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亲子关系心理学,让你的亲子关系更和谐

adminadmin 个人可随意亲子鉴定吗 2024-03-26 307 0

掌握亲子关系心理学,让你的亲子关系更和谐

亲子关系是指亲属之间的关系,家庭是亲子关系的更基本单位。家庭环境的特点会深刻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所以,去学习和设计实验亲子关系相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不重要的意义。

亲子关系名词解释心理学亲子关系中的名词有很多,相对于心理学来讲,需要了解的是200元以内的几个方面:

1、父母教养

父母教养指的是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表现不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与孩子的行为习惯互相间未知着关系密切的联系。父母的过度保护、压制又或者是过渡劳累严厉惩罚等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再产生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相比之下,热情鼓励、再理解和得到积极主动指导的教养可以指导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和训练自我管理能力。

2、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关系到亲子关系质量的不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训练的沟通这个可以解决孩子建立和健康的人际关系,起到家庭的凝聚力。沟通和交流的不仅是指语言,还除了动作语言、眼神交流等那里方面。父母应该尽量向孩子去传达更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孩子琢磨,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3、亲子互动

亲子互动是指和孩子有目的的相互交流和互动的,是可以帮助孩子增强学习能力、加强个人自信心和情感表达能力。亲子互动和一起做游戏、参加过娱乐活动、共同打算饭菜等其它形式。是从亲子互动,这个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家庭的温馨氛围,进一步促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牵连,增进交流彼此之间的感情,组建良好的道德的家庭环境。

不过,良好的训练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父母要了解自己的教养,注意与孩子的沟通,积极地组织到亲子互动中,为孩子凭空创造健康、很温馨的成长环境。

亲子关系是指亲属之间的关系,家庭是亲子关系的更基本单位。家庭环境的特点会深刻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因此,学习和探究亲子关系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亲子关系名词解释心理学

亲子关系中的名词有很多,对于心理学来说,需要关注的是以下的几个方面:

1、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行为习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父母的过度保护、控制或是过度惩罚等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相比之下,鼓励、理解和给予积极指导的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2、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关系到亲子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加强家庭的凝聚力。沟通的方式不单是指语言,还包括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各个方面。父母应该注意向孩子传达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引导孩子思考,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3、 亲子互动方式

亲子互动方式是指和孩子有目的的相互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增强个人自信心和情感表达能力。亲子互动方式包括一起做游戏、参加娱乐活动、共同准备饭菜等各种形式。通过亲子互动,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的温馨氛围,促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牵连,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注心理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大家好,我是东南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的一名老师,非常高兴新东方能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话题。

在开始课程之前,我想和大家一点儿为人父母的体会。我的女儿是名小学生,在她这几年的成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父母养育孩子,是世界上更辛苦的一种工作,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我们却没有专门训练父母的学校,做父母好像是件无师自通的事儿。事实上,即使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了十几年儿童心理研究的人来说,养育自己的孩子,仍然是一件富有挑战的事情!

我们都想要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并且她还要掌握生活技能,会才艺,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希望孩子是自律和快乐的。而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们却常常感到不满,无聊,低落,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会出现心理行为障碍。我们经常不知道该拿孩子们怎么办?!

做为新一代的父母,我们已经知道,不能用传统的方法去对待当今的孩子了,但是我们一定也会有疑问,不用传统的方式,那用什么方式呢?

虽然很多父母都能接触到教育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和说法却各不相同,只能让父母更加困惑,或者无法付诸实践。那怎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操作和应用呢?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父母们不断的学习,需要父母们时刻保持警醒和觉察,因时因事调整策略。和孩子们一起“慢慢”进步。

而我们开始的步,就是要学习“从心理学视角看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就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在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子女是更近的直系血亲,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而心理学所说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子女在生活互动中所形成的心理上的联系。亲子关系是更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

人的一生中有三种更重要的人际关系:亲密朋友关系,夫妻关系,还有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生命中的份关系,是生命中更重要的人际关系。它不能拒绝,不能改变,不能被替代。

亲子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雏形。成年以后的一切关系都是亲子关系的无数次复制和演化。就像我们在陌生人群体中能找到更顺眼的那个人,在那一刻影响我们的,就是生命中更初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决定和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决定和影响着其他人际关系,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

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们将了解父母或者家庭的特征将对亲子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父母育儿的过程,也是育己的过程;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土壤。深刻领悟这两句话,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会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亲子关系模式,我们将会发现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明显不同的影响。比如,一对父母喜欢支配孩子的一切,对孩子照管过多,这样亲子关系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会表现出温顺、亲切,但是消极、被动、依赖、胆怯;不善社交。而一个任性、反叛、横蛮、粗暴;自私、缺乏责任心;人际关系差的孩子,往往是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长大。

另外,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庭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又会对亲子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一方面,孩子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社会的发展对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策的变化,也带来了更多的教育困惑,孩子更加的累。而在另一方面,父母所应对的社会压力也更大,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卖力的工作。都说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可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父母与孩子的交集时间还能有多少呢?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通过高质量的陪伴来实现。那么高质量的陪伴到底是怎样的陪伴呢?在后续课程中我们将涉及这一内容。

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率,取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人格特征的匹配程度。父母越了解孩子,亲子匹配程度就会越好,教育成功率就会越高。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阶段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任务,亲子关系也会随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发生变化。

比如,在小学阶段,经过幼小衔接的过渡,孩子们进入人生中更重要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期,家长的待人处世态度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小学生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小学儿童亲子关系的状态呈波浪式发展趋势。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们会以小学生为例,重点讲解一些亲子互动的技巧,帮助父母和孩子在互动上更为有效。如同我们前面所说的“育儿即育己”,我们将通过学习正念养育,改善父母的认知,教给家长自我情绪的有效方法,实实在在的做到陪作业不吼娃,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们还将通过学习什么是共情,拉近亲子距离,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通过“成长型沟通方式”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孩子应对压力,促进孩子的成长。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

以上关于“亲子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掌握亲子关系心理学,让你的亲子关系更和谐

亲子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更基本、更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它涉及到人类的生命、成长和幸福。亲子关系的质量对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和生命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下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亲子关系的理论。

关于亲子关系的理论

一、心理学角度

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和行为互动。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相互影响的过程。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子女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密程度、情感表达和行为规范等都会对子女的个性、情感和社会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社会学角度

社会学认为,亲子关系是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家庭的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子女的社会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还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职业选择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三、生物学角度

生物学认为,亲子关系是基因和行为的相互作用。父母的基因会影响到子女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同时,父母的行为方式也会对子女的行为产生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子女的健康、智力和生存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子女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和生命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应该尊重子女的个性和意愿,关注子女的需求和情感表达,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同时,父母也应该注重自身的教育和行为方式,为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注心理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章 学校心理学概述

名词解释: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者对某个特定的对象——心理求助者在自我成长、人格、适应等问题上予以心理援助,使其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得到更好发展的一种心理学应用性技术。

作品法:是让心理患者通过日记、作文、自叙文或象征作品只有表现其思想、倾向、性格、情感发展等内容。

案例讨论法:是指几个地区或专注机构的心理集中起来开讨论会。其中一个人来举出某个案例,大家一起探讨此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客观因素、处理治疗方法。

第二章 学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名词解释:

1、介入: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援助,或者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地干预,使得他们在学校教育的正常轨道上发展。

简答或论述:

1、学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构成:

首先,是关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学基础理论。

其次,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基础理论。

2、学校心理辅导的“三次介入”理论:

次,发展性心理辅导。

第二次,预防性心理辅导。

适应问题又可分为行为问题和人格问题;

成长与发展问题主要是关于儿童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

4、学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五大原理:

(一)综合性、发展性的原理;

(四)教育性和人性的原理;

(五)从“矫治的心理辅导”到“培育的心理辅导”的原理。

5、学校心理辅导的教育特征:

,学校心理辅导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或选修课,通过心理健康知识与生活技能的训练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第二,学校心理辅导对学校不适应,问题行为的等进行积极的预防,尽量消除其发生的根源。

第四,学校心理辅导需要全体教务人员协同作战,配合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适应问题。

第六,学校心理辅导中存在着守密义务和伦理道德问题。

保守秘密是有一定界限的,在面对以下情况时,可以解除守密义务:

1)当学生有自杀念头,企图自杀时;

2)当事人有伤害甚至杀害其他人的倾向时;

4)当事人有虐待幼儿的变态人格时。

论述题:

谈谈你对学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五大原理的看法:

(一)综合性、发展性的原理;

作为一个教育者、指导者,必须常常自问:我的人生观是什么,我的认知观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四)教育性和人性的原理;

教育性:指导者、教育者对被指导者、受教育者的关系。

人性:作为平等的个人对个人的关系。

学校心理辅导中,师生关系、教育性和人性三者应该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五)从“矫治的心理辅导”到“培育的心理辅导”的原理。

培育的心理辅导内容:一是教与学的心理辅导,二是学校适应的心理辅导;三是升学、毕业的心理辅导;四是班级工作的心理辅导;五是学生生活的心理辅导;六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心理辅导。

(以上原理每点2分,自己理解和看法3分)

简答和论述:

1、学校心理辅导组织和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个次:

2、巴顿对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特点做的界定

此职业界定为三种工作类型:

,作为心理测量员,能区分弱智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能对待特殊儿童进行鉴别,诊断并汇报结果。

心理辅导教师的任务:

3)协调学校工作,

4)调查研究。

教育改革的建议包括:

2)为教师的教育心理业务进修提供信息。

3、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我国)

1)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有爱心

3)有奉献精神

4)有宽大的胸怀

5)沉着,、冷静、耐心

6)有敏锐的感受性

7)有较强的理解力

8)有良好的语言表现力

9)有责任感

10)身心健康

1)在校内的位置,

,尽量避免将其设在有许多孩子活动的场所,或在教集中的地方。

,色彩沉着、安定、温暖,避免过分刺激,采光和照明适中。

第四,保持隐秘性。外的声音要遮断,防止操场和走廊上的噪音干扰,窗户装置以两重窗为好。

4)其他

a 内要配置学生饮水用具及盥洗场所。

b 适当的配置图书、资料、录像等教育用品。

c 智力测量和心理测量的用具要整理有序。

名词解释:

抵抗:

转移:

逆转移:

简答

接受、反应、支持和提问

,重点不在于马上解决问题,而应是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第二,注意对问题概要的理解,要发现主诉问题的背后问题,如学生情绪烦躁、觉睡不好、学习搞不好等

时间方面的行为;空间方面的行为;身体语言状况;观察来谈者是否有反复行为、意图行为、接触行为,以及行为和接触的部位、方向

二、面接的中断:

导致中断的原因:

对策:

三、面接的终结:

其标志为:当事人主诉问题基本解决;

当事人主诉问题没有解决,但当事人的情绪得到了根本的解放,有了自我理解,并准备迎接新的生活和体验。

主诉问题是否已解决比较难判断,但是当事人找到了将来的发展方向,这对其以后的生活及心理统合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3)面接结束后的追踪调查:

,调查的对象,分个人和团体两种

通过电话进行追踪调查,定期询问当事人的发展状况;

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可以通过函寄的方式送达。

第四,对追踪调查结果的灵活运用。

其理论核心是发展的自我成长观。

第二,来谈者的个体内部具有自我成长潜力和自我实现的倾向,心理要引导,而不是破坏;

第二,人格中心接近派(自我心理学认为外界事务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中形成“现象的场”,进而规定人的行为。)

第二,在倾听当事人倾诉时,既要倾听其语言,又要观察其非语言行为,如表情、身体特征、姿态特征等等。

第四,解释的顺序一般是,先解释行为类型,再解释行为内涵,更后找出行为原因。

9、行为疗法:

是利用学习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原理解决人的不适应问题,使人的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心理疗法。

10、行为疗法的常用技术:

1)系统脱敏 2)渐进的接近 3)社会技能训练 4)参与造型技术;

12、行为疗法的重点的技法介绍:

,系统脱敏

第二,自律训练法;

第五章 学校心理测量与诊断技术

1、如何选择心里测量量表:

2)效度

3)信度

4)客观性

5)实用性

6)计分的容易性

7)经济性

2、进入心理测量的技术:

(一)测量方法——为使学生感到安心,之前先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谈话或者活动;(二)测量时间——学校的话,更好是在上午,

(四)准备工作——测量用纸、工具要备齐,铅笔要多备几支等

3、学校心里诊断要抓住的五大因素:

1)身体的因素

2)智力因素

3)人格、情绪的因素

4)环境的因素

5)体质的因素

4、学习、学业问题的心理测量:

1)智力测量;

2)基础学力测量;

3)学习能力测量;

4)学习不适应的心理测量;

5)性格测量;

5、适应性测量和发展性测量的区别:

目的

特点

适应性测量

对其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诊断

发现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情绪、社会生活、

身体状况的影响

发展性测量

判断有无发展性问题,即

正常的或异常的发展以及

发展停滞或发展退化等

可及早发现,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6、学校适应问题的心理测量内容:

1)性格的适应、欲求测量

2)亲子关系、家庭环境测量

3)不安倾向、人际关系的测量

4)行为问题的预测性测量

5)发展性测量

7、比较题:

目的

特点

学习能力测量

通过测量发现经由学校教育、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技能如何

发现部分有心理障碍

或学习困难、厌学、学业不良的儿童

智力测量

发现智力与学习能力的关系以及智力和其他学习技能、适应等方面的关系

发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

因素的关系,确定其非智力因素

性格测量

调查学业不良的原因,

发现有无自卑感或神经质

及不安倾向等

调查学生人格各个侧面的表现

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8、学校压力症:

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受到一种威胁性刺激,想从这种环境中摆脱出来而感到的不快感、恐惧感以及出汗与心跳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状况。

9、弱智或又称智力精神发育迟滞:

10、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的诊断:

LD(上学习困难的一种简称)或学习困难儿童的诊断要领:

,因身心发展迟缓或障碍而导致的学习机能障碍。

第二,认知-信息处理过程的机能不全或缺陷。

第四,具体各学科的学习困难表现。

第五,由学习困难而派生出的二次性心理障碍-情绪、行为方面的不适应状况。

11、语言发展障碍的诊断:

语言发展障碍属于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交往中意思交流的障碍。语言是由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构成的“语言环”来表现的。

对常见的儿童语言障碍的诊断如下:

类型:表述性语言障碍

第二类型:接受和表达混合性语言障碍

第四类型:口吃症

第五类型:非定型意思交流障碍。

12、不良行为的诊断:

,学校环境。

第二,社区环境。

第四,T-G性格测量中,社会适应性和情绪安定个项目得分显著低下。

第五,性格特征中极端性、神经质和自我否定的概念明显。

,语言、表情、情绪表现异常。

第二,身体、感觉表现异常。

第四,活动、行为表现异常。

14、不适应:

是指个人与环境不调和,处于生活的危机之中。

就是这一“语言反馈系统”的构造中某个环节出了故障,使这一系统的反应——运动迟缓或受阻,于是产生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特征的语言障碍问题。

16、语言环(语言的反馈系统):

是指通过视觉或听觉器官所接受的语言刺激,从人体神经末梢向中枢神经传送,称之为“输入”,从中枢神经再向神经末梢传送有关命令,并产生语言的表述,称之为“输出”,这两方面构成的语言环,又称之为“语言的反馈系统”。

日记是一种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很重要的方法。

日记的种类分以下几种;

一、个人日记:1)儿童日记;2)中学生日记;3)青春日记。2、3可称为“成长的烦恼”生活记录

二、生活日记:记录日常生活

三、集体日记:以班级为主体,学生之间的轮流执笔,教师也加入其中,或执笔抒怀或红笔批注。

另一种集体日记称为友人组合日记,即两三知己之间的心理感情交流,教师不加入其中。

树木人格测量法、人物画测量法和风景构成描绘测量法。

20、剪贴作品理解测量法(自己看书去理解一下下)

1、学习心理辅导的内涵发展阶段:

阶段,是在30年代前。

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2、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征;

二,是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三,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创新的学习能力;

四,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进行心理辅导;

五,及时发现阻碍学习进展的因素

六,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要配合日常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诊断性和形成性的评价。

3、创新能力的因素和阻碍:

日本心理学家恩田等认为创造性思考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

流畅性、柔软性、独特性、具体性。

在以上四个因素中,独特性更重要。

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考的培养也由一些阻碍因素,主要有五方面:

,认知上的障碍。

第二,文化上的障碍。

第四,人格上的障碍。

第五,教育上的障碍。

4、学习评价体系:

由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活动三方面要素构成。

5、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短期的诊断性评价方法,主要分三种:

一是在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学科内容时,对学生预备性知识、技能、即先行的学习能力的诊断。

二是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对新的学科知识的了解多少,进行事先的确认。

三是对学生学习样式、学习类型进行心理测量

长期的诊断性评价有来两种:

一是,对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理解能力的诊断评价,其中包括必要的智力测量、标准学习能力测量和学习成绩测量等。

二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意志等性格特征方面的诊断,以发现学习困难问题产生的结症。

6、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有问答法、观察评定法、报告法和作品展示法等。

7、诊断性评价:

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已具备的必要的学习能力、兴趣、态度,包括已具有的基础知识、技能等各种教学信息,使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建立在学生的适应性和能力的基础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教育手段。

8、形成性评价:

9、学习困难:

儿童的学习活动不能达到与其实足年龄相应的教育程度水平,其学业成绩、技能、知识发展受到明显的损害。

1)协助教师要做好学习辅导工作:

,老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学生的智力。

第二,正确评价和认识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第四,积极帮助学生来发展自己的潜能。

第五,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第六,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

,对学习动机的辅导。

第二,懂得激励作用。

第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五,对考试焦虑心理的辅导。

11、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思考柔软性训练:

1)从固定的思中解放出来;

2)思考方向的变换

第二,创造思维的训练:

1)KJ法

2)NM法

3)等价迁移思考法

12、学习困难儿童的三个次:

次,是缺乏学习的意愿和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敢兴趣而造成的学习困难,称之为厌学症。

第二次,是学业不振,这类学生有学习的愿望和动机,由于学习的不适应造成成绩不好,称之为恐学症。

学习障碍(LD)学生智力在弱智边缘,且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平衡,这与中枢神经机能异常有

指有学习欲望,但学业成绩不高,常常处于受挫状态,由此引起的学习自信心丧失。

14、学习障碍:

听、说、读、写、思考和计算等能力方面有缺陷,特别是在语言方面的表达,写作、理解和使用上,以及在心理上有一项或数项明确障碍的儿童。

1)学科辅导;2)生活辅导;3)心理辅导;

16、学习障碍的诊断和辅导:

诊断的次有三:

次,是进行行为观察和心理测量。

第二次,是根据具体案例进行个别、特殊的学习能力诊断,对学习障碍的类型进行识别。

措施——

,是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别教材、教学用具的开发;

第二,在读写、计算、认知等具体的各个学科中,设计特别的学习课程

第四,要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治疗,改善他们的大脑反应机能

第五,开发学习障碍儿童的潜在学习能力。

1、学校压力症:

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受到一种威胁性刺激,想从这种环境中摆脱出来而感到的不快感、恐惧感以及出汗与心跳数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状况叫学校压力症。

2、学习不适应问题的类型和表现

主要表现为两大类:

兴奋型和抑制型。

兴奋型以学习或考试焦虑症为主;抑制型以厌学症为主。两种状态对学生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损害。

3、考试焦虑症:

是一种特定的对学习紧张、不安、担忧的心理压力反应它集中表现为对考试情境的一种类似神经症性的紧张、担忧的反应,主要起源于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学目标把握不大因而缺乏自信,使学习的动机和心理受到威胁和抑制。

4、对学生不适应问题的心理辅导:

对学生学习不适应问题中的厌学症、缺乏学习动机、忧郁、有无力感的儿童、青少年的辅导方法如下:

首先,要早期发现问题。

其次,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功感,多鼓励、少批评,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再次,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分小步子、小阶段地完成学习目标。

更后,调整学习环境。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来改善。

5、问题行为:

在临床心理学上也称为行为障碍,是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那些妨碍人格的良性形成、学习能力的正常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或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某种麻烦的行为。

6、问题行为的分类:

美国,五类:

,学校学习不适应状态

第二,人际关系不良

第四,身心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无力感、抑郁和痛苦感

第五,与学校压力症有关的身心症状

我国心理学家将行为问题分类分为四类:

日本将此问题行为分为两类:反社会倾向的行为和神经倾向的行为

7、学校心理学研究人员对问题行为的认识:

五种认识——

,问题行为的“麻烦观”;

第二,问题行为的“异常观”;

第四,问题行为的“错误学习说”;

第五,问题行为的“发展课题说”

8、对问题行为的矫治:

2)自我概念、自我认知的改变;

3)培养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强化脆弱的人格;

4)适应行为的再学习;

5)发展的、预防的矫治。

9、对问题行为的辅导——06年简答

1)倾听、接受、共感的理解;

2)感情的净化、明确化;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制定新的适应性的行为目标

10、对考试焦虑现象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辅导方法。08年的简答略

11、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处理学校压力症时要注意的事项:

第二,当学生身心不适应,出现压力症状,应让他们到学校卫生“避难”,或回家休息,教师不要在精神上过分激励、促使学生奋发努力,即“逼得太紧”。

第八章 学校精神卫生与心理临床

1、“情绪障碍”的概念和类型:

情绪障碍——自我身体以及心理存在方面受到威胁,而急剧地引起心理、身体方面的动荡、混乱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为愤怒、恐惧、喜悦、爱情、悲伤、厌恶等情绪活动,所谓障碍就是指感情、情绪这些活动的混乱摩擦而引起的行为异常。

主要类型:

1)吸烟、酗酒;

2)神经性摄食障碍

3)偷窃行为

4)吸毒和药物依赖

2、神经症的主要类型:

1)不安神经症;

2)小儿歇斯底里症;

3)恐怖症;

4)强迫症;

3、“精神分裂症”的概念和类型:

1)破瓜型;

2)紧张型;

3)妄想型;

,早期危机介入。

第二,发现当事人有自杀心里念头时,心理辅导教师不能遵循保守秘密义务,要及时通知家庭。社会和各方面、协调做好转化工作。

第四,及早对其生活环境做出调整,尽量消除不理因素,降低当事人的情绪压力。

第五,可给当事人几个随时可以拨打的电话码,便于紧急时联系。

5、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早期发现后应立即进行精神治疗。

6、自杀心理分析:

第二,唯求一死的反面是希望被救助,但被救助的道如被堵住、封闭,则当事人孤独感会更加强烈,易产生自杀行为。

1、青春期危机的概念:

从心理学上看,在整个精神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阶段发展为了另一个新的精神阶段过渡的中间期。在这个过渡的中间期里,旧有的精神体系缺乏其解决问 题的有效性,而新的精神体系尚未完全构成,因而处于一种危险的不安全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个体的成长、成熟会遇到各种困难,也是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应问 题和障碍容易出现的时期。

2、生的心理特征:

,价值观的多样化。

现代生对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或意识形态倾倒的状况已经少见了,他们非常重视自我的感受、判断和对现实的体验,从中形成自我价值取向。

第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

但人有时候必须通过苦恼、不安、痛苦,通过克服深刻的心理危机才能成长起来,才能将自我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次。

3、生活的几种主要不适应问题:

两个问题:

,学生无力症候群;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副业化倾向”

另一种是神经性冷漠症

第二,新入学症侯群

4、生的精神卫生问题:

1)身心不适应问题;

2)人际关系导致的心理问题;

3)神经症;

4)精神分裂症;

5)躁狂——抑郁症;

6)自杀。

中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形式:

1)个人心理面接;2)并行心理面接;3)协同心理面接;

2、亲子关系的概念和特点:07年简答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法定的血缘关系,同时也是指父母如何养育、对待子女,反过来又是如何对待、认识父母的这样一种互助的社会人际关系。

特点:一是互动性,即亲子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向前发展的;

二是阶段性,亲子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的发展又是具有阶段性的。

,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发展,在家庭生活中的适应问题等。

第二,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

第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4、亲子关系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保姆林德的父母教育四维度:

,父母控制性维度。

第二,成熟性要求维度;

第四,支持性维度;

后来,他把亲子关系划分为四个类型:

1)权威型:高控制、高反应;

2)专制型:高控制、低反应;

3)宽容型:低控制、高反应;

4)放任型:低控制、低反应;

日本心理学家户川行男、品川不二郎等提出十类:

一、拒绝亲子关系:1)消极的拒绝型2)积极的拒绝型

二、支配的亲子关系:1)权威型2)野心型

三、过保护的亲子关系:1)干涉型2)不安型

四、服从的亲子关系: 1)溺爱型2)盲从型

五、矛盾、不一致的亲子关系:1)矛盾型2)不一致型

5、家庭类型与儿童不适应问题的关系:

,拒绝型的亲子关系;

在集体生活中攻击性强,逆反性、反抗性大,在学校中欺负别的学生的可能性大;

不合群,性格孤立,有自卑感;

对其今后智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过保护型的亲子关系;

会使儿童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性格表现教幼稚,不安度较高;

在集体生活中不适应,责任心不强,创造性不够;

身体往往比较虚弱。

性格混乱或性格内向,情绪消沉、易冲动,承受挫折能力差,在青春期中一旦遭受严重的心理挫折、失败,厌生、产生自杀的可能性大;

在集体生活中看到弱者,非常傲慢;看到强者,有非常卑屈,有吃软怕硬,或神经症性格倾向。

第四,矛盾型的亲子关系;

易使性格外向的儿童说谎,言行不一,易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

而使性格内向的儿童猜疑心较强,有恐怖感对人有一种不信任感,对父母采取两面派手段;

第五,离异家庭的亲子关系;

使儿童比较自私,自我中心强,没有责任心,产生强烈的攻击行为;

情绪不稳定,猜疑心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性心理异常或在青少年期出现性的问题比较多。

更后,需要重要提到的是:亲子关系不仅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而且对父母的身心状态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名词解释:

1、拒绝的亲子关系:

是指父母在子女的教养在感情上或态度上表现出拒绝倾向。

2、支配的亲子关系:

是指父母对孩子支配过头,把孩子当成父母的所有物,想用绝对权力去统治子女。

3、过保护的亲子关系:

指为孩子担心、不安、恐怖,经常想用过份的保护去消除这种不安感情。

4、服从的亲子关系;

指对孩子的要求和意见,不管是什么都无条件接受,并以此感到满足的父母。

5、矛盾、不一致的亲子关系;

指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前后矛盾或父母之间的教育态度不一致。

6、安全型依恋:

是指子女和父母相互信赖、相互依赖,亲密性强,标致着父母有安全感,子女也有安全感,属健康型依恋。

7、回避型依恋;

因害怕失去社会某种依存对象或避免感情不安,而采取的亲子依恋来补偿内心感情的失落等。

8、反抗型依恋;

子女对父母有敌意、不安、想自立,又不能脱离父母影响,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存在强烈的矛盾感,是一种不良依恋。

9、混乱型依恋;

表现在自我对他人交往沟通极其消极,对父母一方依恋特别强烈,具有焦虑、不安情绪。

第1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皮亚杰 儿童 道德情感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G410 文献标识码:A

Piaget\'s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ZHAO Xin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 Piaget considered mor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linked, based on the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emotion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lso experienced sensorimotor stage, pre-operational stage,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and the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and children develop at different stages of moral emotions show different stages of features。 Piaget considered moral emotion is inherent power to stimulate children\'s moral behavior, moral cognition affects children\'s choices, but also the formation of moral beliefs children develop good moral habits necessary conditions。 Therefore, we in the actual mor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to follow the moral law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moral awareness of childr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ake full advantage of influence emotional muni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ral。

Key words Piaget; children; moral sentiments; moral education

1 道德情感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心理活动是更基本的因素,所有的行为都有其活动的工具和技术,即动作和认知,同时,所有的行为也都要有其动机和目的,即情趣。因此,情感和认知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整个儿童期和青春期,人的情感发展和认知发展是一致的”①所以阐述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必须建立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上,为了更好地阐述儿童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阶段性特征,下面将按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来探讨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1 感知运动阶段

皮亚杰把婴儿出生到2岁半称为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对儿童发展十分重要,“因为在这一期间他建成了所有的认识基础,作为他日后知觉发展和智慧发展的起点,同时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基本的情绪反应,这些将部分地决定着他日后的情感。”②这一时期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大约在1~1.5岁时儿童获得了“客体稳定性”认知特征。与此前相比,儿童已经开始把自我与外界分开了。皮亚杰认为“对儿童来说,这是物质世界客观化的开始,是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③相应的,在这一阶段儿童道德情感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刚出生时,婴儿情感仅仅与自身的本能反应相关,随着婴儿的生长,他的情感反应与其自身的简单动作直接相关。但是,当儿童的认知发展到获得“客体稳定性”后,婴儿的情感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与客体的构成紧密相关,借助现实的内在一端,开始肯定意识到有一个‘自我’,以区别于外在的或客观的一端。另一方面,对在和这个‘自我’类比之下,把客体视为生动的、有生气的和有意思的东西了。对于人类这个特别不可预测的有趣的客体而言,尤其是这样。乐与愁、成功与失败这些基本感情现在由于人与物的客体化而发生了变化,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了。”④

1.3 具体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的发展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认知特点为儿童从以“自我为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认知已经有了可逆的特点,那么,一方面在与人交流时,儿童能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综合分析不同的观点,得出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思维的可逆性也提高了儿童与他人交流,尤其是与成人之间的交流时的地位,缩小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距。在道德情感方面,儿童由前一阶段对成人单方面服从发展为该阶段的尊敬成人,同时也要求成人尊敬自己的道德情感特征。

1.4 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12岁以后称为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方面发生了质的改变,出现了抽象逻辑运算。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只能在具体的实物上进行运算,不能脱离具体实物,但是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后,儿童的思维运算便可以脱离实物,借助抽象命题进行运算。相应地,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由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此阶段儿童的道德情感中不可能有理想、愿望等抽象的观念。儿童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可以超越自身的具体经验和具体实物,通过抽象思维方式去思考有关理想、观念、意识形态等抽象概念。皮亚杰认为此时儿童能够对理想、观念、意识、公正、合理和审美等抽象概念产生情感。

2 道德情感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有关情感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历史上存在着两种分歧的观点。一种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他们认为情感对道德发展有消极影响。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更强调知识即美德,强调人只有通过纯粹的智慧才能获得道德,只有人的受到理智的控制,人的道德才能获得发展。在道德教育方式上,这种思想倾向认为道德教育就是对善的知识的追求,道德习惯养成就是要学会用人的理性来控制人的感情,强调道德灌输,提倡奖励与惩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的道德与理智是没关系的,相反,与人的情感则密切相关。人的道德行为只有通过人的道德情感才能得到解释,人的理性应该服从人的情感。

皮亚杰通过对儿童情感发展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一个整体,“情感构成行为模式的动力状态,而行为模式的认识方面则单独与结构相关。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没有构成行为模式认知结构的知觉或理解的参与,那就没有情感状态可言。”⑦所以,皮亚杰认为任何行为都包含理性和情感的因素,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具体来说,皮亚杰的研究揭示了道德情感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道德情感影响道德认知的选择。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同一阶段的儿童由于情感发展的不同情况,更终做出的道德判断是不同的,情感发展水平高的儿童比情感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做出的道德认知选择更加成熟。因为情感具有强化定势的功能,个体以前所获得的体验会对个体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储存在记忆中,再通过个体本身已有经验的同化与顺应作用,形成个体的心理背景。在遇到新的情况时,这些情绪体验会经过信息加工与外界寻求一种“平衡”,因此,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道德认知充满活力,消极悲观情绪会压抑人的道德认知能力或把人的道德认知引入歧途,从而使个体作出不同的道德认知判断。

更后,道德情感是形成道德信念,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必要条件。信念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力量。“道德信念是感情化了的认识,它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合金’。”⑨道德信念下产生的道德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体对道德规则的理性认知,也包含个体对道德规则的情感体验。

皮亚杰对道德情感发展的研究,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借鉴作用。那么,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制约着儿童情感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儿童的很多情感发展都是建立在儿童自身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着其情感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要清楚的认识到:为了促进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首先必须提高儿童道德认知水平。儿童对一个事物的道德情感是建立在对其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对于那些没被儿童认识的事物,它们是没有任何情感价值的。例如,依照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来看,要对儿童进行理想、祖国、爱国主义等这类抽象概念的教育时,我们不能不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要是这类抽象概念对儿童具有价值,儿童必须具有形式思维能力。所以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注释

第2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光学科学前概念 成因 教学策略

概念是知识的细胞,是个体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起点。进入现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知识不断膨胀,这就使得作为科学知识基本单元及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科学概念的教学变得极为重要。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特征,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达到领会自然规律的目的。因此,可以说,科学概念的学习是整个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一、儿童生活中的光学前概念

1、将光等同于光源或光的作用效果,缺乏“光――空间中的实体”这一概念。并且只把强光看做是光,不引起强烈视觉刺激的光,他们往往将其忽略。具体体现为当你问儿童“光在哪里?”时,10―11岁的儿童的回答往往是指着灯或地上的光亮部分。

2、关于影子,儿童能注意到物体与影子间形状上的相似,但把影子看做一种较弱的光。

3、关于光的运动,除非距离很远,否则儿童无法理解光在空间中运动这一概念,总是用光源的运动或光的作用效果的运动来解释光的运动问题。

4、关于光的径。直接把光看做直线光,而不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透镜问题。缺乏守恒的概念,因此,儿童认为放大镜是将光进行了放大,而不是等效集中。

6、对反射的理解不全面,只接受镜子的反射作用,而对其他物体也能进行反射作用持否定态度。

7、关于视觉。儿童认为眼睛能看到物体与是否有光射入眼中无关,仅与物体的颜色和距离有关。

面对儿童形成的这形形的前概念,教师的任务是将它们转变为正确的科学概念,但这些转变往往并不容易,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儿童前概念的形成原因及过程,进而从根本上纠正儿童的错误思维,完成前概念的转变。

二、科学前概念的形成原因

1、前概念的产生与儿童的个人生活经验有关。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他将儿童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在更初的感知运算阶段,儿童主要是靠个人的感知觉能力来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他们依靠个人有限的所见所闻来解释科学世界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虽然这些解释在成人看来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是因为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吻合,因此会得到儿童的长时间的认可。

2、前概念的产生与儿童生活的环境和他们接触到的人有关。

3、前概念的产生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程度有关。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他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表象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感知运算阶段,儿童主要依靠个人的感知觉器官来认识和了解世界,思维方式比较简单,概念的形成过程基本不依靠思维。而在儿童2―7岁的前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开始脱离物体,利用表象来进行思维,这一时期儿童开始运用思维来形成概念,在这些概念当中包括大量的科学前概念,在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相对具体性,即以表象思维为主,还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2)不可逆性,只能单向认识事物间的联系,缺乏守恒概念。(3)自我中心,表现为儿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正是因为处在此时期的儿童在思维上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在思考光源问题时才会倾向于将光源或光的作用效果这些与光有关的实在现象理解为光;因为缺乏守恒的概念,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才无法理解透镜只是将等量的光汇聚在了一点;由于受自我中心的影响,儿童才会只把自己能意识到的强光看作是光,进而导致对反射的片面理解。

与皮亚杰相同,维果斯基在其著作中详细分析了儿童的概括(即影响儿童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能力的发展,并将其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含混思维、复合思维和概念思维。在含混思维形式的主导下,对儿童起重要作用的通常是直接的、偶然的、情境性的印象。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思维以自我为中心,儿童认识、理解、概括事物主要依靠知觉提示给他的主观联系,而不考虑事物的内在客观联系,因此这些联系也往往是无条理的、甚至是矛盾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儿童前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针对概念转变的教学

在对前概念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后,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就可以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概念转变了,以下是在概念转变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了解儿童的科学前概念及其逻辑结构。

想要进行概念转变,首先就要了解儿童存在哪些前概念,但是只是单单知道这些前概念是不够的,还要弄清这些前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儿童的各种概念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一些复杂的概念往往是建立在简单概念的基础上的,而前概念亦然,因此教师要了解清楚儿童基础的前概念,从这些基础前概念入手,逐一进行概念转变。在儿童的光学前概念中,正是由于儿童没有形成“光――空间中的实体”这一概念,导致儿童对后面光的运动及反射等一系列概念的错误理解,因此,如果教师了解了这部分前概念间的逻辑结构,从光的定义为出发点开始教学,则必然顺利地进行其它前概念的转变。

2、创造适宜概念转变的外部环境。

在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儿童的很多前概念都是外部环境直接灌输的,因此,为了进行概念转变,健康科学的外部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年幼的儿童依靠个人经验来认识世界,但外部世界中的很多现象会对儿童产生误导,作为成年人,我们有义务对此进行指导。考虑到儿童的年龄,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但这些经简化的知识一定要是科学的、正确的。因此,教师要关注儿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回答时也要谨慎认真,用科学而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知识,尽量避免不良外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3、关注儿童思维的发展,通过转变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概念转变。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运作的产物,想要彻底地解决儿童的前概念,就要从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弥补儿童思维上的不足,来进行概念教学。如帮助儿童形成守恒的概念,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脱离自我中心的误导,等等。思维是概念形成的本源,单纯的概念转变只能改变有限的概念,而真正的思维的补完,却可以实现概念的批量转变,并对儿童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罗莎琳德・德赖弗等人主编。刘小玲译。儿童的科学前概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2]蔡铁权。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第3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一、道德情感教育――始于人道终于敬畏

首先,道德情感教育的前提是承认、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苏霍姆林斯基始终把人的尊严和价值放在位,他认为人是更宝贵、更珍贵的,他真诚地信仰人性本善,人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其次,道德情感教育是人道主义情怀的教育,是以人的方式对待人,关怀人。在帕夫雷什中学,人是中心和目的,学校组织和开展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健康、和谐、自由发展,是为了提升生命质量、追求人生幸福。再次,道德情感教育的追求是敬畏一切有生之物。苏霍姆林斯基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情感提升至敬畏面,强调要以人的方式关心爱护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努力做到“疼爱大自然”,追求人性的完美,达到道德的顶峰。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一方面具有人道主义情感,另一方面又不仅仅止步于人道主义,而是把这种人道情怀扩大到一切有生之物,上升到敬畏一切生命的高度,是一种敬畏生命的教育。

实施人道主义与超越人道主义的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从情感方面影响儿童,这就要求人们懂得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道德的核心和动力。一方面,“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这能培养伪君子”[2]。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重要特征,也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更初和更重要的工具。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依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而学习行为、习惯的实质是内化其背后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纯洁高尚的情感,好比道德的精神动力”[3]。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感支配儿童作出高尚的道德行为,体验道德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幸福,从而提升道德情感为道德信念,通过良性循环,更终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历程――由同情到敬畏

在儿童步入集体生活之际,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儿童就形成了自尊和初步的道德观念。“幼年时期的道德概念、观念和价值是借助生动鲜明的、饱含感情的相互关系在意识中确立起来的,而这种相互关系大多是在友谊和有趣的活动中把大小朋友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7],因为“自尊感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8]。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儿童,把儿童当做成人来看待,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儿童,这样才能与儿童沟通、了解儿童,从而唤起儿童心灵上的自豪感与尊严感。

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在初级道德观念的基础上,逐渐内化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内心的道德法则,即道德良心。良心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个体的责任意识也随之建立,标志着个体能够依据内心的道德法则作出道德判断和行为,儿童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阶段。良心在儿童的道德体系中起着调节、选择和支配的作用,是“行为敏锐的卫兵”,“只有当你的心灵里永远有着良心、羞耻、责任和义务的时候,你才会变成有道德的人”[9]。在实际生活中,道德情感的核心是良心,同时这四种情感互相渗透,共同发挥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除了重视培养儿童以上几种核心的道德情感以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恩、奉献、正义和责任以及义务等精神。

但是,道德情感又不仅局限于以上的情感范畴,其发展的更高境界是敬畏感。敬畏感是一种更深邃、更复杂、更神秘、具有信仰色彩的道德情感,培养儿童的敬畏感是道德教育的更高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敬畏感主要包括两含义:,畏惧自己变得卑鄙,即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他认为人首先应当有所畏惧,但“不是畏惧神话式的某种报应,而应当畏惧变成他人面前的一个卑鄙的人的可能性”[10],而且人生就是要留下永久的痕迹,为人类作出贡献。第二,敬畏一切生命,“疼爱大自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但应当对人实行人道,理解、尊重、关切、敬畏人的生命,而且应当对一切有生之物,包括动物和植物,都实行人道主义的关怀,敬畏所有的生命,除非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否则不应伤害任何生命。他说:“我们培养孩子们要学会真诚地关怀、惦念、怜惜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东西――树木、花草、禽鸟、动物。如果一个孩子会深切地关心在隆冬严寒中无处栖身的小山雀,并设法去保护它免遭灾难,能想到保护小树过冬,那么这个孩子待人也绝不会冷酷无情。”[11]这种充满人道情怀的教育在帕夫雷什中学每天都在发生。

三、道德情感发展的环境要求――师生之间的心灵互动

道德情感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和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情感教育,一方面强调给予儿童自由,因为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儿童内心才能生长出真实的、持久的道德情感。“情感环境是培养情感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人用心灵来感觉别人内心的极其细腻的活动并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来回答它们,表现为精神激奋的一种活动反映出情感环境的特点。”[14]另一方面又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只有如此,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虽然教师的爱能够给予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发展,但是在道德教育的领域,学生的意志、自由选择才是基础和前提,不能忽略学生的个性和选择的自由。因此,教师的爱应是一种人道的、真实的爱,而不应是压迫性的、残忍的爱;应是恰当的、有节制的爱,而不应是抽象的、放任的爱。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精神的契合,灵魂的唤醒。这才是道德情感教育的实质。

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但强调触动学生的心灵,而且强调生活实践体验;不但超越了民族的、意识形态的范围,而且关怀生命的终极价值;不但强调以人道的方式对待学生,而且强调对一切生命的敬畏。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尤其是实践的教育智慧、人道主义色彩和敬畏一切生命的情怀,对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学校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8]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39、

第4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三、小结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心理发展更不要让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创设积极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王萍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第5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阳性强化法;学龄期儿童;对抗行为;行为矫正

儿童进入学龄期,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独立意识增强,自主意识扩大,往往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处事和行动,这个时候就容易产生对父母或者老师的抵触情绪与对抗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合理分析,阳性强化法的效果较好。

一、学龄期儿童的主要特点

(一)学龄期儿童自我的发展

学龄期儿童处于青春早期,身体的发育,智力的发展,以及对自我的认识,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儿童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描述反映了其自我概念的变化。儿童对自我的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的认识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自我的描述从具体形象到概括抽象,自我评价内容发展的顺序是从身体自我、活动自我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发展。对自我行为评价是从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

(二)学龄期儿童道德的发展

对儿童道德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决定其道德发展,因此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道德判断阶段,即尚未出现道德意识的萌芽;他律道德判断阶段,从阶段的儿童道德判断主要受他人和行为结果支配;自律道德判断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支配。学龄期儿童基本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科尔伯格则用两难故事法将道德发展阶段分为三个习俗水平,每个习俗水平都包括两个阶段。学龄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处于前习俗水平,道德判断主要的动机是避免惩罚,满足自我需要,以及习俗水平做个“好孩子”的心理需求。

(三)学龄期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进入小学后,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首先,儿童与父母在一起的实践明显减少,儿童的活动中心转向学校和同伴;其次,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发生变化,从以父母为主导的控制到儿童自主决定逐步过渡。

(四)学龄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学龄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建立友谊,获取社会支持意义重大。这一时期,儿童易形成伙伴集团。在伙伴集团中的地位会影响儿童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表现。小学阶段,欺负与被欺负经常发生,对儿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二、阳性强化法简介

阳性强化法是行为主义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要使用阳性强化法,有必要对其概念和理论依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

阳性强化法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为理论依据。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应答和操作,操作是有机体自身的反应,与任何刺激物无关。操作的形成关键就是强化的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说认为,当目标行为出行时,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不希望的行为,则给予惩罚,据此便可以建立希望行为并矫正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二)阳性强化法概念

阳性强化法指的是,在期望希望发生时,给予正向刺激,使行为得以保持,淡化或者漠视不希望的行为,不采用惩罚手段,而使其自然消退。可见,阳性强化是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学龄期的儿童。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采用代币技术。代币技术即用一定的奖励标准作为正向行为的强化物,当目标行为建立后,将奖励标准逐步提高,更后使行为内化的行为矫正技术。

三、阳性强化法对学龄期儿童对抗行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一)学龄儿童产生逆反行为的心理基础

综合学龄期儿童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得知,学龄期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心理行为模式。

首先,学龄期儿童,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龄儿童,处于青春早期的心理动荡期,情绪不稳定,心理的成熟感与身体的幼稚感使他们面临较多冲突,容易产生逆反行为。

其次,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萌发,迫切希望扩大自,自我意识与师长管教的冲突容易产生逆反行为。

更后,亲子关系的变化与同伴关系的发展,使学龄期儿童渴望脱离父母管教,建立朋辈友谊,关系的处理不成熟,或者挫败感,也容易导致逆反行为。

(二)阳性强化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首先,学龄期儿童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多数问题为行为问题,不易泛化,导致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用行为疗法进行矫正。

其次,学龄期儿童的评价标准较多依赖外部,尤其信赖权威,奖惩关系的建立对其行为作用明显,阳性强化法注重奖励,对其行为的建立与保持具有推动作用。

(三)阳性强化法使用步骤

首先,要明确和详细记录对抗行为,根据对抗行为设计靶行为。

其次,设计合理的奖励标准。

再次,实施强化,并检验效果,兑现奖励。

四、使用阳性强化法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靶行为要单一而具体,如果有多个行为表现,要分别进行矫正。二是奖励要合理,不可过分奖励,喧宾夺主。三是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奖励要及时兑现。四是行为内化后要及时撤销奖励,并向儿童说明解释原因。

参考文献:

[1]陈萍,迟立忠。发展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4]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国内和平出版社,2004

[5] 郭念锋。心理(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

第6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论文: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着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更原始、更隐秘、更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更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更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第7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于是,探寻儿童大脑生长规律,将现有脑发育敏感期以及可塑性原理等方面的探索与教育形成无缝对接,从遵循脑规律、促进脑完善的立场出发,实施基于脑的品德教学就成为了我自发的研究方向。

重新规划40分钟

人是如何学习的?约翰·布兰斯福德在其著作中如此阐述:“知识不仅仅是其相关领域的一系列简单事实和公式的汇总,相反,某一领域的知识是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一核心概念或者‘大观点’指导了这一领域的思想。”因此,如果想理解记住某些项目,就不能从细节开始,而应先从核心理念出发,并按照次方式,形成围绕这些较大概念的细节。结合脑科学界众所周知的原则——记忆可以通过创造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得到提高,我们就可以从核心概念出发,走入细节,进而通过赋予意义,让细节成为联系概念的纽带。

1、要去埃及需要做哪些准备?(了解学生前知)

2、埃及在哪儿?有哪些邻国?有哪些临海?(了解埃及地理位置)

3、我们国内在埃及哪个方位?怎样去埃及?(通过海、空两种方式,了解方位、途经海洋)

4、埃及属于什么气候?小李要带哪些行李?(将人文与地理有机结合)

5、小李更想去哪儿玩?(了解埃及的名胜,引出尼罗河)

6、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他文明古国有哪些河流?(文明发源于河流附件)

那么,我们要怎样更好地规划这40分钟呢?首先,由于大脑是一个顺序处理器,它无法在同一时间高度注意两件事情,因此,我以“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则,有序安排这节课的核心概念。其次,根据约翰·梅迪纳博士的10分钟规则,即无论是演讲还是授课,在10分钟后听众的注意力开始下降,于是我们将40分钟分成每10分钟一个模块,通过及时转换,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水平。调整后的教学预设如下。

1、到埃及旅游,你会在哪儿留影?还想知道什么?(引出课题,了解学生前知)

2、能不能用地理语言,说说埃及所处的位置?(了解埃及地理位置)

3、为什么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了解尼罗河的作用)

4、当年郑和到过红海沿岸,如果我们现在乘船去埃及地中海沿岸,可以怎么走?(引出苏伊士运河并了解其作为“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

多重感觉的并存

我们早已熟悉了霍华德·加德纳先生的多元智能理论,他称这些能力是了解人类心理内部运作的入口。其实,智能的种类可能超过70亿,与世界人口总数相当。可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是将所有人的大脑看成“这1个”,期望“这1个”只需以一种方式学习,在一定的年龄共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在无法改变当下大班授课模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怎么做?

认知心理学家理查德·迈耶在探索多媒体环境与学习之间的联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的研究表明,在学习的时候赋予额外的信息会使学习效果更好。因为多重感觉体验对信息处理更精细,所以对信息额外的认知处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与以前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以下是我对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的可爱的地球这一课的教学安排。

在这节课中所呈现的内容只有图片与文字而已,但参与感官很多。为了同时调动儿童的多重感觉,我始终努力遵循这些原则:多媒体原则,文字、图片信息相结合;时间接近原则,对应的文字与图片信息同时呈现;空间接近原则,书页或屏幕上对应的词语与画面应临近呈现;连贯性原则,与主题无关的文字、图形与声音等内容更好不要放入学习内容中。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躯体感觉,这五种基本感觉不是孤立工作的,他们共同协作,形成个体对世界生动的认知。因此,我们的品德课堂就应积极调动这些感觉,为儿童构建一个丰富的世界。

享受20%的自由时间

第8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尝试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条目,把握实质,精当解读,是一种比较专注的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实现崔允漷教授倡导的从“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策略。

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呢?笔者以“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这一条目为例,介绍分解的做法。

一、 提取关键词,确定核心概念——发问“儿童生活”

“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是修订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的第四条。这是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理解。

到了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却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我们又会产生疑问:什么是学生生活?学生生活的范围是怎样的?学生生活的价值是什么?

研读这一条课标条目,我们先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析。[1]这是分解课标的步。每一位品德教师在研读课标时,都可以试着这样琢磨,带着问题细读课标。

1、基于校园生活,观察真实的“儿童生活”

作为教师,与儿童朝夕相处,但是不代表你了解他们。常有顽皮的孩子在道里帮你提取重物,让你欣慰一笑;偶有文静的孩子做出令人费解的鲁莽举动,令你伤透脑筋。常听老师抱怨:“哎,这孩子只要不是学习,别提有多讨喜呀!”显然,儿童的表现是多面的,我们只是读懂了他们的一个方面。

曾经在一所学校发现墙报上有孩子的“心中愿望”,有一孩子一连写了三条愿望,希望有大房子,有好的学习成绩,将来能当警察。我们问过孩子愿望背后的故事吗?你瞧,我们还是没有读懂他们的精神需求。

如今网络时代,孩子为什么会陶醉在游戏中?按理说,有些游戏是很难的,为什么孩子很快就学会了?他们是怎么学习的?这种基于自我需要的学习动机能否迁移到课程的学习中来?扪心自问,我们没有解开儿童学习的密码呀!

面对考试的压力,我们的儿童快乐吗?他们是如何排解压力的?同辈群体是如何学习、生活、娱乐的?看来,我们的确需要了解生活中的儿童。

2、基于学校生活,认清儿童的“课堂生活”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课堂生活是学校生活更主要的生活。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特殊的居民教师和学生,在特殊的课堂环境中互动,以完成有价值的活动和任务为目的。课堂实际上是个拥挤的地方,在这里,背景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的人为有限的资源而竞争。

“课堂不仅是一个预设的学习共同体,还是一个社交场所,在这里会形成友谊,也会发生冲突,还会有聚会、参观及大量的其他活动。”[2]

因此,课堂即社会。儿童在课堂生活中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社会生活,学会处理冲突的技巧。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学习中习得道德。

3、读懂课标设计思,界定“儿童生活”范畴

①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面。

修订后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部分,清楚地界定了“儿童生活”的范畴。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三条主线,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面,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3]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面。正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描述的那样: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②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构成儿童“学生生活”的范畴。

修订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部分,也明确地界定了“学生生活”的范围。

“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坏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次不同,螺旋上升。[4]

三、绘制课标目标地图,统整建立“学生生活”内容网络

绘制课标目标地图,统整建立相关的内容网络,也是分解课标的重要步骤。在绘制的过程中,将课标中“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及“评价建议”统整起来研读,整体地把握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建议。这其中先分后合,分合之间清晰理解其实质,为教和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奠定基础。

1、绘制“课程内容”表,归类对比中,通晓学生生活的具体内容

修订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内容”与原来的内容有哪些变化呢?通过梳理,列出表1:

2、绘制“我们的学校生活”表,拆分整理中,明确内容与实施策略。具体内容见表2、表3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归类与梳理,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我们的学校生活”的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特别是浏览“教学活动建议”后,不难发现课程的内容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调查、讨论交流、情境创设、游戏活动等形式来实施,解决了“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在研读课标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寻找到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生活的有效途径与发放。

四、基于课标的学习,探寻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生活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儿童生活,捕捉指导“儿童生活”的契机

儿童生活是自在的、自然的、情感性的,充满了童心、童趣。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作为教师要生活在孩子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其需求。比如,在征得儿童同意的前提下,阅读儿童的日记、心情故事,可以感受儿童的情绪,洞悉他们的内心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研读教材,尊重教材蕴含的儿童学习的发展性。

“任何一个儿童的思考与挫折都应当视为精彩的表现来加以接纳。倾听每一位儿童的困惑与沉默,正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富有创意的教师总是全身心地直面儿童的多样性与教材的发展性。”[5]

2、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创造教与学的有效活动

我们的课堂好比是战场,教师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学生既是不同级的指挥员,又是水平不一的战斗员。我们得尊重学生的学习权,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学生参与作战的作用,师生共同设计详尽的学习计划与行动蓝图。

课前,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让教学更加生活化,让学生能在各自熟悉的环境中领悟品德课所传达的道德观念,要让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贴近生活,让课堂不在充满严肃的气氛中进行,真正地走进童心世界,这就需要平时多多注意观察学生的生活,真切的接近他们的生活,为品德课堂积累一定的生活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经验和感受。”[6]

课后,延伸实践活动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反思生活的基础上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生活的品质。

综上所述,分解课标中的条目只是深度学习课程标准的活动之一。分解的目的是为了领会课标条目背后的理论支撑,积淀教师的理论储备。分解与综合是分解课标技术的两个面,为的是寻找有效教学的源头活水。

“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只是修订版课程标准中的一条理念,我们还可以选取其他感兴趣的课标条目,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式进行分解的实践。在分解中,增强执行课标的意识,寻找有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丰富并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分解的过程是我们拓展学习的过程,也是校本研修中教师专注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9.112.

[2][美]理查德·阿兰兹。学会教学[M].丛立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7.116、

[3]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

[4][6]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

第9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关系教育内容能否实施,教育目标能否达到的关键。蒙台梭利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是因为蒙台梭利找到的灵活而又科学的教育方法。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方法。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2、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词,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概念,尽管概念要用词来表达,但词与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同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而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还有,词分为实词和虚词,其中实词能够表达概念,而虚词是不能够表达概念的。

概念是人类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概念发挥着重要的分类功能、推理功能、联结功能和系统功能。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诸如:抽象概念、集合概念、实物概念、人工概念等引导,使儿童发现并了解这些概念,然后掌握表达这些概念的词。在掌握了以上知识以后,老师才能够对儿童进行科学的、精确的语言引导,才能够真正运用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方法进行教育。

二、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方法

1、在蒙台梭利基本教育原则的指导下,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

我们知道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进行个别工作指导。蒙台梭利语言教育也一样要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年龄水平及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了解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并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如我们对两岁的孩子和对四岁的孩子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肯定不一样。因为两岁的孩子正处于模仿说话的阶段,而四岁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比较强并且趋向于学习正规语言的阶段。

2、激发儿童对语言文化的兴趣,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

生活的环境是语言的更真实而生动的源头活水,只有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中,才为儿童培养更生动而丰富的语言。所以我们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要给儿童创设尽量丰富的一日生活内容,并在这种生活环境中将语言教育内容渗透给儿童。

我们的语言教育就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例如我们在早晨给孩子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们自由交流,他们可以将自己在家里发生的事讲给老师和朋友。在工作时我们也会进行这样的语言教育:在更初接触生活区的工作时,我们会引导他们将水果、动物、几何图形分类。并告诉他不同类物体的名称,使他在概念上了解物体及物体的特征。这只是生活区的教育实际其他所有区教育也一样,我们在孩子工作时已经让孩子认识物体的名称及了解语言交流的要义。

3、教师组织诸如语音练习、书写练习、文学作品欣赏

4、教师为儿童创设专门的语言学习区域,给儿童准备听说教具、阅读教具、书写教具

为儿童创设专门的语言教育区域,有利于儿童按自己的意愿及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我们在教中准备语言教育区,儿童在工作时选择教师适当引导。在活动创设图书角摆放各类图书,可供儿童在自由活动时选择、阅读或书写、涂画。另外我们也会准备语言类的碟片在语言活动中或走线时为儿童播放。

5、组织并鼓励儿童间的语言交流,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机会

从外语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如果你不用你所学的语言,那么你的语言就是一种死语言。交流、用你的语言交流是语言学习进步的关键。对于幼儿语言学习也不例外,只有儿童敢用、敢说、敢表达,那么他们的语言学习才会更有良好的效果。

我们不仅性的话题说话活动,还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儿童间进行语言交流。儿童在和小伙伴们交流时,会练习理解、表达。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敢说而会说。而他们的语言水平也自然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植根于英语与意大利语,但是无论语言的内容有多大的不同,语言教育的方法还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应该站在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如何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进行我们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以上关于“关于亲子关系的心理学理论”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掌握亲子关系心理学,让你的亲子关系更和谐

章 学校心理学概述

名词解释: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者对某个特定的对象——心理求助者在自我成长、人格、适应等问题上予以心理援助,使其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得到更好发展的一种心理学应用性技术。

作品法:是让心理患者通过日记、作文、自叙文或象征作品只有表现其思想、倾向、性格、情感发展等内容。

案例讨论法:是指几个地区或专注机构的心理集中起来开讨论会。其中一个人来举出某个案例,大家一起探讨此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客观因素、处理治疗方法。

第二章 学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名词解释:

1、介入: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援助,或者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地干预,使得他们在学校教育的正常轨道上发展。

简答或论述:

1、学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构成:

首先,是关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学基础理论。

其次,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基础理论。

2、学校心理辅导的“三次介入”理论:

次,发展性心理辅导。

第二次,预防性心理辅导。

适应问题又可分为行为问题和人格问题;

成长与发展问题主要是关于儿童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

4、学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五大原理:

(一)综合性、发展性的原理;

(四)教育性和人性的原理;

(五)从“矫治的心理辅导”到“培育的心理辅导”的原理。

5、学校心理辅导的教育特征:

,学校心理辅导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或选修课,通过心理健康知识与生活技能的训练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第二,学校心理辅导对学校不适应,问题行为的等进行积极的预防,尽量消除其发生的根源。

第四,学校心理辅导需要全体教务人员协同作战,配合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适应问题。

第六,学校心理辅导中存在着守密义务和伦理道德问题。

保守秘密是有一定界限的,在面对以下情况时,可以解除守密义务:

1)当学生有自杀念头,企图自杀时;

2)当事人有伤害甚至杀害其他人的倾向时;

4)当事人有虐待幼儿的变态人格时。

论述题:

谈谈你对学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五大原理的看法:

(一)综合性、发展性的原理;

作为一个教育者、指导者,必须常常自问:我的人生观是什么,我的认知观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四)教育性和人性的原理;

教育性:指导者、教育者对被指导者、受教育者的关系。

人性:作为平等的个人对个人的关系。

学校心理辅导中,师生关系、教育性和人性三者应该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五)从“矫治的心理辅导”到“培育的心理辅导”的原理。

培育的心理辅导内容:一是教与学的心理辅导,二是学校适应的心理辅导;三是升学、毕业的心理辅导;四是班级工作的心理辅导;五是学生生活的心理辅导;六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心理辅导。

(以上原理每点2分,自己理解和看法3分)

简答和论述:

1、学校心理辅导组织和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个次:

2、巴顿对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特点做的界定

此职业界定为三种工作类型:

,作为心理测量员,能区分弱智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能对待特殊儿童进行鉴别,诊断并汇报结果。

心理辅导教师的任务:

3)协调学校工作,

4)调查研究。

教育改革的建议包括:

2)为教师的教育心理业务进修提供信息。

3、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我国)

1)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有爱心

3)有奉献精神

4)有宽大的胸怀

5)沉着,、冷静、耐心

6)有敏锐的感受性

7)有较强的理解力

8)有良好的语言表现力

9)有责任感

10)身心健康

1)在校内的位置,

,尽量避免将其设在有许多孩子活动的场所,或在教集中的地方。

,色彩沉着、安定、温暖,避免过分刺激,采光和照明适中。

第四,保持隐秘性。外的声音要遮断,防止操场和走廊上的噪音干扰,窗户装置以两重窗为好。

4)其他

a 内要配置学生饮水用具及盥洗场所。

b 适当的配置图书、资料、录像等教育用品。

c 智力测量和心理测量的用具要整理有序。

名词解释:

抵抗:

转移:

逆转移:

简答

接受、反应、支持和提问

,重点不在于马上解决问题,而应是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第二,注意对问题概要的理解,要发现主诉问题的背后问题,如学生情绪烦躁、觉睡不好、学习搞不好等

时间方面的行为;空间方面的行为;身体语言状况;观察来谈者是否有反复行为、意图行为、接触行为,以及行为和接触的部位、方向

二、面接的中断:

导致中断的原因:

对策:

三、面接的终结:

其标志为:当事人主诉问题基本解决;

当事人主诉问题没有解决,但当事人的情绪得到了根本的解放,有了自我理解,并准备迎接新的生活和体验。

主诉问题是否已解决比较难判断,但是当事人找到了将来的发展方向,这对其以后的生活及心理统合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3)面接结束后的追踪调查:

,调查的对象,分个人和团体两种

通过电话进行追踪调查,定期询问当事人的发展状况;

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可以通过函寄的方式送达。

第四,对追踪调查结果的灵活运用。

其理论核心是发展的自我成长观。

第二,来谈者的个体内部具有自我成长潜力和自我实现的倾向,心理要引导,而不是破坏;

第二,人格中心接近派(自我心理学认为外界事务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中形成“现象的场”,进而规定人的行为。)

第二,在倾听当事人倾诉时,既要倾听其语言,又要观察其非语言行为,如表情、身体特征、姿态特征等等。

第四,解释的顺序一般是,先解释行为类型,再解释行为内涵,更后找出行为原因。

9、行为疗法:

是利用学习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原理解决人的不适应问题,使人的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心理疗法。

10、行为疗法的常用技术:

1)系统脱敏 2)渐进的接近 3)社会技能训练 4)参与造型技术;

12、行为疗法的重点的技法介绍:

,系统脱敏

第二,自律训练法;

第五章 学校心理测量与诊断技术

1、如何选择心里测量量表:

2)效度

3)信度

4)客观性

5)实用性

6)计分的容易性

7)经济性

2、进入心理测量的技术:

(一)测量方法——为使学生感到安心,之前先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谈话或者活动;(二)测量时间——学校的话,更好是在上午,

(四)准备工作——测量用纸、工具要备齐,铅笔要多备几支等

3、学校心里诊断要抓住的五大因素:

1)身体的因素

2)智力因素

3)人格、情绪的因素

4)环境的因素

5)体质的因素

4、学习、学业问题的心理测量:

1)智力测量;

2)基础学力测量;

3)学习能力测量;

4)学习不适应的心理测量;

5)性格测量;

5、适应性测量和发展性测量的区别:

目的

特点

适应性测量

对其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诊断

发现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情绪、社会生活、

身体状况的影响

发展性测量

判断有无发展性问题,即

正常的或异常的发展以及

发展停滞或发展退化等

可及早发现,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6、学校适应问题的心理测量内容:

1)性格的适应、欲求测量

2)亲子关系、家庭环境测量

3)不安倾向、人际关系的测量

4)行为问题的预测性测量

5)发展性测量

7、比较题:

目的

特点

学习能力测量

通过测量发现经由学校教育、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技能如何

发现部分有心理障碍

或学习困难、厌学、学业不良的儿童

智力测量

发现智力与学习能力的关系以及智力和其他学习技能、适应等方面的关系

发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

因素的关系,确定其非智力因素

性格测量

调查学业不良的原因,

发现有无自卑感或神经质

及不安倾向等

调查学生人格各个侧面的表现

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8、学校压力症:

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受到一种威胁性刺激,想从这种环境中摆脱出来而感到的不快感、恐惧感以及出汗与心跳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状况。

9、弱智或又称智力精神发育迟滞:

10、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的诊断:

LD(上学习困难的一种简称)或学习困难儿童的诊断要领:

,因身心发展迟缓或障碍而导致的学习机能障碍。

第二,认知-信息处理过程的机能不全或缺陷。

第四,具体各学科的学习困难表现。

第五,由学习困难而派生出的二次性心理障碍-情绪、行为方面的不适应状况。

11、语言发展障碍的诊断:

语言发展障碍属于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交往中意思交流的障碍。语言是由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构成的“语言环”来表现的。

对常见的儿童语言障碍的诊断如下:

类型:表述性语言障碍

第二类型:接受和表达混合性语言障碍

第四类型:口吃症

第五类型:非定型意思交流障碍。

12、不良行为的诊断:

,学校环境。

第二,社区环境。

第四,T-G性格测量中,社会适应性和情绪安定个项目得分显著低下。

第五,性格特征中极端性、神经质和自我否定的概念明显。

,语言、表情、情绪表现异常。

第二,身体、感觉表现异常。

第四,活动、行为表现异常。

14、不适应:

是指个人与环境不调和,处于生活的危机之中。

就是这一“语言反馈系统”的构造中某个环节出了故障,使这一系统的反应——运动迟缓或受阻,于是产生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特征的语言障碍问题。

16、语言环(语言的反馈系统):

是指通过视觉或听觉器官所接受的语言刺激,从人体神经末梢向中枢神经传送,称之为“输入”,从中枢神经再向神经末梢传送有关命令,并产生语言的表述,称之为“输出”,这两方面构成的语言环,又称之为“语言的反馈系统”。

日记是一种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很重要的方法。

日记的种类分以下几种;

一、个人日记:1)儿童日记;2)中学生日记;3)青春日记。2、3可称为“成长的烦恼”生活记录

二、生活日记:记录日常生活

三、集体日记:以班级为主体,学生之间的轮流执笔,教师也加入其中,或执笔抒怀或红笔批注。

另一种集体日记称为友人组合日记,即两三知己之间的心理感情交流,教师不加入其中。

树木人格测量法、人物画测量法和风景构成描绘测量法。

20、剪贴作品理解测量法(自己看书去理解一下下)

1、学习心理辅导的内涵发展阶段:

阶段,是在30年代前。

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2、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征;

二,是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三,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创新的学习能力;

四,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进行心理辅导;

五,及时发现阻碍学习进展的因素

六,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要配合日常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诊断性和形成性的评价。

3、创新能力的因素和阻碍:

日本心理学家恩田等认为创造性思考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

流畅性、柔软性、独特性、具体性。

在以上四个因素中,独特性更重要。

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考的培养也由一些阻碍因素,主要有五方面:

,认知上的障碍。

第二,文化上的障碍。

第四,人格上的障碍。

第五,教育上的障碍。

4、学习评价体系:

由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活动三方面要素构成。

5、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短期的诊断性评价方法,主要分三种:

一是在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学科内容时,对学生预备性知识、技能、即先行的学习能力的诊断。

二是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对新的学科知识的了解多少,进行事先的确认。

三是对学生学习样式、学习类型进行心理测量

长期的诊断性评价有来两种:

一是,对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理解能力的诊断评价,其中包括必要的智力测量、标准学习能力测量和学习成绩测量等。

二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意志等性格特征方面的诊断,以发现学习困难问题产生的结症。

6、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有问答法、观察评定法、报告法和作品展示法等。

7、诊断性评价:

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已具备的必要的学习能力、兴趣、态度,包括已具有的基础知识、技能等各种教学信息,使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建立在学生的适应性和能力的基础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教育手段。

8、形成性评价:

9、学习困难:

儿童的学习活动不能达到与其实足年龄相应的教育程度水平,其学业成绩、技能、知识发展受到明显的损害。

1)协助教师要做好学习辅导工作:

,老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学生的智力。

第二,正确评价和认识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第四,积极帮助学生来发展自己的潜能。

第五,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第六,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

,对学习动机的辅导。

第二,懂得激励作用。

第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五,对考试焦虑心理的辅导。

11、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思考柔软性训练:

1)从固定的思中解放出来;

2)思考方向的变换

第二,创造思维的训练:

1)KJ法

2)NM法

3)等价迁移思考法

12、学习困难儿童的三个次:

次,是缺乏学习的意愿和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敢兴趣而造成的学习困难,称之为厌学症。

第二次,是学业不振,这类学生有学习的愿望和动机,由于学习的不适应造成成绩不好,称之为恐学症。

学习障碍(LD)学生智力在弱智边缘,且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平衡,这与中枢神经机能异常有

指有学习欲望,但学业成绩不高,常常处于受挫状态,由此引起的学习自信心丧失。

14、学习障碍:

听、说、读、写、思考和计算等能力方面有缺陷,特别是在语言方面的表达,写作、理解和使用上,以及在心理上有一项或数项明确障碍的儿童。

1)学科辅导;2)生活辅导;3)心理辅导;

16、学习障碍的诊断和辅导:

诊断的次有三:

次,是进行行为观察和心理测量。

第二次,是根据具体案例进行个别、特殊的学习能力诊断,对学习障碍的类型进行识别。

措施——

,是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别教材、教学用具的开发;

第二,在读写、计算、认知等具体的各个学科中,设计特别的学习课程

第四,要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治疗,改善他们的大脑反应机能

第五,开发学习障碍儿童的潜在学习能力。

1、学校压力症:

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受到一种威胁性刺激,想从这种环境中摆脱出来而感到的不快感、恐惧感以及出汗与心跳数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状况叫学校压力症。

2、学习不适应问题的类型和表现

主要表现为两大类:

兴奋型和抑制型。

兴奋型以学习或考试焦虑症为主;抑制型以厌学症为主。两种状态对学生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损害。

3、考试焦虑症:

是一种特定的对学习紧张、不安、担忧的心理压力反应它集中表现为对考试情境的一种类似神经症性的紧张、担忧的反应,主要起源于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学目标把握不大因而缺乏自信,使学习的动机和心理受到威胁和抑制。

4、对学生不适应问题的心理辅导:

对学生学习不适应问题中的厌学症、缺乏学习动机、忧郁、有无力感的儿童、青少年的辅导方法如下:

首先,要早期发现问题。

其次,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功感,多鼓励、少批评,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再次,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分小步子、小阶段地完成学习目标。

更后,调整学习环境。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来改善。

5、问题行为:

在临床心理学上也称为行为障碍,是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那些妨碍人格的良性形成、学习能力的正常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或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某种麻烦的行为。

6、问题行为的分类:

美国,五类:

,学校学习不适应状态

第二,人际关系不良

第四,身心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无力感、抑郁和痛苦感

第五,与学校压力症有关的身心症状

我国心理学家将行为问题分类分为四类:

日本将此问题行为分为两类:反社会倾向的行为和神经倾向的行为

7、学校心理学研究人员对问题行为的认识:

五种认识——

,问题行为的“麻烦观”;

第二,问题行为的“异常观”;

第四,问题行为的“错误学习说”;

第五,问题行为的“发展课题说”

8、对问题行为的矫治:

2)自我概念、自我认知的改变;

3)培养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强化脆弱的人格;

4)适应行为的再学习;

5)发展的、预防的矫治。

9、对问题行为的辅导——06年简答

1)倾听、接受、共感的理解;

2)感情的净化、明确化;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制定新的适应性的行为目标

10、对考试焦虑现象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辅导方法。08年的简答略

11、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处理学校压力症时要注意的事项:

第二,当学生身心不适应,出现压力症状,应让他们到学校卫生“避难”,或回家休息,教师不要在精神上过分激励、促使学生奋发努力,即“逼得太紧”。

第八章 学校精神卫生与心理临床

1、“情绪障碍”的概念和类型:

情绪障碍——自我身体以及心理存在方面受到威胁,而急剧地引起心理、身体方面的动荡、混乱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为愤怒、恐惧、喜悦、爱情、悲伤、厌恶等情绪活动,所谓障碍就是指感情、情绪这些活动的混乱摩擦而引起的行为异常。

主要类型:

1)吸烟、酗酒;

2)神经性摄食障碍

3)偷窃行为

4)吸毒和药物依赖

2、神经症的主要类型:

1)不安神经症;

2)小儿歇斯底里症;

3)恐怖症;

4)强迫症;

3、“精神分裂症”的概念和类型:

1)破瓜型;

2)紧张型;

3)妄想型;

,早期危机介入。

第二,发现当事人有自杀心里念头时,心理辅导教师不能遵循保守秘密义务,要及时通知家庭。社会和各方面、协调做好转化工作。

第四,及早对其生活环境做出调整,尽量消除不理因素,降低当事人的情绪压力。

第五,可给当事人几个随时可以拨打的电话码,便于紧急时联系。

5、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早期发现后应立即进行精神治疗。

6、自杀心理分析:

第二,唯求一死的反面是希望被救助,但被救助的道如被堵住、封闭,则当事人孤独感会更加强烈,易产生自杀行为。

1、青春期危机的概念:

从心理学上看,在整个精神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阶段发展为了另一个新的精神阶段过渡的中间期。在这个过渡的中间期里,旧有的精神体系缺乏其解决问 题的有效性,而新的精神体系尚未完全构成,因而处于一种危险的不安全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中,个体的成长、成熟会遇到各种困难,也是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应问 题和障碍容易出现的时期。

2、生的心理特征:

,价值观的多样化。

现代生对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或意识形态倾倒的状况已经少见了,他们非常重视自我的感受、判断和对现实的体验,从中形成自我价值取向。

第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

但人有时候必须通过苦恼、不安、痛苦,通过克服深刻的心理危机才能成长起来,才能将自我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次。

3、生活的几种主要不适应问题:

两个问题:

,学生无力症候群;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副业化倾向”

另一种是神经性冷漠症

第二,新入学症侯群

4、生的精神卫生问题:

1)身心不适应问题;

2)人际关系导致的心理问题;

3)神经症;

4)精神分裂症;

5)躁狂——抑郁症;

6)自杀。

中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形式:

1)个人心理面接;2)并行心理面接;3)协同心理面接;

2、亲子关系的概念和特点:07年简答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法定的血缘关系,同时也是指父母如何养育、对待子女,反过来又是如何对待、认识父母的这样一种互助的社会人际关系。

特点:一是互动性,即亲子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向前发展的;

二是阶段性,亲子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的发展又是具有阶段性的。

,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发展,在家庭生活中的适应问题等。

第二,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

第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4、亲子关系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保姆林德的父母教育四维度:

,父母控制性维度。

第二,成熟性要求维度;

第四,支持性维度;

后来,他把亲子关系划分为四个类型:

1)权威型:高控制、高反应;

2)专制型:高控制、低反应;

3)宽容型:低控制、高反应;

4)放任型:低控制、低反应;

日本心理学家户川行男、品川不二郎等提出十类:

一、拒绝亲子关系:1)消极的拒绝型2)积极的拒绝型

二、支配的亲子关系:1)权威型2)野心型

三、过保护的亲子关系:1)干涉型2)不安型

四、服从的亲子关系: 1)溺爱型2)盲从型

五、矛盾、不一致的亲子关系:1)矛盾型2)不一致型

5、家庭类型与儿童不适应问题的关系:

,拒绝型的亲子关系;

在集体生活中攻击性强,逆反性、反抗性大,在学校中欺负别的学生的可能性大;

不合群,性格孤立,有自卑感;

对其今后智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过保护型的亲子关系;

会使儿童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性格表现教幼稚,不安度较高;

在集体生活中不适应,责任心不强,创造性不够;

身体往往比较虚弱。

性格混乱或性格内向,情绪消沉、易冲动,承受挫折能力差,在青春期中一旦遭受严重的心理挫折、失败,厌生、产生自杀的可能性大;

在集体生活中看到弱者,非常傲慢;看到强者,有非常卑屈,有吃软怕硬,或神经症性格倾向。

第四,矛盾型的亲子关系;

易使性格外向的儿童说谎,言行不一,易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

而使性格内向的儿童猜疑心较强,有恐怖感对人有一种不信任感,对父母采取两面派手段;

第五,离异家庭的亲子关系;

使儿童比较自私,自我中心强,没有责任心,产生强烈的攻击行为;

情绪不稳定,猜疑心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性心理异常或在青少年期出现性的问题比较多。

更后,需要重要提到的是:亲子关系不仅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而且对父母的身心状态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名词解释:

1、拒绝的亲子关系:

是指父母在子女的教养在感情上或态度上表现出拒绝倾向。

2、支配的亲子关系:

是指父母对孩子支配过头,把孩子当成父母的所有物,想用绝对权力去统治子女。

3、过保护的亲子关系:

指为孩子担心、不安、恐怖,经常想用过份的保护去消除这种不安感情。

4、服从的亲子关系;

指对孩子的要求和意见,不管是什么都无条件接受,并以此感到满足的父母。

5、矛盾、不一致的亲子关系;

指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前后矛盾或父母之间的教育态度不一致。

6、安全型依恋:

是指子女和父母相互信赖、相互依赖,亲密性强,标致着父母有安全感,子女也有安全感,属健康型依恋。

7、回避型依恋;

因害怕失去社会某种依存对象或避免感情不安,而采取的亲子依恋来补偿内心感情的失落等。

8、反抗型依恋;

子女对父母有敌意、不安、想自立,又不能脱离父母影响,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存在强烈的矛盾感,是一种不良依恋。

9、混乱型依恋;

表现在自我对他人交往沟通极其消极,对父母一方依恋特别强烈,具有焦虑、不安情绪。

新弗洛伊德主义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在20世纪的几十年里,一直在西方,特别是美国非常流行。但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情欲说却受到了各种批评。前面已经说过,甚至在弗洛伊德提出这个学说的当时,在他的学生中,如阿德勒等人就提出过不同的意见。大约在20世纪40~50年代,一种新的所谓精神分析社会学派开始出现,代替并系统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成为所谓“新”弗洛伊德主义。他们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本能主义情欲说,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如焦虑、不安全感、寂寞感等等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以致失调的结果。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措施和预防治疗,这些变态的心理现象就可以防止和消除。这种不触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妙计,当然会受到这种社会的赞许和欢迎。在这方面有独特表现的学者很多,如弗洛姆(E。Fromm)、霍妮(K。Horney)、沙利文(H。S。Sullivan)等都是。在儿童心理学上有特殊影响的美国的埃里克森(E。H。Erikson)可算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代表。作为例子,下面简单谈谈他的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而从出生到成人则经过六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由于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有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一个人的个性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

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o~2岁);

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2~4岁);

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6岁)。

阶段0~2岁的儿童,需要有规律的满足和舒适的照料,能做到这一点,就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形成消极品质。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信任感。

第二阶段2~4岁的儿童,和过去处于依赖状态的儿童不同,由于行走和语言的出现,开始探索世界,要求独立性,要求我“自己来”。如果此时处处束缚他的手脚,横加限制,就会形成羞怯、疑虑,甚至孤独感和反抗。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在成人关怀儿童安全的条件下培养儿童自由活动的自主性。

第四阶段7~16岁的儿童,这时主要是进入学校学习。要帮助儿童勤奋学习,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正确对待学习竞争。如果顺利发展,就能为一生勤奋工作打下基础。否则就会出现自卑感,自暴自弃,无所作为。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勤奋心。

埃里克森对于儿童个性品质发展的研究,对我们也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但他改头换面的弗洛伊德学派的反理智主义的观点,则是和我们格格不入的东西。

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

儿童心理学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首先,早期心理发展的研究,特别是新生儿乳婴儿心理发展的研究,成为具有战略性的新课题。

1、关于乳婴儿认知能力的研究

长期以来,关于乳婴儿认知能力的研究,由于方法技术上的困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6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心理学家范兹(R。L。 Fantz)、吉布森(E。J。Gibson和J。J。Gibson)等人的创造性工作,使得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已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乳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1)注视时间。这是目前研究者采用较多的一种探索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方法,其中更常用的是偏视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程序是,将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同时呈现于乳婴儿面前,观察被试是否对其中之一注视的时间更长,如果是这样,则表明乳婴儿对该刺激的偏好。

(2)动作表现。动作在出生后的年就开始发展了。很多心理学家以动作作为另一项测查儿童早期感知能力发展的指标,如吉布森的“视崖”实验。

(3)物体辨别。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如范兹等人,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方法研究早期儿童辨别不同物体的能力。当实验者反复向乳婴儿呈现一定结构的图形或一定色调的颜色时,开始,由于刺激物的新颖性使得乳婴儿对它产生偏视,但是,当不断地呈现同一刺激时,乳婴儿就不再注视了,这就是出现了习惯化。如果这时呈现另一不同刺激,儿童又积极注意了,这是去习惯化。由习惯化到去习惯化的过程,证明了乳婴儿能够辨别两种不同的刺激。用这种方法可以研究乳婴儿的图形知觉、深度知觉及颜色知觉等各种感知能力,也可以研究乳婴儿的记忆力。

(4)心率及其他生理变化。研究者发现,当乳婴儿在睡眠中被突然叫醒或受惊时,心率就加快;而在这时,若呈现新颖、有趣的刺激,则心率就减慢。心率的下降和平稳状态表明乳婴儿此时在积极感知某一刺激物。在这方面,研究者常使用的其他生理指标有脑电、皮肤电等。

以上所举的这些研究,只是表明一些新进展,但尚不很成熟。

2、早期智力、早期经验及教育问题

3、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4、亲子关系的研究

5、 同伴关系的研究

同伴关系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关注,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中断了,近年又研究了起来。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伴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儿童友谊的发展,儿童群体的形成、结构、活动特点和功能,以及儿童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等。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还有许多新的领域,例如,有关同伴关系的情感基础,儿童友谊的研究等等。

6、自我系统或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

8、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9、关于儿童电视、电影的研究

目前,电视对成人和儿童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使电视节目对儿童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引导,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良好的适合儿童的电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例如,美国的儿童电视教育片“芝麻街”(Sesame Street),就是在广泛吸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意见基础上,采用将娱乐手段和教育目的相结合的原则制作的。

10、关于儿童学习的研究

自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以后,在关于儿童学习的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包括:如何教会儿童利用计算机学习,如何把学生的自学与教师辅导及同学间的讨论更合理地结合起来。

11、关于儿童心理卫生和治疗的研究

由于儿童个性的早期发展、问题行为等研究的开展,由于临床或诊断心理学的出现,对儿童心理卫生和治疗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美国、瑞士和加拿大的心理学家们的工作都很出色。以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为例,他们在里及在学校里各有一套工作程序,收到了良好效果。

12、 在自然情景中研究儿童心理学

以上关于“研究亲子关系的心理学家”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掌握亲子关系心理学,让你的亲子关系更和谐”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友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