把你一步步往前推,直到你将自己的所有所学都展现出来为止。老师风趣幽默,典型的乐天派美国人,虽然受过高等的专注教育,但是授课非常简单易懂,而且重点强调分析方法。从来不让大家死记硬背些什么知识,而是在上课讨论和平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慢慢地掌握。

还有博弈论与国内智慧,虽然讲的是博弈论的知识,但是我在之后也发现跟关系领域很多知识也可以进行交叉应用来分析问题,尤其是这个理论本身会教给你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分析问题的模型。其他的课程,像法语、基督教哲学、金融、证券理论、化学与人类等等课程,我都觉得其实都是让我学到了蛮多东西,对我帮助非常大的。

当然,国内的通识教育是有其问题的存在的。前两天跟港大的熊浩学长交流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国外一般只有顶尖的才会有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的课程一般也要是这个领域内顶尖的教授才能够开设的,比如像哈佛的约瑟夫奈这样子级别的教授。反观复旦,通识教育的课程种类非常的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在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若是让学生上了没有收获,还不如减少通识课程的数量,只开精品课程,减少每个人必须修满的学分,保证学生可以在每一门精品的课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4

汶川大地震使我们知道了大地不光有温柔的一面,还有可怕的一面。

3月,是春回大地的季节,也是我们大南关小学的“安全月”,这不,马上要防震演习了。

第二节课是数学,我刚做完一道题,警报声就响了起来。我赶快往桌子底下钻,一分钟后,警报声停止了,我以刘翔冲刺的速度“嗖”的一声冲出教。同学们有的像蜗牛,有的谈笑风生,都把这件事当成了儿戏。有的同学更快用了两分二十一秒,有的同学更慢用了两分四十秒,老师说成绩还不错,要是真的地震跑这么快就好了。

这次防震演习让我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听老师说每月都有一次不定期的演习,我听了很高兴,因为防震演习可以锻炼我们的团队精神,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应变能力。

这次演习觉得自己表现得还不错,在很短的时间逃离了出来。让我们再接再励,随时提高警觉,都能以更快的速度逃生。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5

自从我家有了电脑,我的生活就走入了低谷,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中了“电脑小姐”的美人计啦!

以前,我是个有名的大书虫,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现在再也没时间看书了,只要我一写完作业,哪儿也不去,一定陪伴着我的“电脑小姐”。电脑中的游戏我都能背出来,什么刀剑倚龙记、幻世陆、仙剑3、红色警界等等,没有我不知道的。

有一次上课时,我正津津有味地背诵电脑游戏,结果被老师发现了,问我:“程皓,刚才讲的那一题怎么做?”我一时糊涂就对老师说:“刀剑倚龙记、幻世陆、仙剑3、红色警界、魔兽争王3……”于是我糊里糊涂地站了一节课。

我玩电脑时间越来越长,这导致我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眼睛越来越模糊。上一次考试由于看错了一个字,100分白白泡汤了。

一次妈妈对我说:“在我们宿迁有一个六年级的小伙伴逃学上网24小时死亡。”听完之后,我吓得舌头都忘了缩回来。再也不敢没完没了的玩电脑了。

我还要提醒网虫们千万不要没完没了地玩电脑,否则它会要你小命的。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6

如果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那么近视就是遮住窗户的一白纱。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近视的形成一般是遗传,营养不良或不正确的用眼方式而导致的。其中,用眼不正确是中小学生眼睛近视的更大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来预防近视呢?

1、坚持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眼睛的新陈代谢速度。

2、学习时要做好“三个一”:手离笔尖要一寸,眼离书本要一尺,胸离桌子要一拳。

3、学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过一段时间就眺望一下远处的绿色植物,或闭目养神,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

4、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灯光下学习,不要长时间玩电脑等等。

5、多锻炼身体,多吃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的食品,保持膳食的营养均衡。

6、保持用眼卫生,如不要用脏手揉眼睛等等。

7、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让眼睛得到更好的休息。

近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所以我们要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7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渗透,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不在是从前那样,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画的场景,而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知、体会、想象、探索学习,让学生学中有乐,乐在其中。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美术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立体的或平面的视觉形象,作为人民之间交流审美信息的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的标志之一。所以上好一堂美术课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老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前的精心准备,以及课堂的精心创造和课后的反思等等,都要做全面的思考。

一、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不够稳定,认识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掌握和了解

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使学生在感知、意识、理解等方面有所进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龄初期,对学美术完全没有概念,这就需要我们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习以有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把美术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2年级):尝试不同的工具教学,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欣赏作品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采用游戏教学进行对主题的想象、创造、表演和展示。

第二阶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通过媒体教学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手工制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设计。欣赏美术作品进行口头描述和学用美术语言进行简单的评价。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其它学科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演示。

二、课前的精心准备

美术课前的准备绝不是简单的教具准备就可以了的。要是一堂课达到课标的要求。我们不但要备好课,还要找到上课需要的材料和与之内容相关知识。熟悉讲课的流程,做到多媒体和讲的进度一致。

三、课堂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重点,我在这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

1、创造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愉快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利用导入语(编故事、听歌曲、做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高涨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师生的双边关系。使一节课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做到学中乐,乐中学。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美术课上,生动有趣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进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在形状、颜色、结构等有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老师我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景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而不是去照搬别人的作品。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的放手,勇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我们不能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4、让学生勤学多练

在美术课堂中,我常让学生勤学多练。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学生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就必须调动他们的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起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在于勤练。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训练,更不能犯拔苗助长的错误。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里特点来施教。这样学生学着也有兴趣,绘画的水平也会提高。

四、作业评价方面

在以前,我们评价学生的作业就是,你画的好,画的漂亮等等一些简单的话语,还有就是教师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思想,这都是不错的。在作业评价中,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作品。因为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想象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的想象画出来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再者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这样即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此,我根据新课标的规定作出以上教学心得。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8

蒙台梭利教育的根本是爱和尊重。爱是教育的核心,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蒙台梭利的教育就是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只有爱孩子,才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蒙氏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赞许的微笑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亲切的拥抱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

蒙台梭利教育成功的核心经验是\"教育跟着孩子走\"。我们的教育不是死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随时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来制定和改变我们的教学。

我对于蒙氏教育只是刚刚接触,了解和学习的并不很深入和透彻。通过本次学习我就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做以下简单的交流:

1、入园哭闹问题。我带的是托班对于这种问题比较的关注,之前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为什么在入园的时候会出现哭闹的现象。现在我明白这是因为孩子在两岁半到三岁之间,正处于一个秩序的敏感期,当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就会破坏他原来的秩序,所以孩子就会出现分离焦虑。当孩子建立了新的秩序以后,他就不会再哭闹了,所以在这期间我们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中添加一些他们认识熟悉的标示,比如自己的照片,来帮助孩子尽快的建立新的秩序。

2、手势问题。之前我对于蒙氏教学中的各种手势只是简单的模仿,机械的学习,生怕会有任何的差错,然后尽量在给孩子示范时做出与之前所学相同的样子。现在我明白手势是一种交流的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思、想法、眼神的流动等无法表达的内容用手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向幼儿传递的一种方式。

3、语言问题。之前我认为在蒙氏教学中要尽可能没有语言,现在才知道我的认识是粗浅的,蒙氏只是要求教师在蒙氏操作时的语言要简练、准确,尽可能使用较短的字或者词。并且在蒙氏数学方面教学时,语言的引导提示是必不可少的,是很有必要的。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9

我们需要诚信,我们呼唤诚信,诚信是美丽的,因为它给世界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诚信是微小的,它只需要占据心灵中一个很小的角落,就温暖了人们整个人生;诚信是脆弱的,只要一场暴雨,就足可使它香消玉殒。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让我们为之担忧的事情,因为他们失去了诚信,甚至为我们人类带来灾难。纳米技术,克隆基因,导弹防御……这些人类引以为豪的高科技结晶为我们带来福祉的同时,又危害着我们人类,因为某些人心中的信念变了质,变造福于人类于狭义的民族甚至个人。

每个人都会面对利益的诱惑,在这个时候,有些人迫不及待地牟取蝇头小利,而有些人却把眼光放得非常长远,追求未来更大的发展。名人掌上电脑等近10个品牌在重庆的总代理刘惠民在北京一家公司就职,踏实勤奋的他深受公司董事长的信任,年纪轻轻就被委以副总的重任,手上掌管着几千万元的资金和上千万元的货物。当时,公司刚成立不久,规模不大,管理上漏洞很多,"只要稍微动动手脚,几百万就有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惠民兢兢业业地工作,除了期望自己的工资和奖金会更高之外,根本没有别的杂念,把公司上上下下管理得毫无纰漏。如今的刘惠民已经是这个场的大赢家。今天,我国的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讲规则的时代,诚信无疑是这个社会游戏的基本规则。新的商场流行一句话:"信用破产,你就什么都破产了。"

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交为智。诚信渗透到各个方面,面对历史和社会,人们对诚信的选择有多大的保留啊。道德教育远离历史社会,让人们的选择是多么苍白无力啊。

对于诚信,社会上有太多的争议,我认为不是不要诚信,而且诚信是国内社会的稀缺资源,犹如万古沙漠,早该绿化了。问题是在一个有着几千年下信上不信,卑信尊不信,贱信贵不信历史传统的社会里,道学家式的空洞的诚信说教即使是没有愚民之嫌,也必然流于形式。真诚的诚信教育,就不应该把起点放在要不要诚信,而应该放在怎样建立诚信,使社会多点诚信。因此对于诚信的建立不仅是每一个家庭,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全人类的责任。

诚信是更宝贵的美德,是我们取信于人的根本,没有比信任危机更可怕的了。信任危机是社会的毒素,是我们蔑视诚信所付出的代价,它无声无息却充满负面的能量,足以销蚀人的勇气和良善,更会使一个国家,民族丧失更后的团结精神。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10

作为妈妈,我一直努力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睦,温暖安全的家,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更用。

、在幼儿园小班时,外婆总是提前把乐乐的饭菜准备好,等他回到家时,先把乐乐一个人给喂饱,这样做一是为了他吃饭速度比较慢,二是怕他饿了找零食吃。他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边看电视边吃饭,刚开始是因为他不喜欢吃饭,让他看电视是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忘记自己在吃东西,慢慢地,这个习惯他已经很难改掉了。进入中班之后,我们要求乐乐和我们同桌吃饭,让他看看我们大人是怎么吃饭的,并告诉他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坏处,当然这个坏习惯现在已经改掉了。偶尔外婆吃饭前没把电视关掉,他也会主动关掉电视,嘴里嘟囔着“吃饭不许看电视”。

第二、培养孩子的信心很重要,要时常鼓励孩子,相信他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乐乐从小就不怕生,嘴巴又甜,自从一岁多会说话开始,这张小嘴就没停过,小区里面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认识他,有时回到家没见到他,问下小区里面的人就能追踪到他的行踪,简直是小区里的红人一个。

进入幼儿园之后,我反而觉得他变得内向了,刚开始时,人家小朋友都做广播操,他就站在那边不动,人家小朋友画画,他就坐在那里不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鼓励他,比跟他讲道理更有效果。就像上学期末,感谢张老师和杨老师选他作为“明星宝宝”,有了这个荣誉之后,他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吃饭速度也快了,也肯吃一点荤菜了,自己的事情也肯自己尝试着做了。希望乐乐以后能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11

一、完成年度招生录取和入学考试工作

本年度,我校组织了专注证书教学班入学考试和资格审查,经省教育厅和省人事厅批准,面向全省共招收专注证书班学员3296人。

二、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

本年度,学校成教在人才培养方面又取得了以下新成绩

组织了专注证书后大专教育毕业生资格审查,经省教育厅审核验印,共有775名专注证书后大专教育学员取得大专毕业证书。专注证书后大专教育在校生6449人。

有2300位专注证书班学员通过结业资格审查,获得专注证书。全校专注证书教育共有在校学员8122人。

为65名取得第二专科学历教育证书的学员去省教育厅办理了双专科毕业证明书。

三、以迎接迎接省检查为契机,抓质量管理

我处以迎接省教育厅、省人事厅专注证书及专注证书后教育的教学情况的专项检查与调研为契机,开展了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检查活动。下半年分别对各学院成人学历教育、专注证书教育以及专注证书后大专教育教学情况、教学质量进行了抽查。组织到学院进行成人教育教学基本文件建设和教学管理的情况与经验的观摩与交流。通过本年度的教学检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促进了成教教学基本文件的建设,增强了成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省专注证书及专注证书后教育的教学情况检查中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12

沟通是人与人相互之间传递,交流各种信息、观念、思想、感情,以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综合;是社会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以维持组织正常运行的过程。协调是行政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或在领导的授权下,调整和改善组织之间,工作之间,人际之间的关系,促使各种活动趋向同步化与和谐化,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沟通与协调是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沟通是协调的条件和手段,协调则是沟通的目的和结果,两者是相辅相成。

沟通与协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作用体现在:

一、沟通协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合作的前题就是沟通与协调。没有沟通协调,个人与个人之间就不会形成群体的力量来对付外来的威胁,人们之间就不会答成共识,就不会形成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规则,就不会形成道德和各种规范,人类只能停滞于自然状态,就不可能形成群体的力量从而创造出悠久的人类历史和璀璨的人类文明。只有沟通协调才能形成社会强大的力量来进行社会改造,促进社会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

二、沟通协调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保证。沟通协调是效率的保证,效率是沟通协调的结果。没有沟通协调就没有效率,深化改革就是要从体制上加强领导与中,中与群众,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各部门,各系统工作和谐高效运转。否则,沟通不畅,就会推委扯皮,延误工作。

三、沟通协调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要靠集体的力量,没有他人的帮助,仅靠个人单一的事业是很难成功的,要想事业成功,必须善于沟通协调。

从前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见了我的人总说:“凯凯,你的眼睛真大啊!视力一定很好吧!”可是,他们的第二句话说错了,其实我的眼睛从三年级开始就近视了。

那是因为我在家里看书、做作业时姿势不端正,还看电视、玩电脑,结果眼睛看东西渐渐模糊起来,视力渐渐下降,直到妈妈带我去验光。这时,我的眼睛已深到一百多度了。妈妈怕我的视力继续下降,便给我配了一副眼镜。

戴着眼镜,可真不舒服呀!刚开始戴眼镜时我不太习惯,头晕乎乎的,像坐在波涛汹涌的海上的颠簸的船上一样,鼻梁上好像压着一块石头。吃饭时,菜发出的热气跑到了镜片上,像蒙上了一薄纱,让我分不清东南西北;我上体育课时,一不小心,被一个篮球砸中了,眼镜的架子被撞坏了;还有些时候,调皮的灰尘粘到了镜片上,让镜片模糊不清,要用布擦……

妈妈看我那么小就戴着眼镜,十分心疼,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想尽办法到处找治近视的偏方。后来,她到眼镜按摩店为我治疗,花费了几千元钱,可却无济于事。她还给我配了渐进片,我的视力下降才平缓了下来,妈妈才放下了心来。可是一年后,我的视力又控制不住了,继续下降,当我再次验光时,我的视力已有五百多度了。建议我赔OK镜,因为这是更后的希望了。妈妈对我说,这是她更后一次帮我矫正视力了,希望我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我点头同意了。于是,妈妈给我配了一副OK镜。OK镜类似于隐形眼镜,是一种有色透明的眼镜,在晚上配戴,可以压迫眼球,使视力上升。

从此以后,我时时刻刻爱护自己的眼睛,还天天坚持晚上戴OK镜,说来也怪,我的视力从0・4一下子升到了1・0、我摘掉了那副笨重的眼镜,和平常人一样生活了起来。

虽然配戴OK镜十分麻烦,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它能给我带来好视力。所以,大家一定要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1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如果戴上眼镜,这心灵的窗户就会蒙上污渍,变得不再明亮。

近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我带上眼镜之后,每天早上起床件事就是找眼镜。因为我要是不戴眼镜,看什么都会很模糊。其实我也不想戴眼镜,戴了眼镜跑也不敢跑,跳也不敢跳,每隔一两天还要用眼镜水擦眼镜。不仅这样,冬天戴口罩或进屋时眼镜还会起雾。长时间戴眼镜不但会造成眼睛无神,还会造成鼻梁凹陷等现象。

我之前总是在昏暗的地方看书,有时还会躺着看,这些都是损坏眼睛的行为。我们不要等戴了眼镜才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保护眼睛,我们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我们要做到不在昏暗的地方看书,看书要以正确的坐姿。写字时,眼睛离书本应是一尺,胸口离桌子要有一拳。尽量少看电子产品,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闲暇时多眺望远处,这些都是保护眼睛的行为。如果你已经戴上了眼镜,那就更要好好保护眼睛,防止眼镜度数大幅度的增长,确保每年只增长50―100度,那就证明你的护眼行为做的已经很好了。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眼睛,为了不让它蒙上污渍,从现在开始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吧!

国之古语:人命大于天!虽简单几个字,却道出了各行各业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阅古览今:从大的方面来说,国之盛状是“国泰民安”,人民是“安居乐业”;从小的方面来说,家人外出,也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见安全是人之根本,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在培养祖国梁的校园,“安全”更似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松懈之处。作为教师,只有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才能让学生安心学习,茁壮成长。自从参加工作十年来,我对安全教育有如下几点小小的体会。

一、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学质量必须双管齐下。

正如“安居乐业”一词中的“安居”与“乐业”是相辅相成的一样,若不“乐业”,能“安居”吗?同理,一个学校,学生以“学习”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业”;教师以“教学”为主,教学是教师的“业”。抓好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自主地学习。让学生养成爱看书,爱查阅资料,爱追踪讨论、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须注意,国内是历经长久的科举考试,以及前期的应试教育,令许多人走入了“死读书,读死书”的胡同中。教师在抓教学质量时也会走入一天到晚都是作业的魔鬼似训练,虽然让教里的孩子们变乖了,不到处惹事了,但低视力的、低能力的学生却是一大片。这是教育中的糟粕现象,我们应该抛弃。古人常提“棋、琴、诗、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韬武略”等,以及新国内成立后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不说明了教育的多方面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各科教学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兴趣。学生只有爱学习-乐业,才会杜绝在校打架斗殴,无所事事的不良现象。才会让校园真正平安。

二、必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铸就人的性格,显示人的魅力,体现人的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关系着祖国未来的社会风气。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应该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地对待,才能让孩子们“知荣辱,辨是非”,只有爱憎分明,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普法教育迫在眉睫。

面对是非观念弱,荣辱感不强的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许多事产生好奇感。在农村,由于一些家长的乱开玩笑的语句,更让孩子们带进了校园,不加辨别地说和做。给其他同学带来伤害。我觉得,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肖像权”、“名誉权”等,加强意识,安定校园环境。

四、亟待整顿的家长教育。

目前,在很多的家庭中,一是独苗苗成了公婆的手上明珠,父母的心中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溺爱现象随处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谈不上严格。二是父母天天沉溺于麻将馆,地主桌,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孩子放学要么守在喧闹的麻将桌旁,两眼发困不能回家,还挨赌输了的父母的气;要么钻进网吧,也昏天黑地玩游戏,看图像;要么独守“空”房,饱一顿,饥一顿;要么三五成群,从这个山坡,浪荡到那个街角,打架斗殴没话说。三是留守儿童,公婆管其生活,却不能引导心灵的成长。孩子对公婆的逆反心重,不听公婆絮絮叨叨念陈旧的教育。特别是放任自流性的家长,学生在学校闹事,教师请家长,家长“忙”,总请不来;教师家访,家中大门紧闭。学校与家庭这一教育环节严重脱钩,加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难度。故,家长理应接受“培养孩子”的教育。

五、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润物细无声”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写照。我们常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身正何谓范?一位教师,哪怕学富五车,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何谈敬仰?作为教师,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还会引以为荣,减弱学生的正义感。面对学生,教师要“肚里能撑船”。宽容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当我们的孺子犯错时,我们应该弄清事情的原委,给他讲清楚“错在什么地方”,并指明“他应该怎样做”的方向。只有学生认识到错误,才会心服口服地改正错误。切不可以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好恶来评价学生。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16

做了家长,终于有了人可以教育,不过在此过程中,发现受教育的正是自己。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渐渐成为和先前不一样的人,常常告诉自己:

1、青蛙需要努力教育蝌蚪如何跳到岸上吗?不需要。孩子会自然成为像你一样的人!教育孩子要从教育自己入手。教育孩子的每一句话,都要返照到自己身上才会在她身上起作用。

2、每次在发火和愠怒之前、之中、之后,都要好好问问自己:我究竟是为她,还是为我?在发火和愠怒中,我有没有夹杂自己的攀比和虚荣,要老老实实地回答。如果有,就要在心里对她说抱歉,然后戒自己下次不如此。

3、批评孩子的每一个过失时,都要反观自己有没有或者曾经有没有此种恶习。如果有,就要和她一起改正。同时也要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她。

4、孩子的每一个挫折,都要和她共同承担,并且让她知道,一切都会过去。若干年后,今天至关重要的一切就会无足轻重。

5、在孩子面前谨言慎行,不议论学校,不议论老师,不家长里短,你的一点一滴,都在雕塑她。

6、培养孩子不被物质所缚,要从自己俭约乐道开始。不在珠宝店里逗留,不在化妆品柜台前逗留,让孩子发现你花钱更多的地方都是在帮助他人。

7、讲话要慢一点,温和一点,永远不要气急败坏,永远不要因为生气而走极端。要知道养育一个孩子,完全是在培养你的耐烦心和包容心。

8、永远相信孩子,即便她耍小聪明,你也还是要相信她。教给孩子信任是大智慧,这是一个很大的关键点,大智若愚就是这么回事情。

9、如果孩子总是犯同一个错误,无论你怎样教育她。试试把一次不快的场景冷静地记下来分析一下,试试改变你教育的方式,试试改变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不能不断碰壁。

10、万一你不断碰壁,万一孩子有一个非同寻常的顽疾,你觉得怎样做都无能为力,甚至感到心力交瘁,那么也别泄气。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锁,必然有一把钥匙。如果孩子多动、性格极端、磨蹭、说谎成性,你也要告诉自己,别着急,还是有办法。你至少可以安顿自心,每天念500声“南无阿弥陀佛(Namo Amituofo)”,回向给他。不要心焦,不要抱怨,老老实实念上三个月,必然另有一番天地。

孩子来到我们身边,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很深的缘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实际上也得到了很多崭新的人生契机。互相珍惜,彼此成就,是谓善缘。

汶川发生八级地震,给四川同胞带来了许多伤痛。

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地震带来威力,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震即将来临了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比如:地下水有异常,当岩受力变形时,地下水往往产生一些异常现象。井水翻花冒泡,忽升忽降,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因此,发现异常不要惊慌,先要报告地震部门。动物异常,鸭子不肯下水,鱼儿在水面上活蹦乱跳,鸡犬不宁。气象异常,天气发生昏暗,有地声与地光。从地震区人们感受来看,从地震到房屋破裂,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

我们知道了地震前兆,我们怎样把损失降到更低点?居住平房的人员要打开门窗提高警惕。感到地面有震动及时逃离房屋。居住在房的人员要提前有所准备。如果遇到地震不要采取跳,坐电梯等避震行为,紧急伏在床下,小跨间或蹲伏在两个桌子中间狭小空间,待地震后迅速撤离。

所以我们应该要加强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培训,开展学校和家庭的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

当然我们不希望有自然灾害,如果自然灾害突如其来时,我的这些小知识可以给大家带来希望,带来预防。

教师专注是动态发展的、终身持续的过程,现代教学应是建立在教师学习基础上的。务必在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注化发展的同时,加快教师专注化进程,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化学习的需要。由此透过对教师专注观发展历程的回顾,透过对教师专注潜力的时代内涵以及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革原则的论证和阐述,探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创新的机制,明确教师的专注成长与教学的发展性是一种不断演进、不断超越的创造发展历程。所以,努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需要,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育夯实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完美的春天。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注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十分大的提高。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透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注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次的分析和反省。透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此刻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我,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主角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并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用心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更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潜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就应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并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我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我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我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仅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我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透过交流到达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理解,到达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能够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职责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状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获是十分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明白前方的道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更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仅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到达培训的目的。更终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知识启蒙、心灵成长、为人处世起着独特的作用。一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决定一个孩子今后成功与否。我们国家有着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历有的家族人才辈出,究其原因,与其良好的教育家庭分不开。几乎每个姓氏家族都有家训。

我作为一名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不断的探索教育的方法。现借此机会谈谈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各位老师、家长们进行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一、注重良好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基础

家长要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质,每一种潜质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要素。每个家长的身上都有孩子学习的优点,这个优点就是你的潜质。我们应当将这些优点变成孩子成长的太阳、空气、水分、土壤、养料去润泽、滋养孩子的心灵。

我爱好国内传统文化,如篆刻、书法、国画、吹笛子。我认为这些爱好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我一空就学习篆刻,练习书画。虽然我不一定让孩子今后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他而言一定是有益的。家庭里洋溢着书香的味道,文化的气息。这种气息会浸润孩子的心灵,也影响到他的行为。有时,我会和孩子一起共作一幅画,让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可以借机对孩子进行教育。有一次,孩子要我教他篆刻,我就给他一块印石,告诉他方法,让他去刻。孩子拿过石头,认真地去刻,结果没有成功。更后他说了一句话:“没有想到篆刻这么难”。我对他说:“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但是要下功夫才能做好,不是单纯凭热情就能做好的”。这样,我在日常生活中,寓教于乐,让他明白事理。

二、平等沟通,结成朋友型亲子关系

我和孩子的关系非常友好,完全是朋友型的。这种和谐的父子关系,将有利于他的成长。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一起下棋、一起唱歌、一起画画、一起放风筝。我还为此写了一篇的文章。这篇文章记叙了我和孩子放风筝的事情,告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学会面对,象风筝一样逆风而行,高飞九天!

正是有了平等沟通,我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一同感悟他心灵成长的过程,体味他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我的成长一方面也离不开孩子。孩子也在教育我,因为孩子会促使我去不断完善自己!在这点上,我还得感谢我的孩子!

三、严格要求,强调既要认真学习,更要注重做人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学习,更要注重全面发展,尤其要学会做人。在学习方面,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在作文写作方面。我首先要求孩子学会仔细观察生活当中的人或事。用眼睛去捕捉,用心去感受。有时我教孩子如何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如何用语言去描绘。我的孩子的作文从来没有直接写在作业本上,必须先打草稿,我再修改,基本是由他独立完成。在修改的过程中,我从立意、构思、语言的表达方面讲解写作的方法。这样不断提高他的写作水平。另外,我还买了一些好的书籍让孩子阅读,增强他的文学感知能力。

我们严格要求孩子,注重在日常生活小事当中来教育孩子,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教育他孝敬父母、尊重别人、学会礼让别人,要有感恩之心。孩子写了一篇作文,他的妈妈看过以后,非常感动,觉得孩子体会到了母亲的对他的爱,也体现出了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你就会看到成功的希望,看到孩子的明天!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20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够认真学习党的精神,拥护党的领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并写好心得。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育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这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教书育人的神圣与崇高,力争限度地发挥我的能力,力争能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我的学生们。

二、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任九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这学期地理进入复习阶段。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在这方面,我做到如下几点: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领导和同行们的帮助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得到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三、遵守纪律方面

四、自身培养方面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21

教育孩子是我们每个父母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我就自己的孩子在成长教育过程中经历的几个事例,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批评,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

就拿写作文来说吧。我的孩子在初一上半学期时的作文还是很一般般,词汇贫乏,错别字连篇。更糟高的是,每当她写完作文时,还从来不让我看。虽然我没有严厉地批评她的不是,可心里确实很着急。于是,一方面为她订购了一些诸如简快作文之类的书刊,一方面督促她看一些课外书籍,渐渐培养她爱看书的习惯和兴趣。对于词汇的记忆,为了不让她感觉枯燥,有时我会把它写在孩子经常用来折千纸鹤的小方纸上,然后折成更小的方块,撒在桌子上让她随便选。选中了打开时,则必须告诉我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其中带点词的意义,说不出就让她自己去查字典。她很喜欢这样轻松随意的学习方式,有时也会反过来考我。通过慢慢的积累,黄忆舟在初二上学期时的作文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这进步离不开张利民老师的认真教导和启发,还有不时的鼓励和支持!在去年的姑苏杯作文比赛中她还得了二等奖,这使她对写好作文有了更大的信心!而我也经常鼓励她,相信她会写得更好!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我们父母平时都忙于工作,而孩子平时都在学校,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很有限。因此,我们做家长的无论工作再忙,也得抽出点时间来陪他们说说话。与孩子说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也有助于我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他们的快乐、烦恼,我们都可以了解清楚。而经常和孩子及时沟通,他们也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从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22

女儿的老师让我在家长会上谈一谈教子的心得,老师表扬孩子在学校各个方面表现很好。听了老师的话,我感触很多。

回想一年前,孩子刚上一年级,我想,这一下我可解放了。可谁知刚开学没几天,就接到她语文老师的电话,说孩子拼音字母不会拼。听着电话那头老师焦急的声音,我也心急火燎起来。孩子放学回来,我先摸了一下底,就开始让孩子读拼音,可女儿根本不想读,我气得对女儿发了脾气,孩子在我的强迫下勉强读了几遍,但效果并不好。这时女儿问我:“妈妈,这拼音好难学,为啥要学呢?”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对于刚六岁的女儿来说,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认为学习没有用。我就拿出手机教她用拼音给她更喜欢的大姑发信息,女儿一下来了精神,连着给她大姑发了三条信息后又给她同学发了好几条,忙得不亦乐乎。我又让女儿在电脑上用拼音打汉字,看着自己不会写的汉字通过拼音一下就打出来了,女儿对学习拼音再也不抵触,见了她的小伙伴还自豪地说:“我会写信了。”

在一年级后半学期,女儿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尤其是到认识钱币一章时,由于平时孩子很少接触到钱,她做作业时一遇到关于钱币的就老出错,给她反复地讲也还是不行。我就给她讲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让她自己去小卖部买小食品,教她先问清楚商品的价格,再看找回的钱是否对。这下孩子每次都把账算得很清楚。我给她讲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告诉她在远古的时期人们计数的繁琐,还告诉她学数学要格外细心,一个小数点都不能错,给她举例:如在造汽车时,小数点错了,造的汽车轮子可能一大一小呢。孩子听了哈哈大笑。之后女儿渐渐爱上了数学。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23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以其丰富的内容、开阔的眼界、快捷的方式,呈现给了我们一个美丽而精彩的崭新世界,使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时间了解国内外大事,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等。

而且,为了赚钱,为了引诱使学生进入网吧,那些受利益驱动的经营者采取了各种手段,千方百计诱学生进入网吧,根本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网吧设施简陋,没有安全保障,出入人员复杂,经常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网吧的危害牵动着数以万计父母焦灼的心,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了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其中明令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作为肩负祖国未来建设重任的学生,更应该响应国家召,用实际行动拥护此条例,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远离网吧,自主成才,以此来回报祖国及父母的养育之情。

为此,我们特向全校的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端正自己的言行,加强自我修养。

三、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倡导文明上网,无论在何时何地上网,都只上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绿色网站。

四、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对继续上网吧的同学,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检举和帮助。

五、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学习的进取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24

当代教育家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里首先阐明了终身教育的概念,集中讲述了终身教育思想,文论中的观点得到许多西方国家的赞同,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并更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些认识,社会对人的挑战以及由此教育应该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帮助人更好地谋求美好生活,都让我觉得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实现。书中提出的终身教育的思想,并因此而要对整个从儿童时期开始的教育进行系统改造的想法,依然是我们现在追求的一个目标。

教育工作者对其他任何一个人、特别是成人能提供的帮助就是给他以工具,将他置于一种环境,使他能够依靠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自己的日常经验、斗争、成功和挫折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独立思考,并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使个性的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表现。如果一个成人对自己的教育失去了兴趣,如果他除例外情况以外总是对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没有热情,那就是由于他在易受影响的年龄即青少年时期没有从提供给他或强加给他的教育中发现他所需要和期望得到的东西。……考虑整个教育,考虑教育个阶段的连续性和相互关系。当我们说到终身教育的时候,我们脑子中始终考虑的就是教育过程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从长远来说,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在于建立一个彻里彻外地渗透着终身教育原则的社会,在于实施一种与社会的进步和成就紧密相联的教育。书中的语句总带给我一种温暖和启迪,让我觉得终身教育的美好,它对人类福祉的关怀同时又有一种悲伤,因为,时至今日,我们中的许多人依然或多或少接受着不尽人意不相适宜的应试教育教育。目前在大中小学进行的教育是基于对个性的一种短视的认识:获得知识的能力被放到比情感、社交、审美、身体诸方面发展都重要的地位上,没有考虑到个性的差异,那些不符合模式的学生也就同发展低于正常水平的学生一样成了不受重视的边缘人物。选拔的需要压倒了训练的要求。正是现代教育的写照,我们为了考试为了上而学习,对结果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学习的本质。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成人承担生活的责任和义务,接受变革和各种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险活动,适应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理论学说的迅速变化。这说明了学习的主要是让我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去适应以后的生活。培育“学会学习”的个体。朗格朗主张任何学习都把学得的知识加以条理化的能力、应付自如地处理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关系和一般与特殊之间关系的能力、把知和行联系起来的能力以及协调专注训练和学识广博的能力。在终身教育的条件下,要用方法来武装人们,使人们能在自己的整个求知道上和文化生涯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这种方法。当今时代,那种凭借某种固定知识和技能就能度过一生的观念已被抛弃,教育不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传统教育是传授知识的教育,把对学生的培养封闭在狭窄的对现行知识的记忆和背诵上,重点在于文化模式的再现而不是创造,忽视人的全面发展,重知轻能,陷入“唯书”“唯上”的泥海里。

这种教育的结果是,教育与生活缺少联系,脱离具体的现实,偏向于选拔和分数,所培养的是失去个性和独立性的人。显然,传统教育带有明显的工具性特点,仅“满足了统治阶级和普通大众的利益”,却不能满足人性的一般需要和个体的特殊需要。这样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能应对现代社会挑战,为人类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人。学习过程的重点都不能再放在设置局限、安排刻板的内容上,必须着眼于能力发展。终身教育意在“教人们掌握一种在自己整个求知道和文化生涯中能得心应手地运用的方法”,即“学会学习”,从而造就具有新的生存价值和生存能力,能够解决新的生存问题的人。终身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打破传统教育的固有格局,整合社会多方资源,促使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能够获得不间断的发展,从而在度过富有意义的人生。

终身教育不是简单地进行成人教育,它的实现有赖于整个基础教育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它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系统的教育思想,为教育能更好地为人类的生活谋求幸福而努力将是以后教育发展的方向!终身教育赋予成人教育以新的意义。成人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立足于成人的特点和成人的需要、是非强制的、自由的教育 ,是对人的“长远利益的关怀”,让终生学习的人们整个人生终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与生活的无限美好!

预防眼睛近视活动教育心得 篇25

能有幸成为__一中小学部的一名骨干教师,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同事的信任,我励精图治,拼搏进取,力争获得自我提高和模范带动双丰收。下面将工作情况总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素质,这样才能担当起教学、教研等各种重任。这学年我坚持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并重,业务上向名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经验,学习他们成功的教学思和教学模式;理论上向书本学习,我网络读书,学习了___老师的__哪有那么难,获得了许多关于读书、学习及成长的经验,大所裨益。为了保证学习的质量,我坚持每天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及时写好读书笔记。

二、工作与积累并重,探索与交流同行

在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中,我及时地把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教训,困惑等写成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并连同读书感悟一起写在自己的博客上,以实现经验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在教学之余,我还积极撰写论文,并向__教育__教育等教育刊投稿,据悉我向__教育投的稿件已被选用。

三、发挥模范到头作用,引领大家共同进步

四、支持学校的发展,维护学校的形象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要具有大局意识,除日常教学之外,我还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有利于扬学校正气,树学校形象的的事情。我经常在__网的教育论坛版块中的教学交流、德育工作及学校管理栏目中发帖、跟帖,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助威、喝彩。我还积极参加了全区的随笔化作文教学改革论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骨干教师之辛苦而幸福,我坚信只要坚定目标,有信心,肯付出,这条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

Why have I been blocked?

This website is using a security service to protect itself from online attacks。 The action you just performed triggered the security solution。 There are several actions that could trigger this block including submitting a certain word or phrase, a SQL mand or malformed data。

引言

同伴交往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很重要,培养良好同伴交往能力关键是在幼儿园时期。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还有可以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同伴交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但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

幼儿同伴关系的主要理论研究表明,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心理学家通过对同伴关系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强调儿童在和伙伴们相处中,慢慢学会了谦让、合作和竞争,并从中得到成功的社交经验和失败的社交教训。

本文以“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及其指导策略”为题,列出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并剖析幼儿同伴交往问题出现的缘由,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关注,为幼儿家长和教师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幼儿同伴交往的概念界定

(一)同伴交往

在青少年时期,同龄的伙伴们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有着共同语言;其次,青少年希望经过同伴、团体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进而来完善自己。因此,这一时期的同伴交往往往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二)幼儿同伴交往

笔者在这里将同伴交往的年龄范围界定为3-6岁幼儿。幼儿同伴交往是指3-6岁的幼儿与同龄的幼儿通过言语、活动的交流,渐渐和同龄幼儿形成同伴关系,进而进行同伴交往。

好的同伴交往可以增加幼儿的正确行为,可以提高幼儿交往的技能。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3-4岁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平行交往;4-5岁幼儿之间的交往,开始和同伴进行交往,但存在冲突;5-6岁幼儿之间的交往的主题则是合作与。

二、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

家长和老师的心愿就是可以看到幼儿与小伙伴快乐的玩耍。但在幼儿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怎样和同伴进行交往?在什么时机和同伴进行交往?的问题。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不是很好。

(一)幼儿缺乏同伴交往策略

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缺乏交往策略,不能运用正确的交往方式,以至于在同伴交往中和他人产生矛盾和冲突,而且不知如何解决。

例:

吃完午饭,小朋友们开始进行自由活动,我在收拾他们吃完饭的桌子,而小朋友们都开始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做游戏,我看到只有娜娜在左顾右盼地坐着。过了一会儿,我看到她从图书角拿了一本书,然后走向那些正在玩堆积木的小朋友们。她举起手里中的书大声说:“谁让我玩积木,我就让谁看书。”大家都玩的在兴头上,没有一个小朋友理会她。她失望地走开了,又去到表演屋,笑着说:“你们要是和我一起玩,我就把书送给你们!”这时,好多正在表演区玩的小朋友开始说:“我们不信,这是老师的,不是你的,哼!”“你人!”更后,娜娜闷闷不乐地走了。

从娜娜和小朋友单一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交往能力有限,缺乏交往策略,很难加入小伙伴们的游戏,不会利用多种技巧与同伴相处,所以吃了几回“闭门羹”。

(二)幼儿缺少同伴交往机会

许多幼儿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表达、话语少,这样会失去很多同伴交往的机会。而独生子女,就更缺少与同伴一起互动玩耍的机会,难以获得同伴交往的经验,难以增强同伴交往的能力。

例:

晨晨是次上幼儿园,是一个内向的小女生,刚开始会紧张,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很正常。但是时间久了,当小朋友们都熟悉起来了,晨晨还是这样。在区域活动时,小朋友有的在图书角玩,有的在表演区玩,大家都玩的十分开心,晨晨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看着别的小朋友玩而不参与进去。有时候晨晨常常会看看正在玩的小朋友,再看看老师,好像是想让老师鼓励他一下,加入小朋友的玩耍中。通过和她的妈妈进行交谈,了解到晨晨是独生子女,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家里一个人玩玩具,没有人陪她。而且晨晨一直是由爷爷奶奶带着,与外界接触的少。

晨晨比较内向,面对陌生的幼儿园环境,使本就有些内向的她更加沉默寡言。独生子女本就缺少交往机会,而老师没有及时引导鼓励也是一方面的原因,这既难交到自己的好朋友,也难被社交小团体接纳。

(三)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出现不良行为

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有些幼儿会出现不良行为,没有规则意识,会出现欺负其他小朋友的攻击行为,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的同时没有和平解决,也有侵犯他人的行为。

例:

自由活动时,许多幼儿会聚在桌子旁,玩积木,搭房子、火车轨道等等。小可走到了桌子旁也想要加入,但是被一个小孩拒绝了。小可非常的不高兴,试图推走其中一个小朋友还说:“你玩那么长时间了,让开,该我玩了。”并且又开始与另一个小朋友推搡。其他小朋友看到他如此霸道,都不想和他玩。小可看没人和他玩,就将别人搭好的积木推到,然后把积木从桌上拿走。

看得出小可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蛮横,不讲道理,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也是使用偏激的方式。

(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出现不良情绪

现代社会到处存在着竞争,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稳定的心态接受挑战,会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在幼儿同伴交往中,我们会看到有的幼儿会突然大哭,有的幼儿自己孤零零地站在旁边。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会出现紧张、失望、害怕等不良情绪,出现退缩行为。

例:

这天中午,吃完午饭,小朋友们便开始自由活动,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玩,这时,我看到华华自己站在旁边也不加入,其他小朋友都玩的十分开心,可华华却手足无措地不知道该怎么加入,我走过去试图让她加入正在玩的小朋友,说:“华华,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啊。”华华却用全身在抗拒,不愿意加入,并且看起来很害怕,很紧张。

华华十分抗拒加入到同伴玩耍中,可以看出来她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比较紧张、害怕,出现了这些不良情绪。

三、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

(一)幼儿个人因素

1、幼儿的年龄特征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也不同。

首先,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班的幼儿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并不懂得和为他人着想,也不会主动加入同伴游戏或活动,大多是自己进行平行游戏。

例:

自由活动时,小莹自己拿了一堆塑料积木,自己在拼塑料积木,玩得正开心这时,云云走过来,从小莹那一堆塑料积木里拿了三块,准备开始拼着玩,小莹猛地将云云手中的塑料积木抢过来,并且生气地说:“这是我的,你不要动。”说着还伸手打了云云一下,云云哭了起来,老师听到哭声赶了过来,老师告诉小莹,这些塑料积木是大家的,大家都可以玩,听老师讲完,小莹很不情愿的将积木分给了云云一些。

然后是中班,中班的幼儿相比小班的幼儿会比较容易融入到和同伴的游戏中,会在游戏中和同伴一起合作,但缺少交往技能,遇到矛盾时会出现攻击行为,而且中班幼儿喜欢向老师告状让老师帮助解决。

例:

浩浩上中班,是班里出了名的“小魔王”,区域活动时,他不停地走来走去,转来转去,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自己想玩的玩具,然后,他开始给其他正在游戏的小朋友捣乱,不是嘲笑其他小朋友,就是对别人指指点点。有的小朋友比较内向,不敢说浩浩。这时,一个小男生说:“你走开,离我远点。”浩浩听到后,打了那个小朋友一下,其他的小朋友看到就跑去找老师告状。

更后是大班的幼儿,大班的幼儿相比中班和小班的幼儿更懂得与伙伴和合作,在遇到问题时会协商解决。

例:

吃过下午饭,快要回家了,小朋友们都在自由活动,有的在搭积木,有的在看书,还有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过家家,这时,圆圆走向正在玩飞行棋的小朋友,问:“我可以加入你们吗?”其中一个小朋友说,可以,那你要等一下,我们玩完这一局后你再加入,好吗?圆圆听了点点头,很开心,就在旁边看小朋友们玩,等这一局玩完了,小朋友们让圆圆加入,让圆圆和他们一起玩,大家一起玩得十分开心。

2、不同类型幼儿的性格特征

本文将同伴关系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受欢迎型、被忽视型、被拒绝型。

首先,受欢迎型的幼儿比较活泼开朗,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敢于表现自我,并且在与同伴进行交往时会与他人,在与人发生矛盾时不会冲动地解决问题,或者乱发脾气。

然后是被忽视型幼儿,这类幼儿一般比较内向,比较害羞,不善于言谈,也不善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面对他人的攻击一般选择退缩。逃避双向交往,很难让别人注意到他们。

更后是被拒绝型幼儿,这类幼儿的脾气比较急躁,做事比较毛躁,经常是过于活跃,虽然爱说话,敢于表现自我,但是不愿,比较冲动,容易和他人发生冲突或矛盾,并且不会很好地解决矛盾。

3、幼儿的外貌特征

在幼儿时期,外貌是否有吸引力也影响着幼儿的同伴交往。

外貌比较有吸引力的幼儿,往往更容易被同伴所接纳,而他们自己也比较自信,同伴们往往会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并且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耍。

反之,外貌没有吸引力的幼儿,不太容易被同伴接纳,这类幼儿一部分会表现得比较自卑,不会主动地加入到群体中,所以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比较害羞、紧张;另一部分在同伴交往中则会出现破坏性行为,同伴们对这类幼儿往往给予他们否定的评价。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他们对幼儿的影响十分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可见家庭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1、父母的教养观念

不同的父母,其教育观念也不同。本文将教养方式分为以下三种,权威型、溺爱型、专制型。

首先是权威型的父母,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比较温和,可以合理地接受孩子的意见,并用平等开放的态度和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的幼儿会主动和同伴进行交往,出现问题会去独立解决,而且在同伴交往时懂得。

然后是溺爱型父母,这类父母往往给孩子过多的宠爱,在教养时往往感性大于理性,很少限制孩子的行为,有时甚至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没有严厉地指出,过于放纵孩子,使幼儿缺乏责任感,在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得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更后是专制型父母,这类父母是给孩子的关爱少,但是限制多,过分干预孩子,在家庭里比较独断,在孩子面前是绝对权威的,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这样幼儿会变得比较内向,在同伴交往中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比较怯懦,也不会主动与同伴进行交往。

2、亲子关系

若父母和幼儿之间是平等、友好的亲子关系,幼儿在和同伴发生冲突时会去讲道理。

如果是父母很独断而孩子没有自主权和话语权,这样会使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判断的能力,会限制幼儿和同伴交往的时间和机会,同伴交往能力不强。

还有的是,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幼儿在和同伴交往时任性,而且占有欲强,不懂得谦让和,很难被同伴接受。

3、家庭结构

笔者在这里主要提两种家庭结构类型。

种是主干家庭,是指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人所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的人口多,成员次多,这种家庭有好的一方面是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但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在这种家庭中,都会存在隔代亲的现象,当幼儿犯错时,父母会进行批评教育,但在这时,爷爷奶奶会上前阻止或说好话去包庇幼儿,过分保护幼儿。久而久之,每当父母要管教幼儿时,幼儿就会跑去找爷爷奶奶,父母则不能很好的去教育幼儿,幼儿也会变得有恃无恐,骄纵,这很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在于同伴进行交往时不懂得谦让,总想让别人去让着他。

第二种是独生子女家庭,在这类家庭成长的孩子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常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另一部分,比较内向,经常是独来独往。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比较,独生子女的友好行为比非独生子女的少。

4、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在成长中所接触到的个社会。

首先是一个家庭的气氛。幼儿在一个充满欢乐、温暖和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会对同伴有礼貌、尊重同伴。紧张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对幼儿心理发展也不利,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幼儿会出现两种情况:胆小怯懦或暴力攻击。

然后是一个家庭的传媒环境。现在的幼儿接触的媒介资源十分丰富,并不只是局限于书、报纸和杂志,还有电视机、电脑,通过媒体得到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方面,比如:在家时幼儿可以通过电视或电脑看动画片和电视剧,丰富幼儿的生活、开阔幼儿的眼界,而且有些动画和电视剧中的形象,具有榜样作用,幼儿可以从中学到有益的内容,有利于幼儿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但是,大众传媒也有不利的一方面,比如:幼儿过分沉迷于电视或电脑之中,减少了与父母和伙伴的互动,不利于幼儿同伴交往。还有,电视或电脑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好的,这其中也会存在暴力的、不良的内容,若幼儿没有判断能力,则会模仿这些不良内容,并且反映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

(三)幼儿园因素

幼儿园因素也是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方面之一。

1、教师的专注素质

幼儿教师作为一名专注人员,专注素质是不可或缺的。专注素质包括教师的道德素养、专注知识和专注技能,社会上总有些人有这样的看法:”幼儿教师嘛,不就是教小孩的,需要什么专注知识嘛,况且小孩什么都不知道,随便讲讲就行了。只要是个人,都能去教小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幼儿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成长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小瞧幼儿教师的专注素质。

可是教师的专注素质在幼儿园里也是参差不齐的,专注素质高的教师,懂得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并且掌握相关专注知识,懂得为幼儿创造同伴交往机会,当幼儿同伴交往出现问题,也会及时合理地进行指导。但专注素质不高的教师,对幼儿同伴交往往往不重视,忽视了许多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指导,这会导致幼儿在同伴交往时出现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

2、师幼关系

在幼儿园里,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对幼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幼儿很依赖老师,老师像幼儿的朋友,也像幼儿的亲人一样,会让幼儿感到亲切和温暖,也会让幼儿慢慢的喜欢上幼儿园。

和谐的师幼关系的幼儿,会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主动友好,更容易被同伴接纳,可以发现,师幼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同时,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幼儿也起着示范作用,幼儿会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然后去模仿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师要为幼儿做榜样。

3、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这两个方面

幼儿园的人文环境是指精神方面的。首先,创造良好的园风和班风有利于促进幼儿同伴交往。

然后,幼儿同伴交往的主题教学活动也是重要的一点,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习得交往技巧。

更后,幼儿园的人际环境也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师幼关系是否和谐,幼儿教师之间的是否团结。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也很重要,比如:区域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内的宣传栏,墙面等有没有“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更快乐”这些同伴交往的相关主题。公共环境的创设对幼儿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梯、走廊、活动区角。

四、解决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策略

在前面,笔者论述了幼儿同伴交往问题以及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那接下来笔者将会给出解决幼儿同伴交往问题的策略。

(一)家长方面

1、改变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首先父母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理智施爱,面对幼儿的不良习惯,家长要及时纠正。家长在教育幼儿时,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改变过分溺爱、过分干预这些极端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的走出去和同伴交往。

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父母更应该多带孩子走出家去和外界交流,或者多邀请同龄幼儿到家中玩耍,让幼儿逐渐喜欢和同伴玩耍。

其次,当幼儿在同伴交往中遇到问题时,家长要要及时给予合理的指导和帮助,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过分干预。

更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专制型的父母应该多和幼儿交流,给幼儿适当的自由,溺爱型的父母不能再过度保护幼儿,要培养幼儿自己处理矛盾的能力,要让幼儿学会与人沟通交往的技巧。

2、家长要起到示范作用

父母是幼儿的任老师,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幼儿性格的形成。

家长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了解幼儿教育的知识,做一个学习型父母。家长要给幼儿做正确的交往示范,教给幼儿正确的同伴交往技巧。

3、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首先家长要和幼儿有良好的沟通,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幼儿的选择,理解幼儿。在给孩子进行表扬或批评时,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包容,要严慈相济。

家长要知道,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谈话的时候,应减少负面的话语,比如:“你怎么能这样啊”、“你真让我失望”、“你应该…”、“你太笨了,这都不知道”、“不可以…”等等这些带有命令、威胁、责备、这些负面的话语,而且不能一味的只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还要去倾听幼儿的想法,这才可以和幼儿进行良性的交往。

当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出现问题时,父母要引导幼儿,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不要直接告诉幼儿去怎么做。

4、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间要统一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一致。首先要创建和睦的家庭气氛,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亲相爱,相互沟通,相互支持,要拥有阳光的心态,要创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教会孩子怎样去爱人、怎样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孩子会变得心地善良、有同情心,也可以学到处理问题的办法。

然后,家长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养,给孩子做榜样,给孩子积极地影响,教育孩子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更后,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传媒环境,比如,和幼儿一起阅读,给幼儿播放健康有趣的动画片,还有,要减少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鼓励孩子多出去与人交流。

5、做到家园教育一致

家长和老师要多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和在园时的表现是否一致。当老师告知家长,幼儿出现同伴交往问题时,家长要正确地去面对,并且要积极配合老师,做到家园教育一致,共同教育幼儿,这样才不会出现教育偏差,也更有利于幼儿问题的解决和幼儿的成长。

(二)教师方面

1、为幼儿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

在平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好朋友握握手”、“我爱”这类以同伴交往为主题的社会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可以促进同伴交往游戏,让幼儿参与进去,既可以为幼儿创造同伴交往机会,也可以教育幼儿、引导幼儿,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进行交往,出现问题时怎样解决。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同伴交往的情境,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愉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看动画片等勾起幼儿对同伴交往的兴趣,让幼儿愿意主动去和同伴进行交往。比如:中班的一次社会活动“抱一抱”,就是通过抱抱小熊的故事,和抱抱小熊的图片,将幼儿自然而然地引入同伴交往的情境中来。

2、教给幼儿同伴交往技巧

在幼儿同伴交往中,交往策略很重要,运用交往技巧也是幼儿需要学习的。那么,教师需要教幼儿哪些同伴交往技巧呢?教幼儿同伴交往技巧有以下方法:一种是直接呈现,顾名思义就是让幼儿直接接触同伴交往技巧,学会在与人交谈时面带微笑,和同伴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和同伴玩耍时懂得,出现矛盾时,不使用暴力攻击的手段去解决。让幼儿感受到这些同伴交往技巧能够使人快乐。另一种是间接呈现,例如:教师通过一些反面教材,来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更后让幼儿在讨论中,慢慢引出同伴交往的技巧。

在幼儿学习了同伴交往技巧后,教师还要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幼儿去运用。

3、训练幼儿社交技能和社会认知能力

训练幼儿的社交技能和社会认知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去训练幼儿的社交技能和社会认知能力。

首先是认知训练法,针对被拒绝型和不被忽视型幼儿,训练他们怎样加入同伴活动,怎样有效地和同伴进行交流,怎样和同伴等。训练有两步,首先是讲解,结合同伴交往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幼儿去理解情境,并想出方法去解决,教师在这时要给幼儿进行肯定、修改和补充。而后是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协作、冲突等不同的角色游戏,让幼儿对不同的同伴交往情境的认识更加具体。

更后是行为训练法,这个方法包括三步,首先是观察,比如:让被拒绝和被忽视的幼儿观察那些受欢迎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表现。然后是模仿,让被忽视和被拒绝的幼儿模仿那些受欢迎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表现,比如:玩具、主动交流、赞扬同伴等。更后是参加游戏,老师组织被拒绝和被忽视的幼儿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让他们表现出曾学到的行为,当幼儿完成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强化和纠正。

4、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要注重环境的创设,比如:幼儿园园内的背景墙、宣传栏可以展示和同伴交往相关的主题图片。在每个班,教师也可以在教定期一次同伴交往相关的环境创设,这些对幼儿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5、家园合作

幼儿园也要多与家长交流,教师可以定期去幼儿家家访,幼儿园也可以制作幼儿成长手册,记录幼儿在幼儿园时的表现,让家长查看,家长和幼儿园一定要保持教育一致。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同伴交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家长和教师一定要重视幼儿同伴交往时出现的问题。当幼儿在同伴交往中遇到问题时,要引导幼儿,不让幼儿感到迷茫,可以独立地、正确地使用策略来解决问题,本次对幼儿同伴交往问题及指导策略撰写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撰写论文的时候,我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撰写的,关于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及指导策略上,有些地方还不够全面,所以论文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我会继续对幼儿同伴交往进行观察和了解,对幼儿同伴交往方面的知识进行研读,并且不断地完善和修改论文。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4,32-35

[3]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07,30-36

[4]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2009

[5]李艳菊。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2008

[6]李春丽.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2006

[8]陈瑶。幼儿园家访的研究[D]。华东师范,2008

[9]喻小琴。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J]。幼儿教育,2006(5):5-6

[10]丁云。关于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早期教育,2016(5):49-52

[12]孙临美。幼儿与同伴交往策略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8(6):44-46

[16]王争艳。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01):7-12

下载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sbvv。cn/chachong/16333,

以上关于“更好的亲子关系是伙伴型关系吗”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如何建立最好的亲子关系(打造伙伴型亲子关系的7个技巧)

1

更好的教育是陪伴读后感(精选

篇)

更好的教育是陪伴读后感

1

陪伴,

是世界上更重要的事,

绝大多数父母更大的难题就是没有时间。

有时

候,父母不会教育不怕,不懂教育也没有关系,因为,教育是深入灵魂的事。

而陪伴是父母对孩子更好的教育。

这不是其他物质能够取代的,

在与孩子的

相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和孩子之间才能更融洽地相处,

孩子才能

更快乐地成长。

很多爸爸妈妈都是感觉自己太忙,

想多挣点钱,

没时间陪伴孩子,

说到底,

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可是我们家长是否试问过自己孩子真正

需要什么?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

所以,家长再忙也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关爱孩子吧!

更好的教育是陪伴读后感

2

“更好的教育是陪伴”是我非常推崇且尽力去做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

我个

人认为,父母对子女,好的陪伴即是好的家庭教育。

怎么才能算是好的陪伴呢?首先,

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

从孩子呱呱坠

地开始,

父母的言行就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孩子。

但是,

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个

简单的事情,当好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更需具备知识、

智慧、眼光,并且不断的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其次,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要有目标和方向,长远的、大气的大目标,正确

的方向,并且从尊重和爱孩子的角度。

读完文章我发现,

作者郭力对女儿月月每个阶段的培养都是有目标的,

甚至

是提前很长时间就制定目标,

然后帮助月月一步步努力接近并达成目标。

目标是

让女儿充分接受中西方优秀文化的熏陶,

形成健康的人格、

普世的价值观和

化的视野。

由此可见,

对孩子教育培养也有目标和大方向,

除却素质、

习惯、

品格方面,

在心智和能力面,期冀孩子具备创造力、思辨力、好学多问,多元化知识结构

等等。

要和孩子多交流,

从小和孩子建立一种良好愉快的关系。

通过文章可

以看到作者可以和孩子一起“疯”,

和孩子成为朋友的方法有很多,

爱孩子的兴

更好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的?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怎么跟自己的孩子相处,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关系才是与孩子相处的更佳关系,下面来看看与孩子相处更好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吧。

1、和朋友一样相处

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有什么话都跟你说,这就需要在沟通中友足够的信任,他明白,跟你说,既不会收到你异样的目光而且很希望你给予建议,这样就能时时的进行思想交流,一旦关系远了,就会随着年龄阶段的推进更加疏远。

2、平等对待

平等的看待孩子,大人往往因为自己有生活经验而忽视孩子,这会抑制孩子创造力,而且会造成孩子依赖的心理!

3、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则

家长需要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则,不能因为孩子不喜欢不高兴就放任随着孩子。比如说制定有规律的生活生活和学习规则,会给孩子以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成就感。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逼迫他们做自己不想做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一直在压抑中学习。

5、家长能主动道歉

很多时候和孩子相处中未必全是孩子的错,父母也有不对的地方,比如自己在未搞清楚问题前就对孩子大发脾气,当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需要上孩子道歉,并弥补自己的错误。

6、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告诉你

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遇到困难,应该自己解决,其实并非如此。孩子会先判断父母对此问题的态度,预测可能出现的后果。只要孩子觉得告诉父母,会获得帮助,才会时间找到父母,同时也表现出了孩子对父母的亲近和信任。

一、父母能给孩子更大的礼物,就是教育

教育,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更好的礼物。

我一直自认是个“教育妈妈”。

为什么我会变成“教育妈妈”呢?我想这和我的成长背景有很大关系。

生活在那种状态下的父亲,有几句话经常挂在嘴边:“钱财、名誉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会被夺走。但是,知识一旦记入脑子,就不会被人夺去,它会成为你一生的宝物。所以在你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无论生活有多艰苦,父母都拼命工作,把家里六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读书。对于教育,我父亲始终抱着一个坚定战急不移的信念:“孩子们身上拥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有一个前提——好好接受教育。”

之前我一度辞去偶像工作到加拿大留学,也是因为父亲的这句话说服了我。当时实在太忙,连都上不了,朋友都交不上。眼见我如此糟糕的生活状态,父亲提出建议,希望我去留学。

我在多伦多学习了两年时间。正是这段时光使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不光是学习,关于唱歌的意义、自我身份认同梨浅朗等方面,都有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之后,我在斯坦福获得博士称。从此,人生又迈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父亲的这句叮嘱有多重要,至今我在感谢的同时,也时常琢磨吟味。父母能给孩子更大的礼物,就是教育。我曾在心里发过誓,有自己的孩子后,一定要赌上一生,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我对自己“教育妈妈”的身份很有自信。也许有人会说,“老是这样喊‘学习、学习’,孩子怪可怜的。”但是在我看来,“教育”并不等同于“学习”。“教育”这个词,具有非常丰富的意义。因此,我对自己是“教育妈妈”这件事一点都不觉得羞耻。

二、教育要从怀孕期开始

我认为得从怀孕期开始。虽然没做过什么特别的胎教,但我怀孕时就想着要好好照顾身体,生个健康的宝宝,这算是育儿的起点吧。接着在怀孕九个月的时候,考虑如何配合家里的生活模式制订育儿计划,与丈夫商量关于教育计划和目标的问题。

婴幼儿期,是教育中更重要的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从小看老”,据说孩子大脑发育百分之八十的过程,到三岁为止就已完成。到这一阶段形成的性格和个性,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对婴幼儿期的教育进行投资,得到的收获更大。

学龄前的孩子要贴身照看,尽可能多待在一起,给他满满的母爱。这样的想法我在怀孕时就有了。之后会带着团府孩子回到职场工作,背后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如果婴幼儿期的教育顺利的话,等孩子上学后,抚育起来就轻松多了。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是身心两方面综合人格形成的过程。

我在育儿方面一个比较大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们处于更好的环境中,身边围绕着优秀的老师和朋友,接受着许多刺激,从而能够自发地学习。为此,自认把能做的都做到位了。结果我们家三个儿子全都实现梦想,考上了斯坦福。

三、夫妻之间确定好教育方针

想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夫妻之间达成一致。

关于孩子的教育方针,夫妻间必须达成一致。怀孕以后,夫妻俩马上进行商讨比较好。

在我们家,丈夫对我表态,“即使我们之间有各种意见,关于教育方面,更后还是由你决定吧。”虽然他经常说“是因为我不及你那么关心教育啦”,但现在回过头想想,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非常棒的意见。从结果上来看,似乎大部分也是采纳了丈夫提出的。

修完斯坦福的博士课程,我回到日本一边写博士论文,一边慢慢恢复工作。那年是一九九二年,正要决定我家大儿子读哪所小学。我一直有在关注东安康内某家著名的私立小学。这所学校可以自动升学晋级至,只要能入学,作为家长也就安枕无忧了。当时从“前辈”妈妈那里,获取了不少关于考试的建议等。

但是某日,丈夫参加完这所小学的说明会回来,突然对我说:“孩子他妈,我们还是放弃考试吧。”原来在说明会上,老师说了一段话:“由于应征者人数众多,请确保面试那天孩子绝对不能感冒。那是影响一辈子的日子,作为家长的责任,请把健康的孩子带过来哦。”

丈夫很是愤慨,“孩子感冒不是常事嘛。说这种话,证明他们不会为孩子考虑。那种地方不去也罢。”听他说完我才顿悟,想把孩子送进名校,也许只是父母的虚荣心作祟罢了。我为追随“世界名牌”而随波逐流的自己感到羞愧难当。

另外还有一家中意的学校,我觉得把孩子送进这里上学也挺好。可是呢,那所学校在当时没有得到文科省认证。也就是说,孩子即便在那儿毕业,也无法保证是否能进入日本国内的。即便如此,我们夫妇俩还是一起去了说明会。

“面试当天,如果孩子感冒的话,请立刻通知我们,学校会另行安排面试日期。”

校方想看到孩子更佳的状态,所以请一定不要勉强自己的孩子。”这次,从老师那里听到了这样的话。那一瞬间,我和丈夫互看一眼,同时点了点头,决定“就选这里了”。我们都觉得,能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事情的学校比较好。

孩子进入学校之后,我嘱咐丈夫,希望他尽量参加所有的学校活动。而且,我有什么困难、迷惑,一定会和丈夫商量着解决。

在育儿、孩子教育上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夫妻间的通力合作必不可少。大儿子提出想去美国念高中的时候也好,决定选择斯坦福的时候也好,丈夫都给予了我和孩子们恰当的忠告。让孩子进什么样的学校读书,这是件可以左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情。为此,必须预见未来,做出明智的选择。

有的朋友会说:“我家那位才不会这么帮忙呢”,但我想说的是,世界上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亲。即便两人意见不合,花些时间,慢慢地多交流沟通,这很重要。教育方针和升学相关的问题,夫妻之间要经常商讨、达成共识,这是更更基本的。

好比谚语“孟母三迁”,为了改善孩子的教育环境,有时候必须得有不得不搬家的觉悟。需要做重要决断的时候,夫妻俩更终都要商量好,这是更为重要的。

四、教育的全部责任在于家长

人格形成这么重要的工作,不能扔给学校就不管了。

我始终确信“教育的全部责任在于家长”。学校和老师只是重要的伙伴,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家长承担。

小学、初中教的是读写、算术,高中、教的是在社会上必需的专注知识。但是,老师的生活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一定全部正确。其中,也有一些不希望孩子学习的部分。

这是我去参加二儿子的小学参观日发生的事。某位老师以“人类都是卑鄙的”为题,让学生们讲一讲平时在家,觉得家里人或自己卑鄙的一些事例。

当下我非常吃惊,但还是决定静观其变。轮到我家二儿子,他说道:“我觉得人类并不卑鄙。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我会和他好好交谈,帮助他改正。”而老师听完之后竟说:“你好像没有完全理解这个主题的意思。不管怎样你也努力做发表了,大家拍手鼓励吧。”听他的意思,似乎认定我儿子说的观点是错的。其他学生们演讲的内容,也净是在拼命挑别人的错一样。

事后,我去找了那位老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我并不认为人类都是卑鄙的……”他解释道:“不不,我认为明白自己卑鄙的小孩,更能原谅他人。所以说,让孩子记住自己也是卑鄙之人比较好。”反正那位老师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丝毫不肯让步。我回家后,重新和二儿子谈了一谈:“没这回事哦。你也好妈妈也好,都不卑鄙。”“我就说是吧。”二儿子这才露出放心的表情。

有些老师的观点确实会像这样有失偏颇。在学校里,有歧视亚洲人的老师,也有只认规章制度、以自己的权威使学生服从的老师。而避免孩子受这些观点影响,就是家长的责任了。

曾经有一年,有位无论如何也和我家孩子合不来的老师做了班。那时候,我安慰孩子:“尽可能多看到老师好的地方,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如果实在对这位老师喜欢不起来,也就这一年嘛。”并且,为了不让孩子成绩因为老师的好恶有所下滑,我也更加谨慎地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在这样一个狭小的世界里,被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通过学业成绩和体育表现来评测价值。真是残酷的环境啊。有的孩子能够顺利融入学校生活,乐在其中;有的孩子却在学校被彻底“击垮”。家长要非常清楚其中存在这样的风险。无论孩子被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有责任让他们相信自我并拓展自己的潜力。

对孩子教育承担责任的,绝对不是学校和老师。“孩子教育的全部责任,由家长承担。”首先,必须得有这个觉悟。

五、给孩子倾注无限的爱

被爱,才会信任他人。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才会信任他人。相信别人,也就会相信自己。

为此,特别是在婴幼儿期,我给儿子们几乎倾注了所有的爱。

处于婴幼儿期的小孩,总是由固定的人来照顾、疼爱的话,会让他们信任别人。肚子饿了就会有吃的,哭了就会有人安慰,累了就会有人来抱。如此循环,孩子就能够安心成长。而这个人选,妈妈、爸爸都行。就算是托儿所老师或者奶奶也可以。

而相反地,据说孩子如果在这段时期没有被重视,没有接收到足够的爱意,沟通交流能力就会变差,容易不信任他人。

关于如何表达爱意,我一直以来更重视肌肤之亲。我家三个儿子,都是母乳喂养到一岁零八个月为止。还是小婴儿的时候,经常抱抱、背背,使他们感受母亲的体温和气味,让他们安心。直到孩子自己提出来想独自睡觉,我都保持着和他们同睡一张床的习惯。

同时,我也有意识地表达出更纯粹、直接的母爱。

孩子小的时候,我会做这样的动作。紧紧抱着,说一句“下亲亲雨(kiss rain)咯”,从额头一亲到脚底。孩子就算不怎么喜欢,也会咯哧咯哧开心地笑起来。

每天工作完回到家,我一定会把孩子们叫到一起,紧紧拥抱他们,“serotonin,serotonin,serotonin”地唱着我自己改换了歌词的歌曲,对他们说“快给妈妈幸福吧”。没错,serotonin就是幸福的荷尔蒙(译注:即血清素。提高血清素含量能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带给人更多快乐)。和更喜欢的人待在一起,头脑中会分泌出这一物质,是一种可以让人开心的激素。

我觉得,我的儿子们从小就开始明白自己是“妈妈幸福的源泉”。

“只要宝贝在我身边,妈妈就是更幸福的哦。”我从不害羞把这句话说出口。

当然了,像“好喜欢好喜欢”、“I love you”这样的话每天也都挂在嘴边。通电话的时候,更后我一定会和儿子们说“I love you”,而他们肯定会回一句“I love you too”。

买东西的话,花时间出门去超购物太浪费,我就利用可以把物品送到家里的消费合作社服务。买衣服的话,等孩子们入睡后通过网购购买。就算是去美容院,也只是剪个头发的程度,连吹头都不弄了。

有了孩子之后,基本上就没再和朋友悠闲地喝过下午茶,或和丈夫出去过过二人世界。说得极端一些,连好好上个厕所、泡个澡、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样的空闲都没有。我如饥似渴地渴望和儿子们待在一起。

能与孩子们一同度过的时间,只是人生一瞬而已。等他们开始去上幼儿园、上学,一天之中只有几小时能待在一起。等变成初中生、高中生,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少。正因为此,我才认为在身体和大脑急速成长的婴幼儿期,尽可能多分一些时间给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想要倾注充分的爱,并不光是长时间待在一起就OK了。如果只有一点点时间,那就提高时间的“浓度”吧。

比如说,因为工作原因,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只有一小时甚至短短半小时,也别担心!这段时间里好好开心地和孩子做些肌肤之亲,玩一玩,聊一聊。如果能让孩子从心底感受到“和妈妈在一起更开心!”那么时间或长或短根本不是问题。

孩子们都很敏感,如果你全心全意地和他们交往,作为父母的这份爱意一定能充分传递到孩子那里。

现在,我的大儿子会说“我小的时候,完全不觉得寂寞哦”;二儿子会说“我知道妈妈爸爸为我们努力付出了许多”;三儿子也跟我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是否被爱着”。

虽然那时候忘我地工作、育儿,身体真的有些吃不消;但另一方面,与孩子们接触交流,对我来说也是消解压力的更佳方式。而且,父母的努力,这份无私的爱,我始终确信一定能让孩子们感受到。

有人说,被爱意环绕成长起来的人,在主动爱人时也不会有丝毫犹豫。我觉得这不仅限于爱“人”。对被爱着长大的人来说,蓝蓝天空、清新空气、太阳、彩虹、星星,还有自己生活的也好社会也好,都能在其中感受爱。在自己周围能体会到爱的人,就是幸福多多的人。

人生中多些感动,寂寞的时间也就少了。

人类的强大不单单是力量上。心中存有多少爱意,这个人就能变多坚强。之后就可以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

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不害羞地直接表达爱意很重要,爱的表现方式越夸张越好。

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这在任何时代都是真理。

六、记住,永远以孩子优先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行动,你会更轻松。

不叱责,尝试适当表扬(Instead of scolding,try appreciating)。

抓住孩子做错事不放,只会助长他们的恶习。

绝对禁止体罚

以说服代替体罚。在我家把这叫做“说教”。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绝对不能进行体罚。因为它是更差劲的教育方法。

经常遭受体罚的孩子,会有错误的观点,认为力气大的人才是伟大的。然后在自己碰到不如愿的情况下,也会靠武力解决。

体罚的手段,可能在父母比孩子力气大的时期是有效的吧。但是,等到孩子比你力气大的时候,立场瞬间逆转。

因此,绝对不能给孩子植入“力强者控制弱者”的错误观念。

当我的孩子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我会一直和他们谈话,直到他们接受、认可为止。在我家,把这称为“说教”。

七、教会孩子不说谎

我家的基本规则,首先就是“不说谎”。

只要说了一次谎,为了掩盖这个谎言就得不断地继续说谎,这样下去只会导致亲子之间、兄弟之间产生嫌隙。因此,我坚持教导孩子“无论做了什么事,绝对不能说谎”,直到嘴巴都讲得发酸。

次发现大儿子说谎,是在他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因为之前看他为了汉字测验一直在复习,所以很在意他有没有考好。当我问他“考试成绩下来了吗”,儿子回答我“还没”。后来,偶然我在整理大儿子背包的时候,在书包更底下找到了考卷,纸都已经皱巴巴的了,上面写着七十分。

当我拿着卷子问“为什么要对妈妈说‘还没’呢”的时候,大儿子解释道,“因为我考得不好……”这句话让我的心像被突然戳了一下。

原来大儿子一直觉得我希望他考出好成绩,而且认为考得不好很难为情……他大概是想只要不让我知道考得不好,我就会认定他是个好孩子。

但是实际上,无论儿子考了几分,我对他的爱都不会改变。不会失望,也不会生气。但这样的心情并没有传达到大儿子那里。

于是我给大儿子一个拥抱,同时问他:“为什么你不相信妈妈对你的爱呢?”

大儿子一开始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似乎完全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接着,我开始了我的“说教”:“妈妈真的很爱你,你知道吗?”

“无论你是怎样的小孩,妈妈都更喜欢了,你完全没有必要隐藏自己。要相信妈妈的爱。为了隐藏一个谎言,就得撒第二个谎。这样下去,妈妈和你的心会越来越远……”我和大儿子聊了很长时间。过程中,抱一抱,哭一哭,还中场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上个洗手间什么的,整整谈了八个小时!

更后,我对孩子说:“把至今为止向妈妈撒过的谎,全部写出来吧。”于是大儿子动起笔,一桩一桩写了下来,写的字可爱极了。“有一次忘记交作业了”,“便当盒落在学校里了”等等,都是些很小的事情,两个人边笑边读。

从此以后,大儿子再也不对我隐瞒任何事了。我觉得他一定是理解了,妈妈的爱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也许也是觉得,如果再让我给他说八个小时,就太不好意思了吧。

同样的事情也曾经发生在二儿子和小儿子身上,他们都各自体验过我那“冗长”的说教。虽然过程总是充满笑与泪,但每次都能感觉母子之间的感情变深厚了,互相都有所成长。

如果能好好地和孩子交流,让他们从心底接受,那么这次教导就会一直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再不会忘却。

体罚或者口头训斥,也许孩子会暂时向你道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孩子没有从心底接受你教育的证明。

不管花多少时间,和孩子好好交谈,他肯定会明白的。我始终相信这一点,花足时间并且仔细彻底地与孩子交谈。我坚信,这才是真正的母爱、真正的教育。

八、不要期望如朋友般的亲子关系

对父母毫无敬意、感谢的孩子,是不会受任何人信赖的。

无论和孩子有多要好,我都从不指望亲子关系真的像朋友一样。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希望孩子对父母怀有敬意。因此,我认为父母就要有父母的样子,展示出认真生活的姿态,送给孩子一个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当然了,父母并不总是正确的。但希望孩子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始终都在努力做到更好,保护家人;万一有什么突发事件,父母都是值得依靠的,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一定会保护我,给我中肯的意见”。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每天都端正自己的姿态过日子。

即便无法成为让孩子崇拜的家长,也至少能让孩子信任、依赖。所以每天我都很努力。

也许正因如此,我们家可以算是对于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礼仪比较严苛的家庭吧。

以说话方式为例,“讨厌!”“吵死了!”如此失礼的话,别说是父母了,只要是比自己年长的人,绝对不可以说。这是我家的规矩。在我们家,伤人的话也是严厉禁止的。

有一次,在机场碰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我前面站着一对母女,十几岁的小女孩突然对自己的妈妈说:“去死吧。吵死了老太婆。”那位母亲一言不发,而我却惊讶得哑口无言。

然后,我想都没想就对这小女孩说:“对妈妈怎么能说这样的话!”虽然母女俩一脸诧异地看着我,但我实在是忍不住。那天晚上,我和儿子们说到这件事,“如果你们对妈妈说出这种话,妈妈立刻咬舌自尽。”“不经大脑思考,会伤人的话绝对不能说。”并且再次教导他们,对父母毫无敬意和感谢的孩子,是不会受任何人信赖的。

更近,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一个误解,认为父母和自己是对等关系。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真到关键时刻,做不到好好管教孩子。对这种“朋友式的亲子关系”,我始终是存有疑问的。特别是当孩子对自己态度恶劣的时候,父母虽然表面装作无所谓,实际上真的会很心痛。

在美国,孩子可以直接喊父母的名字,容易让人觉得这样的亲子关系既坦率又平等。但实际上,父母仍然是拥有严肃权威的一方。

英语语法中也有一种表现这类上下关系的用法。“我妈妈在做〇〇。”如果主语是自己的妈妈,那么一定得说“我妈妈”怎么怎么样。要是说“她”怎么怎么样,不仅语法上被认为是错误的,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失礼、不可思议的说法。对象是父亲、祖父母也是同理。

世界上任何国家理所当然都是以父母为尊、为重的。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不知感恩,态度傲慢的孩子,会被认为是个废人。

亲子关系融洽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一定不能让孩子产生误会。希望家长们要好好教导孩子对长辈有礼貌,常怀感谢之情。

11:47

4297

以上关于“更好的亲子关系是朋友”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如何建立最好的亲子关系(打造伙伴型亲子关系的7个技巧)

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

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2

、专制型。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

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对子女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不尊重

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

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则有不同的表示。

这类家庭中培养的孩子或是变得顺从、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

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

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

言行不一。

3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关怀过度,百依百顺,宠爱

娇惯;

或是消极的,

不关心,

不信任,

缺乏交谈,

忽视他们的要求;

或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对子女否定过多,或任其自然发展。

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

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

亲子关系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孩子身心更加健康,喜欢社交、好奇心强、自主探索、自尊自信等。在同伴游戏中,他们善于关注其他孩子的需求,并且易受到同伴的欢迎。而不良的亲子关系会逐渐表现出社会和情绪上的退缩,依赖性强,不愿参加多人游戏。

亲子关系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

1、民主型。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2、专制型。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对子女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则有不同的表示。

这类家庭中培养的孩子或是变得顺从、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3、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关怀过度,百依百顺,宠爱娇惯;或是消极的,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谈, 忽视他们的要求;或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对子女否定过多,或任其自然发展。

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但也可能使孩子发展自主、少依赖、创造性强等性格特点。

4、溺爱型。现在家庭都是四个老人,两个大人,一个孩子模式,这种模式导致长辈很爱孩子,没有原则的迁就,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很大的障碍。

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长大会处处碰壁,无法在社会立足,人生终将不幸福。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什么积极作用

1、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关系和谐对孩子的影响是容易的,也是正面的。教育界有句名言:“先有关系再有教育,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很多家庭功能失调,亲子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教育和知识,而是缺少深次的陪伴。

2、更好促进孩子的发展。在6岁之前,父母给予足够多陪伴和影响,孩子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孩子的各项能力将会脱颖而出。孩子将会充满活力和激情。亲子关系不和谐,没有得到高质量陪伴的孩子,会有性格缺陷,比如孤僻、结巴、焦虑等。各种能力也会偏弱,比如人际交往、秩序感、阅读等。就算后天弥补,也难超越抓住敏感期培养的孩子。

所以,父母们要好好抽空高质量培养孩子。通过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将独立、规则意识与责任感植入孩子心中。抓住孩子发展敏感期,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不错过孩子的成长,才能不遗憾孩子的未来。

3、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源泉。和谐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不仅存在儿童早期,而且会对人的一生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会对青少年、成年甚至老年的心理状态产生深远的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让孩子学会了爱与被爱。和谐亲子关系让孩子学会理解和包容,让孩子学会感受幸福,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和谐相处。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自由翱翔插上翅膀,而不良的亲子关系也会成为孩子人生道上难以卸除的枷锁。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不论是生理需求还是精神需要,如果父母可以积极回应孩子,那么孩子就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尤其是对于0-1岁的婴儿来说,他们此时正处于建立安全感的基石阶段,不会表达、听不懂话语的婴儿只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只有当我们及时回应了,才能帮助孩子缓解祛除恐惧、紧张、不适等负面情绪。当面对大一些的孩子的需求时,我们可以时间用语言回应孩子的需求,是否满足他的要求则视情况而定。

2、用积极的心态去传递爱。当家人都保持平和的心态,遇事不偏激、不焦虑、不惊慌时,就会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祥和平静的氛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充满友爱和温情的,内心就不会惶恐。除了肢体行动外,我们也可以多多用语言去向孩子表达爱。当孩子有明显进步时,我们可以对孩子的努力做出赞美。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1篇

那么,北美家庭中,父子良好的关系是怎样建立的呢?

诚实沟通,态度开放

在生活中,父亲们会直接告诉儿子,自己对他们的期待,给孩子们设定生活的目标。

制造每天特有的父子时间

北美的父亲工作大都很忙,但他们每天都会尽量留出和孩子共度美好时光的时间。比如每天全家人一起吃晚餐,早上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睡前和孩子一起聊聊当天发生的事等。这些时间,由于没有外界的干扰,孩子们更愿意轻松地和父亲谈论自己的生活和想法。

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育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

“关系”就是对人与人或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是否具有亲近属性的状态的描述,关系近说明二者之间具有亲近的状态,关系远则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亲近。在学校中,师生关系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否有亲近的关系的一种状态,由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交往很多,教育活动需要二者的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所以师生之间关系的远近对于教育活动的效果、师生之间的相互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师生关系由于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亲密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建立,亲密的师生之间关系,即师生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互相信任,这样能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亲近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亲密的师生关系是英语教育中师生双方共同的心理诉求。只有建立了亲近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提高英语教育的效率,一方面老师可以更加明确学生真正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能够更加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对于英语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亲密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的培养。师生之间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不仅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也有利于建立亲近的英语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英语学习长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应当充分关爱学生。对学生关心关爱,是对每一个人民教师的更基本的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给予每个孩子充分的关系和爱护。尤其是对于英语教师来说,由于英语教师通常更加容易了解学生的爱好,也更容易通过了解学生的爱好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关爱,有助于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

2、教师应当对学生充满信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尽管一些学生可能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教师不应当因此而对学生有所失望。学生的成绩的提高很大方面源自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信任,当教师对学生充满希望并进行鼓励时,学生很可能由会因老师的期望而更加努力的学习,这种对学生的信心对于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十分有益。

3、教师应当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发现和欣赏学生的独特的闪光点,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自由散漫不注重课堂纪律的学生,通过发现和欣赏这些学生的长处,可以让学生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增加学生的对于自己的信任,同时也会对教师更加尊重,愿意听从老师的建议,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由于个体之间都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教师应当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所有学生即使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这样有助于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

4、教师应当充当引导者身份。由于对于英Z课程来说,很多思维方式和国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对于教师有极大的要求。要想学好英语,仅靠老师单纯的讲解以及对课本知识进行记忆背诵是不够的,尽管这样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说并无益处。所以英语教师在教育中应当充当引导者,而非知识的强行灌输,这样会使得课堂教育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容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有助于亲近师生关系的建立。

本文首先介绍了师生关系的具体内涵,继而对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描述,更后对于如何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亲近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3篇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在这一成长时期,亲子冲突作为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状态,会对初中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初中生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学习三个方面。

1、对初中生自我认知的影响

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正确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对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非常重要。初中阶段的孩子,个体的自我意识更加地强烈。如果在这一时期经常与父母发生激烈的亲子冲突,初中生会产生自卑、羞耻等比较负面的自我体验,从而对自己做出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如果初中生对自身的评价与其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的距离过于悬殊,不利于初中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2、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亲子冲突属于一种人际冲突,初中生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往往反映着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一些亲子冲突比较严重的初中生,因为与父母关系的不融洽,会更加依恋同伴群体,更容易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从而引发偏差行为。另一方面,亲子冲突使得初中生与其父母长期处于不良的交往状态中,不正确的沟通、交往方式势必会使初中生在与他人交往中遇到一些障碍,比如人际交往中的恐惧感、无助感以及错误的交往方式造成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打击等等

3、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良的亲子关系无法为初中生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处于亲子冲突家庭中的初中生,更容易产生焦躁、忧虑等负面情绪。这不仅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情绪的排解上,促使“问题青少年”的产生;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进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间接地影响到学习成绩。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是用于专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对于亲子冲突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的介入无疑是一种新的可行方法。以下将从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对亲子冲突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小组工作:促进亲子间的双向正面沟通

沟通是影响亲子关系更重要的因素之一,很多的亲子冲突也大多是因为父母与孩子都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而引起的。因此,可以在小组工作者的协助下,以培养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为目的。

1、开展家长教育小组

对于家长来说,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更好地了解初中阶段的孩子以及掌握与青春期孩子正确沟通的方法,所以,针对家长的小组活动就是以这一内容为目标来开展的。在亲子教育专家的指导下,首先由家长讲述自己所遇到的亲子沟通的问题,然后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更后由专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通过小组的互动和讨论以及专家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帮助家长获取更多专注有用的亲子沟通技巧。

2、开展亲子沟通小组

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有良好的亲子互动,亲子沟通小组就是要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游戏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家长和孩子在指定的问题、场景、条件中模拟表演。这个活动可以让家长与孩子换位思考,通过移情的方式去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达到互相认识的目的。通过亲子游戏,让家长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同时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被影响,把游戏中学到的沟通方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亲子间的双向正面沟通。

(二)社区工作: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在社区面的具体体现。解决亲子冲突问题,除了家长和孩子自身的努力外,也需动员社区的群众,大家组织起来,共同解决问题。

1、开展家长教育讲座

社区可以时常的对家长进行讲座培训,以“如何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如何面对亲子冲突”等为主题,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解决父母们共同遇到的亲子问题的苦恼和困惑,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学会多赞美、多肯定孩子。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亲子交往的方式方法。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4篇

托尔斯泰说过,孩子自出生到5岁的这段年龄期内,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是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要多许多倍。这个话不仅说明了5岁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而且也说明了幼年时情感培养的价值。所以学前阶段是良好的亲子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

一、亲子情感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亲子情感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的强烈而深厚的依恋,是人建立的种社会情感。

1、亲子情感的特点

亲子两方,即父母作为成人与孩子(学前)两方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和经济关系等特殊的关系,并且由于信息资源的不平衡、物资资源的不平衡、权力地位间的不平衡,亲子之间的交往常体现为一方主动,即主体,另一方被动,即对象,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指导行为、馈赠供给行为、质问评价行为等,这些特点使家长在教养孩子的同时,可能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也可能剥夺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从而影响幼儿独立人格的形成,一旦家长意识到孩子的这些问题后,可能就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从而让亲子关系出现裂缝。

2、亲子情感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幼年期正是幼儿情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亲子情感是幼儿情感中一种,也是幼儿形成的种社会情感,美好的亲子情感能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美好的亲子情感是实施优质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影响着其他社会情感发展。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孩子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促使孩子不断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正确认识,因此亲子之间也更容易沟通,亲子情感也会随之更加深厚,所以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很好,即孩子很听话,这样的孩子走入学校工作单位等,也都会与同学同事朋友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来结婚也能有美好的爱情和亲情。

二、影响亲子情感的因素

1、家长对孩子年龄特点的了解程度

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就会基于孩子兴趣、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期待,孩子在喜爱的活动中才能获得成就感和自信,这样在共同生活中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特点的了解程度

对儿童的正确认识是科学教育的起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成为他自己,因此要基于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而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会受自己的经验所限,对孩子的认识也是如此。所以,家长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才会在客观判断的基础上,开展适宜的家庭教育。

3、要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和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对情感认识、理解和表达,90%是模仿成人习得的。夫妻交流不融洽,将直接影响亲子关系。

和谐的家庭应拥有一致的教育观念和要求,这样孩子才能在家庭从容快乐地生活。如果教育方向经常不一致,常会使儿童无所适从,孩子慢慢就会成为一个矛盾体,也不利于健康亲子关系的形成。

4、家长对自身学习提高的关注

家庭是一个人诞生的摇篮。童年是人生更重要的时期,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家长关注自身的学习提高,注重积累家庭教育智慧,就能够创造机会条件和生活环境,让美好的事物走入孩子的心灵,滋养孩子的人格,这样家庭中的亲子情感一定会很积极健康。

三、建立健康的亲子情感的方法

1、祥和的交流氛围中,滋养健康的亲子情感

祥和是民主、平等和公正的亲子关系的体现,是积极健康的亲子情感的特征,表现为生活中亲子间和谐的相互自由倾诉、倾听、讨论等。在祥和的氛围下,亲子双方的心是平静的,平静状态下的交流,才会心灵相同、心心相印、心领神会。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能增进亲子情感,还会向爸爸妈妈模仿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

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享有机会均等话语权,应该是谁说的在理,就按照谁的要求或方法行事,这才会公正,才会有亲子间的亲密信赖的情感。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了,家庭教育效果就好了。

2、在幸福的生活中,体验浓厚的亲子情感

学前儿童,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并在成人适度的保护和帮助下,支持幼儿自主学习和主动、独立地发展。孩子生活过程中有许多能力不及的事情,需要我们从替代到部分替代到退出由孩子独立完成。如小班孩子如厕,更初成人需要帮孩子提好裤子,慢慢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先提裤子,我们再帮助他提到位,整理好。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能力提高,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尽量自己独立完成。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耐心、鼓励都会影响亲子情感,增强亲子间的信赖感。

3、在快乐的亲子游戏中,增进积极的亲子情感

亲子情感作为幼儿社会性的一个方面,其发展需要在社会的交往、游戏和生活中实现,孩子喜欢游戏,需要游戏,游戏对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全面协调发展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亲子游戏愉悦孩子身心,能够在满足孩子需求的中增进亲子情感。

亲子游戏,通过家长和孩子间的合作和共同参与,彼此都体验享受了健康的情趣,增进了亲子间彼此的喜爱、信赖,收获了积极情感。

4、在共同的成长道中,升华美好的亲子情感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父母角色 功能转变 亲子关系 社会发展 社会制度 人类社会 社会关系 亲子交往

一、各阶段亲子关系的特点

少年期处于初中学习阶段,是人生中更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之一,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表现出独立性和依赖性、闭锁性和开放性等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此期间,孩子与父母的交往中常出现疏远和冲突,是孩子依恋与独立两种倾向暂时对立的阶段。国外有学者称少年期为“亲子关系的危机期”。孩子进入少年期,对父母的依恋逐渐消失了,渴望摆脱管束而独立,但在有些方面仍需依赖父母。因为该阶段的特殊性,如何消除亲子间可能产生的隔阂,建立起民主、健康、稳定的亲子关系,成为少年期成功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青年后期又称成年初期,是由青年走向成人的时期。这一阶段中,青年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促使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固,客观地认识自我也成为可能。人的主要发展课题包括选择职业及为其准备、发展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态度、从精神上独立于父母或其他成人等内容。此时的青年对父母的感情有一个从反抗和温情的矛盾状态到明显的尊敬和感谢的过渡,要求父母有更大的包容度和开放的心态,能够给予高屋建瓴的指导,同时能够承受子女独立后自己面临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每对父母都希望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让子女健康成长,但由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自身素质等因素,一些亲子关系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集中表现为家庭教育的滞后特点和缺乏灵活性,在上述各主要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我国城中,初为父母者的年龄大约在25岁~35岁之间,本身进入社会时间不长,事业刚刚起步,又突然承担新的人生角色,面临压力较大,易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况。在和婴儿期的子女相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为经验不足,耐心不足,另一方面又在物质上给予过度补偿,时而严厉苛责,时而娇纵溺爱,往往无法与子女形成安全型的依恋,而是无意中充当了专制的或娇宠型的父母,导致回避或反抗型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进入少年期,由于自我意识发展中的质变,原有儿童与环境间的关系被破坏,在少年的自我意识中增添了独特的新成分:渴望成为成人,反对周围人把自己仍归于儿童。但这时的许多父母并未就此做好准备,往往不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不善于或不愿意使他们获得和自己平等的新地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原来的模式,说教多,管得死,忽视他们的独立要求,从而引发激烈冲突,危及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子女的进一步健康成长。

与以上两阶段不同,面对青年晚期子女的父母常常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希望孩子能早日成材独立于社会,又害怕因为孩子成家立业和原家庭相对脱离带来的孤单失落。再加上国内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好面子思想,一些父母在子女择业、婚姻等重大问题上管得过细,干涉过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自主决定,同时大量不恰当地给予物质援助又会分散已成年子女的自身责任。虽然因为年龄原因,这种亲子关系并不像少年期总引发争执,但对于该时期的子女更终完成自我同一性的确立、顺利成为合格的社会一员都是极其不利的。 转贴于

三、关于对策的一点思考

之所以在亲子关系中出现上述问题,首先是因为一些父母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人以为有了孩子自然而然“升格”为家长,却对如何承担这个角色甚至该角色到底有什么职责都没有一个清晰科学的认识。这样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沿袭家庭传统、社区文化关于亲子关系的模式,不能适应社会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这种理论知识的欠缺直接引起对孩子成长变化的严重忽视,家庭教育不能随之发展,呈现僵化滞后的特点。

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的,身处其中的人应始终关注变化,顺应变化,以及促成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化。表现在家庭中,就是家长作为亲子关系的主导方,要非常重视发现孩子成长过程里身心各方面的变化,发掘其健康成长的潜能,“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关心、耐心和细心,谁就会取得成功。”⑤在此基础上,积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更终为子女的顺利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要强调的是,积极促成变化并不等于代替事物的发展,不等于凭主观愿望强制规定事物发展的轨迹。卢梭在爱弥儿里说:“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就是毫无作为的教育!”毫无作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从有为到无为,从而无为而无不为。一些家长在对待亲子关系时的过度关注、揠苗助长并不是真正的顺应变化,反而恰恰犯了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错误。

具体说来,为了建立和谐发展、促进成长的亲子关系,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行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提出的新要求而不断转变。在婴儿期,要非常关心孩子的状态,对婴儿的信保持高度敏感和正确理解,并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从而建立良好的安全型依恋关系。面对少年期的孩子,则要及时转变观念,扩展知识结构,充分了解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特点,坚持尊重的态度,作良好的倾听者,注重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平衡发展,从各个方面使子女体会到坚定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又给予必要的管理和指导。当孩子进入青年后期,身为父母者更重要的是首先从自身作好分离的思想准备,进一步加强原有的夫妻关系,拥有独立的兴趣爱好、事业追求,以稳定幸福的个人生活状态为走入社会的子女作出榜样。同时,在充分尊重对方决定权的基础上,利用自己丰富的阅历提供宏观的建议,使他们渐渐成为能够负责、敢于负责的合格社会成员。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父母角色在亲子关系中功能的不断转变实际上就是父母本人的不断成长过程。这个成长的动力是什么呢?是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爱的回馈。教育更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更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关系的人,乃至关心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⑥这是一切家庭关系的核心。正是以此为基础,父母才有成长的愿望和可能。可以说,没有爱,没有科学的理性的爱,以上所谈的所有内容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亲子关系的,也可以说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大部分是能在亲子关系中找到答案的,不良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好的亲子关系就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那么亲子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呢?

亲子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1、相互的爱和关心

良好、持久的关系,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双向的爱和关心,在彼此之间流动。亲子关系亦然,也就是父母爱孩子,孩子也懂得爱父母。

2、平等且融洽的沟通

良好的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平等、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了解、理解,既能增进亲子关系,也有利于高效地解决问题。

良好的沟通,也会给予孩子力量,孩子更加自信、积极,从而自觉地努力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3、恰如其分的界限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在保持亲密的同时,又各自独立。也就是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懂得逐渐退出,不过度干涉和包办,让孩子承担起个人成长的责任,锻炼各项能力,学着独立。

同时也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志向,允许他自己做决定,只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援助。各自独立,还意味着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坚持自我成长,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4、永久性存在

亲子关系一旦产生就是永远,是任何的外来力量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亲子关系不像夫妻关系那样可以通过离婚来接触,即使父母双方离婚,在离婚后父母双发都有义务前来赡养孩子。而且它的永久性还体现在,即使到了生命的终结亲子关系依旧存在。

5、双方的亲密性

亲子关系之间有着其他任何都无法代替的天然血缘关系,父母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极大的满足了为人父母的心情。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孩子学习和与人交往的更基本情感,所以说不管是在精神还是情感中都体现着亲子关系的亲密性。

以上关于“好的亲子关系的特点”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如何建立最好的亲子关系(打造伙伴型亲子关系的7个技巧)”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友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