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亲子关系的心理学技巧(快速有效的方法探索)

adminadmin 个人可随意亲子鉴定吗 2024-03-24 20 0

提升亲子关系的心理学技巧(快速有效的方法探索)

为何父母的爱却换来孩子的恨

为何父母的爱却换来孩子的恨?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但是要搞明白事情的原委,可能就需要一本甚至几本书的篇幅,因为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如孩子的感恩教育问题,父母的学习和成长问题,社会的价值观导向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关注这个方面,我就简单地回答一下。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在学业中,孩子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压力很大,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过不去,但是父母着急在前头了,每天催促着孩子写作业、上补习班等。这就是父母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够,让孩子承受压力和焦虑的行为。

当父母给孩子施加压力时,父母肯定不会说:“爸爸妈妈受不了啦,你赶快帮爸爸妈妈调节一下心情吧,你如果不好好学习,拿不出一个好成绩,爸爸妈妈晚上就又睡不着觉了。”每个人都有防御的本能,父母也不例外,父母会这样说:“你要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会连工作都找不到。凭你的水平,应该能拿到好成绩!”孩子应该拿到好成绩,这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在学业上的压力往往是父母带给他的,而不是孩子自己感受到的。

很多父母实际上是没有安全感的。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只要孩子离开自己超过3米,就会感到恐惧;没有安全感的父母,会把孩子牢牢地控制在手里,不允许孩子有那么多的朋友,不允许孩子去远方,甚至会翻看孩子的日记本。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害怕孩子会受伤,害怕孩子会吃亏,对孩子的行为充满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觉得人格尊严被践踏,于是亲子之间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冲突,有一些父母还高举着爱的大旗——“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父母不会害你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自我,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在父母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父母都有可能这样想,那些不懂爱的父母更加有可能了。

二、怨恨之源

妈妈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爱?是爱!有时候这种爱还会让我们很感动。我曾看到一个情形:一只小狗卧在主人的旁边,主人用手摸了小狗的头,之后就把手放下了。那小狗就把主人的手拿起来再放到它头上,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只小狗就已经对主人完全依恋,离不开主人了。这个主人见到谁都会骄傲地说:“你看我家的狗多听话!”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又何尝不是这样?孩子已经完全离不开父母了,孩子已经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孩子这时不恨父母恨谁?但是有些恨并不是完全值得理解和原谅的,有些恨其实是可以不存在的。

有一群孩子经常一块儿玩,其中有一个孩子家境很好,另一个孩子家里很穷,父母没本事,这个孩子就总是唉声叹气,怨恨自己的父母无能。

他怨恨自己的父母,但这是父母的过错吗?不是,因为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机遇,也许有人会说父母没有把他引导成一个感恩的孩子,这是父母的错。理论上是这样,但即便是个孩子,也应该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能力。

以前的你做不了主,而以后的人生,日子要怎么过,是你自己决定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幸福的责任人。过去父母也许做得不对,但我们能做得更好!现在有很多年轻父母就做得很好,他们或许是上一代父母教养不当的受害者,但他们知道自救而不是哀怜、怨恨!他们是醒悟的一代,他们更愿意学习怎么育儿,更愿意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人格心理空间,更愿意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如何看待孩子犯错误

作为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犯错误?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这里我再来回答一下。

一、要允许、接受孩子犯错误

孩子犯错,怎么定性?孩子的心理发育和心理成长,处在一个特殊的关键时期。他不是一个具有完全独立的心理、行为能力的人,对于他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偏差,我们应该持有接受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把他当成一个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来对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孩子不犯错,那很可怕。试想孩子在心理成长的时候,为了保证不犯错,不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在模仿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整天只是小心翼翼地做一些安全的、有把握的事情,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可怕?

我们来看看孙悟空的成长,给家长们一点启示。

我们常说孩子是“熊孩子”“毛孩子”,孙悟空可能连熊孩子都不如,他是个“猴孩子”“猴崽子”,而且比一般孩子更经常犯错、更不听管教。在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中,观世音菩萨和如来佛祖主要承担管教任务。他们不管孙悟空犯多大的错误,从态度上都认为作为猴子犯错是很正常的,从来没有“这猴子怎么犯错了”这样的心理。每一次孙悟空惹了麻烦,找观世音菩萨帮忙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其实早都知道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你的孩子遇到困难不找你,说明你作为父母是失败的。如果父母问这样的问题:“父母脾气暴躁,孩子情绪化,懒得和父母沟通怎么办?”问这个问题的父母不觉得惭愧吗?父母先不要脾气暴躁,要先学习,先成长。允许孩子犯错,这是我们为人父母者应该有的态度。

二、以爱为前提、以成长为目标的善意的惩罚

孙悟空大闹天宫,大言不惭地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就相当于中学的孩子向校长叫板:“校长轮流做,今年轮到我。凭什么你能做我就不能做?”闹得整个学校不得安宁,更后校长没办法,只好把他父亲请来了。

孙悟空的“父亲”是如来佛祖,他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心中没有恨意,他以善良的心态,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现在就相当于把他孩子关在家里一个星期,哪儿也不能去,也不能看电视。关了一段时间,观世音菩萨来了说:“这也不是个办法。”如来说:“那你说怎么办?这件事情你来解决。”观世音菩萨说:“我听说东土大唐有个取经人,干脆让他到时候跟着这个取经人去学习和成长好了。”这像不像我们的家庭生活?孩子犯错了,父亲负责惩罚,把孩子揍了一顿,然后把他关了起来,而母亲则负责找出调停。

孩子犯错了,父母就一顿揍,孩子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挨打,而且挨打让他接收到的是父母的恨。而孙悟空,即使在这个过程中被惩罚了,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威严和敬畏,他没有恨。因为父母打孩子的时候一副凶狠模样,但如来佛祖没有,他只是管教,他对孙悟空的处罚不带恨意。

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犯错不要紧,能不能利用犯错而使孩子得到成长,这才是更重要的。孙悟空一次次地犯错,观世音菩萨一次次地引导,一次一次地陪伴他成长,更后孙悟空已经把取经变成了一种理想和使命。而很多父母在孩子一犯错时就批评一通,他们一点耐心都没有,更不用说陪孩子成长了。

三、成立“犯错基金”,为孩子在成长中因体验而犯错误带来的后果买单

孩子的成长是体验,体验是重要的,但很多时候他体验10次,有8次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体验而犯错误带来的后果买单。比如,我们可以为孩子成立一个基金,这个基金的名字就叫“犯错基金”。

人生是一个体验的旅程,体验就会犯错,孩子犯错本是自然而然的事,但由于父母在思想上没有接受孩子犯错的天性,所以就导致了一系列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产生了不理性的行为。所以我们需要强化父母的思想,让父母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应该的,是孩子人生成长的必经之。既然现在社会上有扶贫基金、环保基金、慈善基金,为什么家庭就不能成立一个“犯错基金”呢?

孩子害怕夜晚怎么办

孩子害怕夜晚怎么办?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我的害怕经历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开始是不知道害怕的。慢慢地我们懂事了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怕,什么时候不应该怕。比如,我们跟着大人走到一个偏僻的小上。大人说,这个地方很少有人走,这时我们就会感到怕。夜晚我们睡觉的时候,妈妈会说:“宝宝快睡觉啊,不睡觉的话,等一下就会有大灰狼出来找你!”这时我们也会感到害怕。

记得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晚上爸爸要算账,让我到邻居家去借算盘。于是我就硬着头皮,从自己家大门口出来,以更快的速度跑到邻居家。当跑到邻居家门口看到人家的灯光时,才不再害怕了,然后气喘吁吁地对邻居说:“我爸……要借……算盘用!”回去的时候,我一边快速奔走,一边吹着口哨,这样好像自己就不怕了。

通过自己的经历,我得出一个经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有一些本能的害怕,这种害怕可以保护我们自己。当我们在社会中慢慢地成长,听说了一些事情,也接受了一些教育,由此就衍生了一种社会上的怕。但不管哪一种怕都可以使我们做事时不那么造次,可以让我们面对可能的危险时做一些防御。

二、孩子的“怕”不是问题,我们对待“怕”的态度和行为才是真正的问题

怕,不见得是坏事。重要的是当我们发现孩子怕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孩子害怕是正常的事,害怕是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烦恼。

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会想:我是不是被人喜欢呢?我们班的老师怎样看待我呀?如果我学习不好大家是不是就不爱我啦?爸爸妈妈吵架是不是因为我的原因呀?晚上我一个人睡觉,万一有大灰狼进来吃我怎么办呢?……这些都是成长的烦恼,都是正常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是时间的问题,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也就没有问题了。就像青春期时,我们总是担心被自己心仪的人看到自己的一些丑事。但是过了几年,也就不再思考这个问题了,这种担心就过去了。

既然事件本身不是问题,那是什么造成了问题呢?是我们的态度造成了问题。比如,一个孩子尿床了,这是他生理上的反应。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但是他妈妈却不能容忍:“都这么大了,还尿床,真是一点出息都没有。”这时孩子就会自责,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失败了,怎么就管不住自己。这就是妈妈的不接纳让孩子产生了挫败感。

三、父母要对孩子的恐惧、害怕给予足够的接纳,不断地促使孩子建立安全感

有不少人问,孩子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怎么办?

这其中有生理性的原始恐惧,还有他可能知道一些事情,认为天黑了会有怪兽,或看了电视、听大人讲了可怕的故事等,内心有恐惧感。

这时,我们首先要告诉他,害怕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害怕,爸爸妈妈也会有害怕的时候。害怕时我们会陪着他,等他长大了就不怕了。对孩子的恐惧、害怕给予足够的接纳,这样就能不断地使孩子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的教育有时比能力的教育还重要。很多时候,家长对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很重视,但是却忽略了安全感的教育,甚至还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本来这件事是小事,过两年就好了,可能因为我们的不良干预,让小事变成了大事。

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

一、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学

青少年在心理发育和成长过程中,不敢面对某些情景时,就有可能采取不想上学的逃避行为。从原因来看,逃避行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逃避学习

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太好,不想写作业,不想去学校,于是就回家跟父母商量,他不想上学了。

2、逃避人际关系

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三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比如,在学校里和老师“杠”起来了,学生觉得老师总是针对自己,他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愿意去学校。或者同学关系不好,他觉得在学校里不能融入别人的圈子,其他人都不愿意和他来往。或者亲子关系紧张,比如,父母亲经常吵架,孩子觉得很烦,没有心思上学了。

3、个性使然

个性孤僻、自卑的孩子,总觉得大家不喜欢他,觉得自己没价值,觉得自己没有用。自傲的人在学校里总是看不起别人,谁都瞧不上。自卑和自大都会导致不合群。

4、特别事件

孩子不上学了,有时可能是在学校发生了欺凌事件,比如,他被别人打了,或者原来志在必得的一个目标没有实现,或者没有被选上班长,产生了心理创伤。

二、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要知道,我们被别人侮辱了,一样会暴跳如雷;我们被别人不接纳、被别人孤立时,一样会觉得不知所措;我们被别人看不起,也一样会有不良的行为反应,更何况孩子呢?

这些都是孩子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正常事情,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就过不了这关。

很多老师、家长会把它看成是道德问题、心理问题,很少有人从适应能力的角度来看待。其实在心理发育和心理成长中,提升积极的品质,提升亲子关系相处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伴随着适应能力。

逃避背后折射出来的就是我们在适应能力上的教育不够。家长和学校都没有主动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是未成年人,他的心理不够成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敢面对问题时,他要怎么跨过这个坎呢?就是父母要给他鼓励,要帮助他,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当一个人有价值感的时候,他会落落大方,会积极适应环境,会在人群中主动表现自己。他主动适应,不会因为自己胖而不去锻炼,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不想去上学。

如果孩子遇到问题,父母没有及时地给予关怀与帮助,有些孩子就会选择逃避。孩子一提不想上学父母就帮他休学,也并不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孩子逃避了一次之后,就会享受到逃避的利益——这样就可以不去面对了。

孩子休学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打游戏,久而久之,孩子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凡是出现这类问题的孩子,我们大都能够推测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所营造的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他们的父母营造的环境,一定不是一个合适的环境,一定是很少让孩子确定自己是有价值的环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产生适应障碍问题,其实父母和老师都是罪魁祸首。因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对孩子进行自尊教育、自信教育,没有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孩子骨子里充满了自卑,他不敢面对任何的否定、任何他需要挑战的东西,他只有逃避。这种逃避的孩子,就是适应障碍的孩子。

三、面对问题,家长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逃避,家长该怎么做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

1、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自尊

不管用什么方法,如果你让他觉得他是有价值的,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因为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时候,他的自尊就建立起来了,他一辈子都将可能是一个有自尊、有自我的人,所以他遇事不会逃避,不会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

2、让孩子经常感受到做人的快乐

如果父母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家庭中、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做人的快乐,这个父母就是失败的。当孩子尝到做人的快乐时,他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他就会产生好奇心,他一定是一个敢于去尝试、愿意去付出的人。

3、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味道

有很多孩子很可怜,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让他们尝过成功的滋味。他们不知道成功是什么,所以他们遇到事情只有逃避,不敢去面对。孩子做好了一些事情,常常会期望得到大人的认可。“妈妈,你看我又钓了一条鱼!”“妈妈,你看我很能干,我帮你浇花。”结果妈妈说:“一边儿去!这还轮不到你干呢,有妈妈在,做作业去!”可是孩子在做作业中尝不到成功的快乐,父母又不让他们在生活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孩子觉得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教育的根本是人格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父母今天提出那么多孩子的问题,却没有想过如何让孩子因为自己而改变,没有想过如何让他感觉到被爱,让他感觉到自己有价值,让他觉得自己是值得享受美好人生的。

父母需要学习和成长,而不只是用方法去搞定自己的孩子。父母要学会自我检讨,而不是只会找孩子的问题。

如何应对愤世嫉俗的孩子

关于“如何应对愤世嫉俗的孩子”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孩子“愤世嫉俗”的原因是什么

愤世嫉俗是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文化、人情世故有一种讨厌。“嫉”是厌恶的意思,“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

对“愤世嫉俗的孩子”应该这样理解:有一些孩子在心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过程中,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中,缺少一种教育,所以他们看不惯一些东西。看不惯的背后,其实是没有融入。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和这个社会融为一体。如果没有融入,他们就没有办法去享受这种社会文化以及约定俗成的价值观所产生的规则。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为什么说“不学诗,无以言”呢?因为如果我们对人情世故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利。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懂得人情世故。懂得人情世故本身就是一种学问。孩子愤世嫉俗,甚至是愤怒于这种人情世故,可能是父母缺少了对孩子这部分的教育。

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如果父母领着他多去走亲戚,让他多参与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可能会更有利于他的全面健康成长。当他长大了,就不会因为不能融入而不能接受,继而由于不接受而产生对抗。“对抗”表现出来的就是愤世嫉俗的行为了。

这里提醒父母,不光要在生理上保证孩子发育成长,还要保证他们在认知上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独立的人格,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在文化上,也就是人情世故上对他们进行教育。

二、面对“愤世嫉俗的孩子”我们怎么办

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

,接纳而不是打压。

当孩子表现出愤世嫉俗的行为时,我们要选择接纳而不是打压。如果打压,他们会越走越远。

第二,让孩子多体验、多经历人情世故。

从心理学来讲,愤世嫉俗的孩子是社会适应能力不良。从文化面来讲,其实就是在文化教育上缺失了,所以才造成很多孩子不能够融入现今的文化,而产生格格不入的表现。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多体验、多经历人情世故。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发现,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人情存在,之后他们就会渐渐地融入进去。

我们的文化在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地革新,与此同时,我们的心理文化其实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以前我们认为的人情世故现在可能慢慢淡了,但并不代表它消失了,还有新的文化会产生。我们要相信年轻人会改变,他们是文化革新的一个推动力。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一些想法和认识,因为未来要靠他们去形成新的人情世故,未来的文化是由他们去建造的。

第四,从社会面建设积极文化。

我们要有意识地去积极地影响这些愤世嫉俗的孩子,而不是消极地否定他们。我们从事教育、文化、心理学工作的人,都应该有这种责任,为共同建设社会的积极文化而努力。

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容易出人头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把“出人头地”做一个定义。

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定义,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

穷人家的孩子是相对于经济不困难家庭的孩子,那这个相对成功的比例是不是就是穷人家的孩子比较多呢?

这是不一定的,只不过我们对于穷人家的孩子能够有出息会有更多的体会与关注。相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能够获得社会上的成功和认可,会在人们心理上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和体验,这类人也更容易被人关注。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和讨论一下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容易出人头地。

一、成就动机

从成就动机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向上的动力,就是所谓的“人性向善,生命向上”。

除了普遍性的生命向上的特点,穷人家的孩子在成长动机方面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穷人家的孩子自觉性要比其他的孩子强。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看到父母受的苦,看到自己家庭经历的变迁,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自觉。“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文化熏陶”,穷人家的孩子,不用跟他说要吃苦,要努力奋斗,他只要看到父母把辛辛苦苦挣到的钱供自己读书,他就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我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的意识。

第二,穷人家的孩子有一种强烈愿望,想要摆脱现在的生活。“知识改变命运。”穷人家的孩子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要么刻苦读书,要么很小的时候就远走他乡,打工挣钱。他们都想摆脱命运的束缚、现实的困境。

第四,穷人家的孩子背后有一种期望。这种期望是父母殷切的期盼,相对来说是和富人家的期望不一样的。

二、人格独立

出人头地的人,是上进的人、成功的人、幸福的人。他们往往在人格的独立性上比较强,什么事都回家征求父母意见的人,怎么会幸福呢?

穷字包含了几个方面:,经济上的贫穷,家里没有钱。第二,社会地位低,家里人被别人看不起,等等。

所以,穷人家的孩子包括物质贫穷和精神价值贫穷。

有一句话叫“天塌下来有高个儿的顶着”。如果家里没有“高个儿”的,没有顶梁柱怎么办?只能自己当顶梁柱了,所以穷人家的孩子会过早地独立,这种独立,不光是社会自我的独立,还有心理人格的独立。

“好人”“乖孩子”易抑郁是真的吗

“好人”“乖孩子”易抑郁吗?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压抑和抑郁的关系

有些人心里藏不住事,一有事就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有健康的,有不健康的。向别人诉说、唱歌、跳舞、旅游、写日记等,这些都是健康的方式,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同时又能够释放自己的压力。有些人用的是不健康的方式,比如,酗酒、赌博、性成瘾,或者是一些暴躁发怒、破坏性的行为等。不健康的方式就是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宣泄情绪的行为。

二、“好人”和“乖孩子”的模式

“好人”的模式是什么?“好人”的模式首先就是内归因。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倾向于去为别人考虑,而不会为自己考虑。说通俗一点就是:不爱自己,不懂得爱自己,喜欢“妄自菲薄”。遇到了问题总是认为“我做得不够好”。内归因的人就会产生内疚,内疚会演化为自责,更后甚至会发展成自虐。

从来不让别人帮助消化,也不去积极地消化,这种方式就是“好人模式”。“好人模式”就是有苦自己咽。但是如果内心积压了太多负面情绪,心理的免疫力不足以把这些痛苦、担心、内疚都消化掉,人就会抑郁。

三、“好人”和“乖孩子”是如何造成的

当然了,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去分析,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变成“乖孩子”呢?原因之一是他们身边的大人“不乖”。他们身边的大人有时候没有德行,没有心理的资本,甚至人品极差,就是自己做错了事不承担,然后责怪于孩子。孩子为了讨好父母,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时间长了以后就变成“乖孩子”了。

“好人”“乖孩子”是身边的环境造成的。身边的环境不允许他们造次,不允许他们乱来,不允许他们天真烂漫。所以他们就只有做个“好人”,做个“乖孩子”,他们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这个小孩为什么坐不住呀?为什么总做小动作呀?”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孩子坐不住就是因为大人们很多时候在压抑他们,他们就要在其他时候反弹。孩子一切的神经症的症状,包括抑郁、恐惧等,多半是因为被过度压抑且没有释放造成的。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那些不健康的家庭氛围中,发生在不和谐的校园环境里。

“乖孩子”的背后,可能有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有一个该被“修理”的父亲或母亲。我们身边如果有这样的孩子,要对他们更加地同情和敬重,因为他们承担了很多压抑,他们也没有权利和能力去释放,只有默默地承担。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1

二、亲子关系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2

亲子关系生辅导员师生关系童年是孩子塑造人格,健全身心的黄金时期。父母是孩子的位老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的心灵成长与个人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将让孩子受益一生。则是学生由未成年人过渡到成年人,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阶段,辅导员是生进入这个人生新阶段后的位老师,同时也是与学生关系更为密切的对象之一,对学生生涯的指导和职业发展上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除了作用上的相似性,家长对孩子所承担的责任,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存在相似性,他们都肩负着既要管理又要教育的双重任务。本文将从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来分析独立学院辅导员应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人的一生有4个重要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更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一个人若想拥有和谐的人生,那么这4个关系都需要做到和谐。但是,亲密关系是关。

亲子关系,是一个人更初建立的亲密关系,是人格形成的基石,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乃至生命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若能与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帮助孩子通过做自己,从而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更大程度的成长,将为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内心,也有利于他与外在世界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充满冲突,那么孩子的内心和外部世界也会存在冲突。

众所周知,国内的家庭在亲子关系中更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溺爱。溺爱表面上是对孩子的重视与关爱,实际上是对孩子真实感受的视而不见,也剥夺了孩子实现自我的权利。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过决定的人,不会懂得什么是责任,也不会勇于追求,这种培育显然是失败的。

另一个容易步入的误区就是管教上“动用权力”。国内有句俗话叫做“不打不成才”,这充分显示出国内上一辈家长在子女管制教面的权力意识。他们认为,在家里父母作为成年人,他们就是权威,他们说的话,制定的规则,子女必须听从遵守,甚至通过暴力来树立威信。然而,在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中,家长只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建议和命令孩子的行为和选择,或者直接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模式,不利于今后平等地建立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的特点

初入的新生对于什么是,学什么,怎么学等基本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即便通过影视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渠道有所听闻,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上,他们就如同新生的婴儿,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角色有着十足的好奇,在这个探索与适应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与观念,将影响学生对整个阶段的选择,而阶段的行为养成又将对其毕业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一个孩子的家长,要通过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全面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独立学院是21世纪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主体,作为处于探索阶段的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评价,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如何稳定办学、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取得办学成果是校方更为重视的环节,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以此为依照。所以,独立学院辅导员与学生的存在着教育、管理、服务三重关系,这三者的比重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比例,否则师生关系就会出现失衡与异化,对于双方都是不利的。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建立的建议

正如亲子关系中家长更需要避免出现的问题就是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以粗暴的方式控制孩子的自由,那么对于生而言,不论他本身的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如何,他首先需要的是靠自己去感知,如果被动地被剥夺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不会认为是自己在上,也不会去探究自己上的意义和目的,那么辅导员、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就成为了单方面的教导与教授,而不是双方互动的教学关系。因此,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生初进校起,辅导员就应树立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的意识,避免保姆式的服务,否则学生就如同被溺爱的孩子,丧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责任感。

第二,要通过摔打教育与信任教育,教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非因为害怕学生无法胜任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始终采用帮带的方式扶着学生走过四年,这对于处于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危害等同于在童年阶段被父母娇惯的孩子,面对毕业后更多的困难和危机,他们将无所适从。

第四,作为学校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强化辅导员作为教师的教育职能,减少不必要的后勤服务工作,为辅导员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3

[关键词]亲职教育 亲职辅导 社会工作 未来发展

目前针对父母担任亲职角色的教育正日渐受到关注,而亲职辅导把此关注落实到具体的操作面。虽然国内已有不少机构在尝试家庭领域的亲职辅导,但专注水准还是参差不一。本文针对参与人数、参与形式的不同,从个别辅导、亲职小组与亲职团体三个面论述亲职辅导的专注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个别辅导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因此,有效的亲职辅导应该既面向全体,又面向个人,以突出其针对性。亲职辅导主要是对父母亲提供关于如何为人父母的教育与帮助,因而涉及的是每一个家庭自身内部的情况。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孩子们的问题也各异,同时,考虑家长自身的个性特点等综合因素,一些专门化的个别辅导非常必要。

一般来说,亲职问题较复杂或子女有较严重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需要较多的时间来探讨家庭内部的结构、互动形式与问题成因等,而家长与孩子对问题的认识及其行为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个别辅导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较适合的方法。还有的案例涉及到家庭的秘密或隐私,不希望被家庭外的人知道,家长也会要求个别辅导。

此外,有的问题还涉及家庭自身的内幕。国内社会有其自身的传统,强调“家丑不可外扬”。因此,一些家庭出现亲子关系问题与孩子行为问题时,往往不愿意外人知道,若来求助,家长们更希望得到个别辅导。

所以,个别辅导在国内家长教育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在当代这个日益竞争的社会,孩子与家长都承受较大压力,而城孩子生活空间与学习环境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孩子出现身心问题的比例正呈上升的趋势。家长一方面

非常关注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却缺乏科学的方法、技巧,因而存在较多的个别辅导需求。

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亲职辅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作为家庭社会工作的个别辅导,其实是个案社会工作在亲职辅导方面的具体运用,它遵循个案工作的个别化、接纳、承认、同情关怀、非评判、案主自决、保密性七原则,运用个案工作特有的面对面会谈、家庭访视、个案记录等方法,对家长进行帮助。其典型特征是一对一,即以一个家长或一个家庭的家长为对象,由家庭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与家长一起解决问题,针对家长与家庭的自身情况提供的个别化服务。

二、家长自助小组

家长自助小组在国外是一种较普遍的亲职教育团体,它可由学校、幼儿园、发动,比如一些公立学校设立的家长会,儿童组织的患儿家长自助小组等。也可由社会工作机构或相似性质的社团组织成立,比如家庭服务中心的家长自助小组。这些自助小组是一种较好的亲职辅导形式,它体现了自愿、互助与自我成长的精神,对参与的家长具有很好的效用。

阿尔弗里•卡茨和尤金•本德(Alfreel Katz&Eugene Bender)对自助小组提出了综合的定义:自助小组是自愿形成的,小组形成是为了互相帮助和完成特定的目标。小组通常由同伴组成,他们结合在一起是为了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的需求、克服通常的障碍或生活迷失问题和产生希望。这些小组的发起者和成员感觉到,借助或通过现有的制度无法或不可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自助小组强调面对面的互动和作为组员的个人责任的承诺。他们常常提供物质和情绪上的支持。他们常常是“原因”取向的。并且传播理想或价值,藉此,成员们可能获得对个人人格同一性的深刻意识。

可见,与一般的小组不同,自助小组具有自觉、自愿的性质,是小组成员的互相学习、互相扶持。这样形式的小组无疑可以给家长更多的赋权,使他们倾向于感到自身权力与效能的增加。因为,每一个家长在自助小组中都是参与的主体,都有其贡献。因此,家长们所获得的帮助来自于他们自身,而非外部的教育权威或专注社会工作者。其实,人们接受来自外部的帮助时,较易形成依赖心理,从而放弃自我的努力。而在自助小组中,家长们得到授权,这有助于家长产生改变的动机,提高个人成长能力、助人能力,较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家长自助小组中,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一种是经济人的角色,即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把有需要的家长与适宜的自助小组联系起来,让需求与资源结合,既可满足家长的需求,又可以完善资源的组合。另一种是引导者的角色,既社会工作者作为参与者进入小组,在小组中运用自身的专注特点,引导小组顺利地发展,帮助组员通过互助而获得心理奖赏,感到愉悦与有价值,同时也解决自身的问题。

依据家长自身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在组建家长自助小组时,可以采用分类辅导的形式。这种分类辅导是一种新型的亲职辅导方式,一般的亲职辅导通常是针对所有家长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而分类辅导则是为了解决部分家长所面对的特有类型的问题,其优点在于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比如针对离异家庭、受虐家庭或亲子沟通有障碍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应的专门小组。在这样的小组中,参加的家长都面对某一特定问题,彼此能感同身受,又能各自的经验心得,每一个人既是“受助者”,也是“助人者”,从而扩展辅导的效果。

在组建分类辅导小组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同质性原则。即小组成员一般具有相同问题以利于小组成员在讨论中产生同感,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2、目的性原则。即家长对该小组辅导的目的很清楚。

3、自愿性原则。即参不参加、以及内心世界与组员与否皆为志愿。

4、保密原则。即参加小组活动的任何家长与社会工作者必须对组员的隐私给予保密。

5、民主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民主性原则要求在操作技巧上培训者淡化“领导”角色,减少价值判断,尊重每一位家长,并参与团体的活动和讨论,创造真诚、尊重、温暖、信任的气氛,在谈话中采取不批评、不指责、不干涉的方式鼓励家长开放自我,坦诚地和其它家长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性原则要求家庭社会工作者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家长思考,关注团体内的交流与各种反应,注意对家长适时的启发、引导。

在引导时,家庭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教训家长而是开导家长;不是替家长决策而是帮家长决策;不是强化家长对辅导者的依赖而是增进家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自助小组作为小组工作方法之一,有其特殊的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方式、方法上运用小组讨论、情景体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并鼓励家长“活学活用”,以丰富辅导的手段,增加辅导效果。

三、亲子互动团体

良好的亲子互动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给子女提供安全感、归属感与情绪、心理的支持,还可以及时、有效的传递对子女有用的信息,帮助子女顺利适应社会。反之,不当的亲子互动则会破坏亲子关系,在子女的身心发展上产生负面影响,带来一系列的行为心理问题。比如儿童分离焦虑、青少年离家出走等,往往都源于不当的亲子互动。

当前亲子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互动角色呈现中心―边缘的格局。在父母与子女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处于中心、主导、控制地位,子女处于边缘、被动、依赖地位,形成不对等的两极。通常“中心”居高临下,以自己的方式主观地审视“边缘”的境况,强制性地输出“中心”的指令,根本不用顾虑“边缘”的现实状况,使“边缘”沦为客体,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中心的意志。

2、互动内容狭窄化。许多国内的家长在亲子互动中,重视子女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国内现行的高考制度,要考上好的,仍然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许多的家庭都以学习成绩为更高指标。尤其面临中考、高考的阶段,学校是大考、小考不断。家长孩子谈话的内容也无非是成绩与分数,此外的话题都要靠边站。所以,彼此的沟通内容单一而狭窄,不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多元需要,造成青少年心理压抑和痛苦的情感体验。

3、互动方式上重“言传”,轻“身教”;重惩罚,轻奖励。父母是青少年心目中更初的偶像,是他们的任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性格、兴趣,甚至生活习惯,都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向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向别人说话,怎样讨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父母亲来说,应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角色的示范性。在“言教”的同时,更多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父母只是重“言传”,轻“身教”。

4、互动频率较低。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规范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远大生活目标的树立,这一切都需要父母的亲情鼓励与支持。由于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父母因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来搭理孩子,亲子互动频率较低,不能适应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也易致使亲子之间产生隔阂、陌生感。

针对这些亲子互动出现问题的家庭,亲子互动团体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因为这些家庭的问题常常不是短期形成的,家庭内部往往会缺乏足够的资源去改变现在的僵局。家庭社会工作者介入期间,带领家长孩子参加专门设计的团体,能较好地弥补家庭内部资源的不足,同时通过示范、团体的互动与亲身的实践,有效地帮助每一个参与的家庭,使亲子关系与互动获得良性的改善。

相对于自助小组来说,亲子互动团体的成员人数往往会更多些,而活动的形式也相应更少私密性,更多的体验性。这种亲子互动团体也可以分为两大类。

类以预防性、发展性为主,参与这种团体的家庭亲子冲突不大,所设计的内容可以是一些体验性的活动,人数多些也没有关系。比如,组织家长参与“亲子踏青、情意浓浓”活动,以及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的“趣味运动会”等。此类活动的举行不但增进了亲子关系,也丰富并愉悦了闲暇生活。在家庭关系日益疏松的今天,其积极作用尤为明显。

第二类以治疗性、康复性为主,参与这种团体的家庭亲子互动不良,子女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此类的团体设计主题更有针对性,其形式也较为正式,人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互动效果。家庭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建立安全而坦诚的情境,在家庭中注入需要的治疗性元素,如:关爱、接纳、倾听、同理、尊重、理解、子女身心发展的相应知识、沟通技巧等。

参考文献:

[2]马德峰。亲子互动的现状及问题[J]。社会,2003,(7):45-46、

[3]查尔斯•H•扎斯特罗等著,晏凤鸣译。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M]。北京:国内人民出版社,2005.166、

[4]张莉萍。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家庭社会工作的示范[J]。华东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4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心理辅导;微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1671-2684(2012)24-0007-04

学生厌学正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尤其义务教育阶段的共同难题。国内外的心理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均在坚持不懈地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从影响厌学学生心理成长的微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善入手,探讨心理辅导的具体操作,这是一种尝试与创新。

一、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操作技术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生活的周围环境虽不会更终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但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来说,既可能成为资源,也可能成为冲突和压力的来源。

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是旨在通过家庭成员、教师以及同伴和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形成具有良好情感氛围的积极互动模式,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安全、身心自由健康发展的和谐组织系统,从而消除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的环境因素,减少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使儿童健康快乐地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心理辅导模式。笔者结合厌学学生的实际,认为辅导操作技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辅导教师,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和亲师关系

一名优秀的教师总是会主动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以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尽管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通”网络被许多学校作为家校沟通的平台,但有许多学校的这个机制仍处于形式状态,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了主要的话题。这样,势必使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因碍于面子,主动放弃与老师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教师首先应学会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这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也许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一定有值得肯定和赞扬的闪光点。其次,教师应利用家校沟通平台,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既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也关注其身心状况与品行发展;既有家校之间关于青少年情况的交流,也有亲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亲师关系。

(二)辅导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和亲师关系

青少年儿童讨厌学习,产生厌学行为,这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厌学儿童基本都是在专制型、忽视型或者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决定儿童主要的个性品质,家庭教育不良是造成儿童品行缺陷的重要原因。我国心理学者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教育”七个维度调查440名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母亲的基本教育方式在“成就要求”和“溺爱”两个维度得分较高,在“民主”和“忽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说明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要求已达较高程度;过分关心孩子,迁就依从孩子过分要求的溺爱倾向较为突出。儿童年龄对母亲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影响,母亲对儿童的惩罚与成就要求随儿童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所以,要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就必须纠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期望,转变自身的不良教养方式。不管工作多忙,父母都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倾听他们的内心,加强情感交流。权威型养育方式虽然被认为是更费时费力的方式,但是也是更有效的养育方式。

(三)辅导同伴,形成团结友爱的同伴关系

(四)辅导学生本人,进行矫正转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对厌学学生的辅导更终还得落实到当事人身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辅导心理,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2、 补习功课,教会学习方法,缩小学习差距

在学校情境中,厌学群体中大多是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厌学程度深的也一般是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因为学习跟不上,学习成绩不好,求知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内在动力,厌学心理必然会产生。所以说厌学心理不是天生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可以矫正的。其中,补习落下的功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更适宜的方式,是把学习辅导的重点放在认知而非动机方面,依靠优良的学业成就来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这时教师和家长应给予厌学学生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因为学科知识体系是逐推进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够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知识。当然,对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包括学习计划与步骤的制定、做课堂笔记的方法、知识记忆的方法、辞典与参考书籍的利用方式、复习预习的方法、考试和答题的对策等。根据笔者与合作者的长期调研发现,大多数厌学学生都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因此,只有让他们真正学会了学习,学习成绩才会稳步提升。与其他同学的学习差距缩小了,厌学学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厌学情绪才会逐步缓解。

3、训练自信,改善自我认知,提高学习动能

学校心理学家德夏姆(Decharms,R。)认为学习的主体性在于自我,自我的行为和自我所选择的目标是决定自我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征,对自己的能力、智力、性格特长有所认知。厌学学生对学业和学校生活产生的反感、厌倦甚至背叛、逃离,是他们在学校里多次遭受失败体验后,为了自尊心免遭进一步威胁的具体表现。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志向、经验和日积月累的成功哺育而成的。困难和挫折固然可以激励人的意志,但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少年来说,成功更能激发其向上的愿望。所以对于厌学心理的矫正,必须训练自信,以改善自我认知,提高学习动能。对于厌学学生自信心的训练,首先可以运用埃里斯(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然后再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在教师、家长、同伴等共同营造的和谐微生态环境中,不断肯定自己的进步,使自己的学习动机维持在合理恰当的水平上。

二、微生态系统视野下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

(一)能发挥心理辅导者熟悉微系统环境的优势

(二)能发挥多种心理辅导理论和技术的优势

(三)能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合作

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以系统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注重以整体和系统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将个体与其周围的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对个体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进行。关注辅导系统中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和方位来讨论系统中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而不仅仅集中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既将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导背景,也将其作为辅导的对象。学校心理辅导者让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父母和教师都参与到辅导过程中,构成一个辅导的系统,共同为辅导过程提供各种信息,从而有助于儿童问题的解决。辅导不是一种孤立的形式,合作不仅局限于辅导者与学生之间,还涉及辅导者与父母、辅导者与教师、父母与教师之间,并力图在所有参与者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父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这种辅导模式中受益。

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趋势,本文提出的辅导模式符合这一趋势,能推动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家校合作。通过交流与沟通,会让家长使用积极的养育方式,会花更多时间与子女相处,从而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改善。教师也能从父母参与对儿童的辅导活动中获益,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会心教学研究”——和谐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滚]C/2009/01/08)的阶段研究成果。

注释:

[1]沈永江。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与会心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3,303、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亲和力;辅导员

一、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亲和力

亲和力的形成取决于辅导员对学生的基本态度。作为辅导员,更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发自内心的职业道德义务和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要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待教育,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接受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注重用一些人性化的理念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增强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能把更新观点、先进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辅导员所具备的品德、智力以及对事业的忠诚与认真负责等品质“折服”,而不是对拥有的某种权利“傲服”,树立自己良好的威信。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和蔼可亲,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用所产生的个人影响力来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所以,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只有这样,你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良师益友。

二、关爱加深亲和力

关爱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这说明了爱是相互的,你去真心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了学生,学生就会从情感上给以回报。这种回报是高尚的、真心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思想情况及成长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当学生体会到这种关爱时,就会大大缩短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就会乐意向老师坦露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唤起并坚定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更乐观、更积极的态度和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的培养。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和困难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辅导员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心去开启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他们对学习和前途的信心。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做到爱在细微中,更要善于宽容和鼓励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不仅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更深深理解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是多么有意义。有了关爱,无形中加深了辅导员的亲和力。

三、语言沟通艺术充满亲和力

托尔斯泰曾说:“在人的大脑里好像有成千上万个,也许还是成万个键子,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像是在用无形的手指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讲话人所奏出来的那支交响乐,也就在知音者头脑里回响起来。”托尔斯泰道出了语言沟通艺术的重要。语言是一门艺术,是辅导员亲和力的重要标志,对开启学生心灵,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试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辅导员的语言毫无章法,干瘪无趣,缺乏情感,学生必然会提不起兴趣来听,甚至觉得唠叨多事。语言交谈要有它独有的风韵格调,语调应力求抑扬顿挫,节奏应讲究舒缓有致,态度应做到亲切自然,情感应力争真诚饱满。只有这样,才是充满魅力的交流沟通,它会像一块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并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作用,使学生豁然开朗。平时用几句幽默的话就引得学生开怀大笑,交谈的双方不再拘束,紧张的气氛变得平和。试想一个咄咄逼人,沾沾自喜,盛气凌人,洋洋得意的辅导员又怎会有很好的亲和力呢?又如何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语言也是一种载体,是情感交流的载体,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传递情感,交流感情。语言交谈艺术是情感传递的桥梁,是散发亲和力的重要表现方式。

四、微笑体现亲和力

无论是在私人场合还是在职业场合,微笑都是人际关系的一个结合点,它标志着兴趣,传达了关怀和关心。辅导员看到自己的学生和师生发生矛盾时,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这时如果能运用微笑策略,就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它可以缓和矛盾,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特别是在找学生“兴师问罪”之时,如果此时你满脸怒色、杀气腾腾,学生立刻就会提高戒心、顾虑重重,加重敌对情绪,使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其结果往往使矛盾激化,师生关系紧张,收不到教学的效果。但此时教师若能克制自己,努力在脸上呈现出一缕和善友好的微笑,就会使学生戒心冰释,顾虑解除,减轻敌意进而被感化。由于这时候辅导员面部的微笑对自己愤怒的心态产生了抑制和改变作用,因而就能使处于盛怒的大脑冷静下来,恢复理智,从而避免由于感情冲动而导致出现过激的言行,更终变唇枪舌剑为和风细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得以顺利解决,为顺利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由于国内的教育传统强调“师道尊严”,因此许多辅导员多喜欢板着面孔,不苟言笑,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事实上,过于严肃的辅导员即便得到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敬畏”,而非“敬爱”,完全失去了亲和力。辅导员应当依赖自己的学识,精妙的语言艺术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赖,应当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面容来缩短师生距离,融洽师生感情。因为你面对的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沟通。所以,老师的“微笑效应”是“愉快谈话”的基础,是体现亲和力的更好表现。本人在平时与学生接触中,就注意运用好微笑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启迪学生的睿智。当学生取得成功时,用微笑给他以鞭策和鼓励;当学生学习暂时遇到困难时,要用微笑激起他克服困难;当学生有时犯了错误,也用微笑给学生以理解和期待。把微笑带进宿舍、把微笑带进教、把微笑带进校园,把微笑贯穿学生工作的始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平等提升亲和力

辅导员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通过这种调节,可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将辅导员工作做得更好。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要让大家都明白正确的道理,妥善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辅导员工作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过程,是梳理人际关系的过程,这中间就存在一个相互理解的问题。因此,在工作中,辅导员应采取平等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亲和力,这可以艺术性地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平等态度,首先体现在不居高临下,体现在相互尊重,还体现在相互理解和支持,不强词夺理,不以势压人。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某些问题平等沟通,达成共识。否则,就会造成压而不服的局面,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新的问题,甚至激化矛盾。

平等态度,还体现在辅导员态度的与人为善,和颜悦色。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大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盛气凌人,疾言厉色,以大压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问题,制造新问题。即使对一些思想不正确,行为有不妥的同学,也应抱着一种善意和宽容的态度,细致耐心地做好思想说服教育工作。这种宽容产生的亲和力,在辅导员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凯。“亲和力”的作用及实施途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学报,2009(7)。

[2]王祁。辅导员工作中亲和力的重要性[J]。教育园地,2009(7)。

[3]邱海锋。增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径选择[J]。沈阳建筑

学报,2009(10)。

[4]李云玲,李永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6

一、一般资料

蒙蒙现在已经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了,他现在更主要的问题是亲子关系紧张,性格狂妄自大。父母在教育蒙蒙的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父亲是个严厉的人,对自己和孩子要求完美,每当蒙蒙犯错误,父亲总是很生气,声色俱厉地训斥蒙蒙。而母亲则溺爱蒙蒙,对蒙蒙的要求言听计从,父亲每次批评蒙蒙的时候,母亲总是护着他,告诉他:“别听你爸的。”并将矛头直指父亲。每当此时,父亲就无话可说,无奈之下只好偃旗息鼓了。长此以往,父亲在蒙蒙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无论父亲批评他什么,他都左耳进,右耳出,视父亲的话如过眼云烟。有时情急之下,还会向母亲发出SOS。在学校他总是很骄横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经常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难。老师批评他,他会非常不服气,甚至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他认为自己是更优秀的,没有人比自己强,自己是更了不起的人。一个过去乖巧可爱的孩子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二、原因分析

蒙蒙缘何成了让大家头疼的问题少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态度不一致,导致蒙蒙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方作为挡箭牌。二是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老师在蒙蒙犯错误时处理方法欠妥当——当众点名批评,这样不仅使师生矛盾恶化,而且加强了蒙蒙的逆反心理。三是青春期的少年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部分青少年从内心开始不愿再接受家长和老师无处不在的教导,他们认为这是教育小孩子的办法,已经不再适合长大的自己。

三、辅导过程

1、 次辅导

辅导目标:深入了解蒙蒙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了解自身问题的根源。

2、 第二次辅导

辅导目标:加强蒙蒙的自我心理和行为调节能力,引导他走出以往的认知误区。

辅导方法:指出他的错误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具体操作:指出,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价值批判的能力;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一些人可能变得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甚至为了突出自己与权威进行无理顶撞,误入歧途。蒙蒙很聪明,不盲从和迷信成人的观点,这是对的,但同时一定要学会慎思,反对一定要有反对的理由,而且这种理由一定要符合道德的准则和公认的规范,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标榜。

结果反馈:蒙蒙在辅导过程中表现得较为沉默,这表示他正在努力作自我反思。为其布置了家庭作业,引导其思考哪些逆反行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哪些逆反行为是消极的;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

辅导目标:改善其家庭教育环境,消除蒙蒙与家长的对立心理。

辅导方法:与蒙蒙的家长进行沟通,采用家庭治疗的方法,让孩子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具体操作:首先向家长说明造成蒙蒙目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原因,然后向家长介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哪些教育对策,从而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提醒家长要多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通过家庭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缓解其逆反情绪。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教育方式要一致。

结果反馈:家长十分配合,尽力为蒙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如父亲经常与他一起运动、谈心;母亲在父亲批评孩子时也不再当面阻止等。通过电话访谈,及时了解了蒙蒙在家中的表现,同时也向家长反馈蒙蒙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4、 第四次辅导

辅导目标:与科任教师沟通,缓解蒙蒙与老师之间的紧张关系。

辅导方法:改善其外在环境,让教师也加入到蒙蒙的心理辅导中。

辅导具体操作:与科任教师进行沟通,让其了解像蒙蒙这类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建议教师避免直接批评,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可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课后与他个别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改正。

结果反馈:由于教师不再对其进行公开批评,蒙蒙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尊重,在与老师的亲切沟通过程中,对自己之前对老师的鲁莽顶撞行为感到羞愧。同时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渐渐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以及同学的支持和尊重。

四、辅导反思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7

关键词:生 情绪调节 团体辅导

随着生恋爱现象的低龄化和普遍性,恋爱问题已成为许多生困扰之一,有的生因为恋爱问题而陷入痛苦之中,因而荒废学业,个别学生甚至采取极端方式结束生命。本研究整合恋爱关系的相关理论,结合生恋爱心理特点设计团体辅导方案,以期培养生正确的两性关系,提高其异往能力,提高恋爱信心以及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

依据马斯洛需要次理论、恋爱心理学理论、罗杰斯人际关系理论和坎布贝尔爱情发展阶段理论设计,从认知、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心理发展过程,设计出两性关系团体辅导方案,依次包括“知己知彼”、“爱的艺术”、“相处之道”、和“爱的成长”组成的生两性关系团体辅导方案。

一、恋爱关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一)方案实施的设计

3、工具

(1)自编团体辅导手册。昆明理工心理健康中心的教师与云南师范心理系部分研究生组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调节两性关系为主的系列团体辅导方案,共4次方案。建立了“玫瑰之旅――爱的正能量”工作坊。

(2)自编团体辅导活动评估表。由研究小组讨论共同设计和编制了对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评估表,包括客观评分部分和主观评价部分。问题主要涉及对该次团体辅导的满意程度,自己的参与程度,在辅导中的收获,关注点,自己的发展等方面。评估在每次团体辅导后进行。

(3)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Fraley等编制了包含焦虑(担心自己被拒绝和被抛弃-自我模型)和回避(不喜欢与他人亲密,不喜欢依赖他人-他人模型)两个分量表的ECR-R。问卷采用7级评分,取项目的平均分。

二、恋爱关系团体辅导效果

1、被试前测总体情况

在进行团体辅导之前对所有被试进行了前测,使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QR对被试的情绪状态进行测量,下表是被试在EQR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到,被试的前后测得分,不仅在总分上达到了显著的差异水平,在各分量表上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水平。这说明被试在参与团体辅导之前和之后两性关系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在两性关系的消极方面如惧怕维度和冷淡维度上被试的分数都有所降低,可以初步推测本研究的团体辅导对被试的情绪调节是有效的。

三、讨论

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8

一、提升家长意识,重视教育宣传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早教”一词在我国社会大众中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出生后都会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早教工作,并且部分家长还会参加一些亲子教育辅导机构,希望通过学习现代专注的早教知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启蒙与培养。但是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家长在对孩子的早教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那就是忽视了自己在孩子早教中的重要性,盲目照搬书本上的早教经验,并且将早教内容主要放在了提升孩子的知识掌握程度上,使得0~3岁的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弥补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早教辅导工作中,有关早教机构应改变原有被动的辅助模式,不仅要提供亲子园给一些家长进行亲子互动活动。同时,有关幼儿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对家长思想的修正与引导。首先,早教辅导机构应该积极与家长建立稳定的沟通关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指出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早教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让家长对自身的不足产生认识。其次,早教辅导机构还应重视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家长对亲子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明白与幼儿进行互动的重要性,进而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亲子教育中。

二、活动,引导家长参与

0~3岁的儿童一般还没有达到进入幼儿园的年龄,因此想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等应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就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而言,其形式有很多种,而通过研究证明,经常性地进行群体性亲子互动活动,更容易对幼儿心理进行正向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应积极为幼儿与家长创造出更多亲子互动的机会。通常早教辅导机构会建议父母双方在空闲的时候带领幼儿到辅导机构的亲子园去进行亲子活动,这样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家庭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性活动。

三、注重家校沟通,听取家长意见

综上所述,亲子教育已经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我国早教辅导机构在对0~3岁儿童教育进行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对家长的作用给予一定重视,积极地组织家长与幼儿进行良性互动,以此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

以上关于“心理学如何提升亲子关系的能力”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提升亲子关系的心理学技巧(快速有效的方法探索)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1

二、亲子关系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2

亲子关系生辅导员师生关系童年是孩子塑造人格,健全身心的黄金时期。父母是孩子的位老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的心灵成长与个人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将让孩子受益一生。则是学生由未成年人过渡到成年人,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阶段,辅导员是生进入这个人生新阶段后的位老师,同时也是与学生关系更为密切的对象之一,对学生生涯的指导和职业发展上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除了作用上的相似性,家长对孩子所承担的责任,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存在相似性,他们都肩负着既要管理又要教育的双重任务。本文将从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来分析独立学院辅导员应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人的一生有4个重要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更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一个人若想拥有和谐的人生,那么这4个关系都需要做到和谐。但是,亲密关系是关。

亲子关系,是一个人更初建立的亲密关系,是人格形成的基石,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乃至生命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若能与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帮助孩子通过做自己,从而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更大程度的成长,将为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内心,也有利于他与外在世界建立和谐的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充满冲突,那么孩子的内心和外部世界也会存在冲突。

众所周知,国内的家庭在亲子关系中更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溺爱。溺爱表面上是对孩子的重视与关爱,实际上是对孩子真实感受的视而不见,也剥夺了孩子实现自我的权利。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过决定的人,不会懂得什么是责任,也不会勇于追求,这种培育显然是失败的。

另一个容易步入的误区就是管教上“动用权力”。国内有句俗话叫做“不打不成才”,这充分显示出国内上一辈家长在子女管制教面的权力意识。他们认为,在家里父母作为成年人,他们就是权威,他们说的话,制定的规则,子女必须听从遵守,甚至通过暴力来树立威信。然而,在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中,家长只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建议和命令孩子的行为和选择,或者直接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模式,不利于今后平等地建立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的特点

初入的新生对于什么是,学什么,怎么学等基本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即便通过影视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渠道有所听闻,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上,他们就如同新生的婴儿,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角色有着十足的好奇,在这个探索与适应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与观念,将影响学生对整个阶段的选择,而阶段的行为养成又将对其毕业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一个孩子的家长,要通过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教育和管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全面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独立学院是21世纪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主体,作为处于探索阶段的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评价,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如何稳定办学、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取得办学成果是校方更为重视的环节,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以此为依照。所以,独立学院辅导员与学生的存在着教育、管理、服务三重关系,这三者的比重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比例,否则师生关系就会出现失衡与异化,对于双方都是不利的。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师生关系建立的建议

正如亲子关系中家长更需要避免出现的问题就是包办孩子应该自己处理的事务,放任孩子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以粗暴的方式控制孩子的自由,那么对于生而言,不论他本身的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如何,他首先需要的是靠自己去感知,如果被动地被剥夺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不会认为是自己在上,也不会去探究自己上的意义和目的,那么辅导员、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就成为了单方面的教导与教授,而不是双方互动的教学关系。因此,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生初进校起,辅导员就应树立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的意识,避免保姆式的服务,否则学生就如同被溺爱的孩子,丧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责任感。

第二,要通过摔打教育与信任教育,教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非因为害怕学生无法胜任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始终采用帮带的方式扶着学生走过四年,这对于处于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危害等同于在童年阶段被父母娇惯的孩子,面对毕业后更多的困难和危机,他们将无所适从。

第四,作为学校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强化辅导员作为教师的教育职能,减少不必要的后勤服务工作,为辅导员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3

[关键词]亲职教育 亲职辅导 社会工作 未来发展

目前针对父母担任亲职角色的教育正日渐受到关注,而亲职辅导把此关注落实到具体的操作面。虽然国内已有不少机构在尝试家庭领域的亲职辅导,但专注水准还是参差不一。本文针对参与人数、参与形式的不同,从个别辅导、亲职小组与亲职团体三个面论述亲职辅导的专注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个别辅导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因此,有效的亲职辅导应该既面向全体,又面向个人,以突出其针对性。亲职辅导主要是对父母亲提供关于如何为人父母的教育与帮助,因而涉及的是每一个家庭自身内部的情况。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孩子们的问题也各异,同时,考虑家长自身的个性特点等综合因素,一些专门化的个别辅导非常必要。

一般来说,亲职问题较复杂或子女有较严重行为、心理偏差的家庭,需要较多的时间来探讨家庭内部的结构、互动形式与问题成因等,而家长与孩子对问题的认识及其行为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个别辅导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较适合的方法。还有的案例涉及到家庭的秘密或隐私,不希望被家庭外的人知道,家长也会要求个别辅导。

此外,有的问题还涉及家庭自身的内幕。国内社会有其自身的传统,强调“家丑不可外扬”。因此,一些家庭出现亲子关系问题与孩子行为问题时,往往不愿意外人知道,若来求助,家长们更希望得到个别辅导。

所以,个别辅导在国内家长教育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在当代这个日益竞争的社会,孩子与家长都承受较大压力,而城孩子生活空间与学习环境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孩子出现身心问题的比例正呈上升的趋势。家长一方面

非常关注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却缺乏科学的方法、技巧,因而存在较多的个别辅导需求。

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亲职辅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作为家庭社会工作的个别辅导,其实是个案社会工作在亲职辅导方面的具体运用,它遵循个案工作的个别化、接纳、承认、同情关怀、非评判、案主自决、保密性七原则,运用个案工作特有的面对面会谈、家庭访视、个案记录等方法,对家长进行帮助。其典型特征是一对一,即以一个家长或一个家庭的家长为对象,由家庭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与家长一起解决问题,针对家长与家庭的自身情况提供的个别化服务。

二、家长自助小组

家长自助小组在国外是一种较普遍的亲职教育团体,它可由学校、幼儿园、发动,比如一些公立学校设立的家长会,儿童组织的患儿家长自助小组等。也可由社会工作机构或相似性质的社团组织成立,比如家庭服务中心的家长自助小组。这些自助小组是一种较好的亲职辅导形式,它体现了自愿、互助与自我成长的精神,对参与的家长具有很好的效用。

阿尔弗里•卡茨和尤金•本德(Alfreel Katz&Eugene Bender)对自助小组提出了综合的定义:自助小组是自愿形成的,小组形成是为了互相帮助和完成特定的目标。小组通常由同伴组成,他们结合在一起是为了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的需求、克服通常的障碍或生活迷失问题和产生希望。这些小组的发起者和成员感觉到,借助或通过现有的制度无法或不可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自助小组强调面对面的互动和作为组员的个人责任的承诺。他们常常提供物质和情绪上的支持。他们常常是“原因”取向的。并且传播理想或价值,藉此,成员们可能获得对个人人格同一性的深刻意识。

可见,与一般的小组不同,自助小组具有自觉、自愿的性质,是小组成员的互相学习、互相扶持。这样形式的小组无疑可以给家长更多的赋权,使他们倾向于感到自身权力与效能的增加。因为,每一个家长在自助小组中都是参与的主体,都有其贡献。因此,家长们所获得的帮助来自于他们自身,而非外部的教育权威或专注社会工作者。其实,人们接受来自外部的帮助时,较易形成依赖心理,从而放弃自我的努力。而在自助小组中,家长们得到授权,这有助于家长产生改变的动机,提高个人成长能力、助人能力,较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家长自助小组中,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两种不同的角色。一种是经济人的角色,即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把有需要的家长与适宜的自助小组联系起来,让需求与资源结合,既可满足家长的需求,又可以完善资源的组合。另一种是引导者的角色,既社会工作者作为参与者进入小组,在小组中运用自身的专注特点,引导小组顺利地发展,帮助组员通过互助而获得心理奖赏,感到愉悦与有价值,同时也解决自身的问题。

依据家长自身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在组建家长自助小组时,可以采用分类辅导的形式。这种分类辅导是一种新型的亲职辅导方式,一般的亲职辅导通常是针对所有家长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而分类辅导则是为了解决部分家长所面对的特有类型的问题,其优点在于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比如针对离异家庭、受虐家庭或亲子沟通有障碍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应的专门小组。在这样的小组中,参加的家长都面对某一特定问题,彼此能感同身受,又能各自的经验心得,每一个人既是“受助者”,也是“助人者”,从而扩展辅导的效果。

在组建分类辅导小组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同质性原则。即小组成员一般具有相同问题以利于小组成员在讨论中产生同感,从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2、目的性原则。即家长对该小组辅导的目的很清楚。

3、自愿性原则。即参不参加、以及内心世界与组员与否皆为志愿。

4、保密原则。即参加小组活动的任何家长与社会工作者必须对组员的隐私给予保密。

5、民主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民主性原则要求在操作技巧上培训者淡化“领导”角色,减少价值判断,尊重每一位家长,并参与团体的活动和讨论,创造真诚、尊重、温暖、信任的气氛,在谈话中采取不批评、不指责、不干涉的方式鼓励家长开放自我,坦诚地和其它家长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性原则要求家庭社会工作者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家长思考,关注团体内的交流与各种反应,注意对家长适时的启发、引导。

在引导时,家庭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教训家长而是开导家长;不是替家长决策而是帮家长决策;不是强化家长对辅导者的依赖而是增进家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自助小组作为小组工作方法之一,有其特殊的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方式、方法上运用小组讨论、情景体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并鼓励家长“活学活用”,以丰富辅导的手段,增加辅导效果。

三、亲子互动团体

良好的亲子互动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给子女提供安全感、归属感与情绪、心理的支持,还可以及时、有效的传递对子女有用的信息,帮助子女顺利适应社会。反之,不当的亲子互动则会破坏亲子关系,在子女的身心发展上产生负面影响,带来一系列的行为心理问题。比如儿童分离焦虑、青少年离家出走等,往往都源于不当的亲子互动。

当前亲子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互动角色呈现中心―边缘的格局。在父母与子女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处于中心、主导、控制地位,子女处于边缘、被动、依赖地位,形成不对等的两极。通常“中心”居高临下,以自己的方式主观地审视“边缘”的境况,强制性地输出“中心”的指令,根本不用顾虑“边缘”的现实状况,使“边缘”沦为客体,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中心的意志。

2、互动内容狭窄化。许多国内的家长在亲子互动中,重视子女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国内现行的高考制度,要考上好的,仍然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许多的家庭都以学习成绩为更高指标。尤其面临中考、高考的阶段,学校是大考、小考不断。家长孩子谈话的内容也无非是成绩与分数,此外的话题都要靠边站。所以,彼此的沟通内容单一而狭窄,不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多元需要,造成青少年心理压抑和痛苦的情感体验。

3、互动方式上重“言传”,轻“身教”;重惩罚,轻奖励。父母是青少年心目中更初的偶像,是他们的任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性格、兴趣,甚至生活习惯,都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向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向别人说话,怎样讨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父母亲来说,应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角色的示范性。在“言教”的同时,更多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父母只是重“言传”,轻“身教”。

4、互动频率较低。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规范的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远大生活目标的树立,这一切都需要父母的亲情鼓励与支持。由于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许多父母因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来搭理孩子,亲子互动频率较低,不能适应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也易致使亲子之间产生隔阂、陌生感。

针对这些亲子互动出现问题的家庭,亲子互动团体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因为这些家庭的问题常常不是短期形成的,家庭内部往往会缺乏足够的资源去改变现在的僵局。家庭社会工作者介入期间,带领家长孩子参加专门设计的团体,能较好地弥补家庭内部资源的不足,同时通过示范、团体的互动与亲身的实践,有效地帮助每一个参与的家庭,使亲子关系与互动获得良性的改善。

相对于自助小组来说,亲子互动团体的成员人数往往会更多些,而活动的形式也相应更少私密性,更多的体验性。这种亲子互动团体也可以分为两大类。

类以预防性、发展性为主,参与这种团体的家庭亲子冲突不大,所设计的内容可以是一些体验性的活动,人数多些也没有关系。比如,组织家长参与“亲子踏青、情意浓浓”活动,以及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的“趣味运动会”等。此类活动的举行不但增进了亲子关系,也丰富并愉悦了闲暇生活。在家庭关系日益疏松的今天,其积极作用尤为明显。

第二类以治疗性、康复性为主,参与这种团体的家庭亲子互动不良,子女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此类的团体设计主题更有针对性,其形式也较为正式,人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互动效果。家庭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建立安全而坦诚的情境,在家庭中注入需要的治疗性元素,如:关爱、接纳、倾听、同理、尊重、理解、子女身心发展的相应知识、沟通技巧等。

参考文献:

[2]马德峰。亲子互动的现状及问题[J]。社会,2003,(7):45-46、

[3]查尔斯•H•扎斯特罗等著,晏凤鸣译。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M]。北京:国内人民出版社,2005.166、

[4]张莉萍。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家庭社会工作的示范[J]。华东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4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心理辅导;微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1671-2684(2012)24-0007-04

学生厌学正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尤其义务教育阶段的共同难题。国内外的心理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均在坚持不懈地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从影响厌学学生心理成长的微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善入手,探讨心理辅导的具体操作,这是一种尝试与创新。

一、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操作技术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生活的周围环境虽不会更终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但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来说,既可能成为资源,也可能成为冲突和压力的来源。

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是旨在通过家庭成员、教师以及同伴和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形成具有良好情感氛围的积极互动模式,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安全、身心自由健康发展的和谐组织系统,从而消除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的环境因素,减少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使儿童健康快乐地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心理辅导模式。笔者结合厌学学生的实际,认为辅导操作技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辅导教师,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和亲师关系

一名优秀的教师总是会主动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以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尽管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通”网络被许多学校作为家校沟通的平台,但有许多学校的这个机制仍处于形式状态,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了主要的话题。这样,势必使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因碍于面子,主动放弃与老师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教师首先应学会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这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也许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一定有值得肯定和赞扬的闪光点。其次,教师应利用家校沟通平台,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既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也关注其身心状况与品行发展;既有家校之间关于青少年情况的交流,也有亲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亲师关系。

(二)辅导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和亲师关系

青少年儿童讨厌学习,产生厌学行为,这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厌学儿童基本都是在专制型、忽视型或者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决定儿童主要的个性品质,家庭教育不良是造成儿童品行缺陷的重要原因。我国心理学者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教育”七个维度调查440名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母亲的基本教育方式在“成就要求”和“溺爱”两个维度得分较高,在“民主”和“忽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说明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要求已达较高程度;过分关心孩子,迁就依从孩子过分要求的溺爱倾向较为突出。儿童年龄对母亲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影响,母亲对儿童的惩罚与成就要求随儿童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所以,要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就必须纠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期望,转变自身的不良教养方式。不管工作多忙,父母都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倾听他们的内心,加强情感交流。权威型养育方式虽然被认为是更费时费力的方式,但是也是更有效的养育方式。

(三)辅导同伴,形成团结友爱的同伴关系

(四)辅导学生本人,进行矫正转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对厌学学生的辅导更终还得落实到当事人身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辅导心理,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2、 补习功课,教会学习方法,缩小学习差距

在学校情境中,厌学群体中大多是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厌学程度深的也一般是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因为学习跟不上,学习成绩不好,求知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内在动力,厌学心理必然会产生。所以说厌学心理不是天生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可以矫正的。其中,补习落下的功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更适宜的方式,是把学习辅导的重点放在认知而非动机方面,依靠优良的学业成就来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这时教师和家长应给予厌学学生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因为学科知识体系是逐推进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够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知识。当然,对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包括学习计划与步骤的制定、做课堂笔记的方法、知识记忆的方法、辞典与参考书籍的利用方式、复习预习的方法、考试和答题的对策等。根据笔者与合作者的长期调研发现,大多数厌学学生都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因此,只有让他们真正学会了学习,学习成绩才会稳步提升。与其他同学的学习差距缩小了,厌学学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厌学情绪才会逐步缓解。

3、训练自信,改善自我认知,提高学习动能

学校心理学家德夏姆(Decharms,R。)认为学习的主体性在于自我,自我的行为和自我所选择的目标是决定自我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征,对自己的能力、智力、性格特长有所认知。厌学学生对学业和学校生活产生的反感、厌倦甚至背叛、逃离,是他们在学校里多次遭受失败体验后,为了自尊心免遭进一步威胁的具体表现。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志向、经验和日积月累的成功哺育而成的。困难和挫折固然可以激励人的意志,但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少年来说,成功更能激发其向上的愿望。所以对于厌学心理的矫正,必须训练自信,以改善自我认知,提高学习动能。对于厌学学生自信心的训练,首先可以运用埃里斯(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然后再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在教师、家长、同伴等共同营造的和谐微生态环境中,不断肯定自己的进步,使自己的学习动机维持在合理恰当的水平上。

二、微生态系统视野下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

(一)能发挥心理辅导者熟悉微系统环境的优势

(二)能发挥多种心理辅导理论和技术的优势

(三)能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合作

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以系统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注重以整体和系统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将个体与其周围的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对个体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进行。关注辅导系统中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和方位来讨论系统中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而不仅仅集中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既将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导背景,也将其作为辅导的对象。学校心理辅导者让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父母和教师都参与到辅导过程中,构成一个辅导的系统,共同为辅导过程提供各种信息,从而有助于儿童问题的解决。辅导不是一种孤立的形式,合作不仅局限于辅导者与学生之间,还涉及辅导者与父母、辅导者与教师、父母与教师之间,并力图在所有参与者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父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这种辅导模式中受益。

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趋势,本文提出的辅导模式符合这一趋势,能推动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家校合作。通过交流与沟通,会让家长使用积极的养育方式,会花更多时间与子女相处,从而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改善。教师也能从父母参与对儿童的辅导活动中获益,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会心教学研究”——和谐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滚]C/2009/01/08)的阶段研究成果。

注释:

[1]沈永江。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与会心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3,303、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亲和力;辅导员

一、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亲和力

亲和力的形成取决于辅导员对学生的基本态度。作为辅导员,更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发自内心的职业道德义务和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要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待教育,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接受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注重用一些人性化的理念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增强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能把更新观点、先进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辅导员所具备的品德、智力以及对事业的忠诚与认真负责等品质“折服”,而不是对拥有的某种权利“傲服”,树立自己良好的威信。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和蔼可亲,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用所产生的个人影响力来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所以,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地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只有这样,你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良师益友。

二、关爱加深亲和力

关爱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这说明了爱是相互的,你去真心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了学生,学生就会从情感上给以回报。这种回报是高尚的、真心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思想情况及成长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当学生体会到这种关爱时,就会大大缩短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就会乐意向老师坦露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唤起并坚定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更乐观、更积极的态度和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的培养。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和困难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辅导员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心去开启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他们对学习和前途的信心。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做到爱在细微中,更要善于宽容和鼓励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不仅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更深深理解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是多么有意义。有了关爱,无形中加深了辅导员的亲和力。

三、语言沟通艺术充满亲和力

托尔斯泰曾说:“在人的大脑里好像有成千上万个,也许还是成万个键子,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像是在用无形的手指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讲话人所奏出来的那支交响乐,也就在知音者头脑里回响起来。”托尔斯泰道出了语言沟通艺术的重要。语言是一门艺术,是辅导员亲和力的重要标志,对开启学生心灵,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试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辅导员的语言毫无章法,干瘪无趣,缺乏情感,学生必然会提不起兴趣来听,甚至觉得唠叨多事。语言交谈要有它独有的风韵格调,语调应力求抑扬顿挫,节奏应讲究舒缓有致,态度应做到亲切自然,情感应力争真诚饱满。只有这样,才是充满魅力的交流沟通,它会像一块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并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作用,使学生豁然开朗。平时用几句幽默的话就引得学生开怀大笑,交谈的双方不再拘束,紧张的气氛变得平和。试想一个咄咄逼人,沾沾自喜,盛气凌人,洋洋得意的辅导员又怎会有很好的亲和力呢?又如何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语言也是一种载体,是情感交流的载体,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传递情感,交流感情。语言交谈艺术是情感传递的桥梁,是散发亲和力的重要表现方式。

四、微笑体现亲和力

无论是在私人场合还是在职业场合,微笑都是人际关系的一个结合点,它标志着兴趣,传达了关怀和关心。辅导员看到自己的学生和师生发生矛盾时,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这时如果能运用微笑策略,就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它可以缓和矛盾,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特别是在找学生“兴师问罪”之时,如果此时你满脸怒色、杀气腾腾,学生立刻就会提高戒心、顾虑重重,加重敌对情绪,使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其结果往往使矛盾激化,师生关系紧张,收不到教学的效果。但此时教师若能克制自己,努力在脸上呈现出一缕和善友好的微笑,就会使学生戒心冰释,顾虑解除,减轻敌意进而被感化。由于这时候辅导员面部的微笑对自己愤怒的心态产生了抑制和改变作用,因而就能使处于盛怒的大脑冷静下来,恢复理智,从而避免由于感情冲动而导致出现过激的言行,更终变唇枪舌剑为和风细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得以顺利解决,为顺利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由于国内的教育传统强调“师道尊严”,因此许多辅导员多喜欢板着面孔,不苟言笑,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事实上,过于严肃的辅导员即便得到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敬畏”,而非“敬爱”,完全失去了亲和力。辅导员应当依赖自己的学识,精妙的语言艺术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赖,应当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面容来缩短师生距离,融洽师生感情。因为你面对的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沟通。所以,老师的“微笑效应”是“愉快谈话”的基础,是体现亲和力的更好表现。本人在平时与学生接触中,就注意运用好微笑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启迪学生的睿智。当学生取得成功时,用微笑给他以鞭策和鼓励;当学生学习暂时遇到困难时,要用微笑激起他克服困难;当学生有时犯了错误,也用微笑给学生以理解和期待。把微笑带进宿舍、把微笑带进教、把微笑带进校园,把微笑贯穿学生工作的始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平等提升亲和力

辅导员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通过这种调节,可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将辅导员工作做得更好。辅导员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要让大家都明白正确的道理,妥善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辅导员工作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过程,是梳理人际关系的过程,这中间就存在一个相互理解的问题。因此,在工作中,辅导员应采取平等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亲和力,这可以艺术性地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平等态度,首先体现在不居高临下,体现在相互尊重,还体现在相互理解和支持,不强词夺理,不以势压人。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某些问题平等沟通,达成共识。否则,就会造成压而不服的局面,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新的问题,甚至激化矛盾。

平等态度,还体现在辅导员态度的与人为善,和颜悦色。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大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盛气凌人,疾言厉色,以大压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问题,制造新问题。即使对一些思想不正确,行为有不妥的同学,也应抱着一种善意和宽容的态度,细致耐心地做好思想说服教育工作。这种宽容产生的亲和力,在辅导员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凯。“亲和力”的作用及实施途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学报,2009(7)。

[2]王祁。辅导员工作中亲和力的重要性[J]。教育园地,2009(7)。

[3]邱海锋。增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径选择[J]。沈阳建筑

学报,2009(10)。

[4]李云玲,李永兴。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6

一、一般资料

蒙蒙现在已经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了,他现在更主要的问题是亲子关系紧张,性格狂妄自大。父母在教育蒙蒙的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父亲是个严厉的人,对自己和孩子要求完美,每当蒙蒙犯错误,父亲总是很生气,声色俱厉地训斥蒙蒙。而母亲则溺爱蒙蒙,对蒙蒙的要求言听计从,父亲每次批评蒙蒙的时候,母亲总是护着他,告诉他:“别听你爸的。”并将矛头直指父亲。每当此时,父亲就无话可说,无奈之下只好偃旗息鼓了。长此以往,父亲在蒙蒙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下降,无论父亲批评他什么,他都左耳进,右耳出,视父亲的话如过眼云烟。有时情急之下,还会向母亲发出SOS。在学校他总是很骄横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经常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难。老师批评他,他会非常不服气,甚至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他认为自己是更优秀的,没有人比自己强,自己是更了不起的人。一个过去乖巧可爱的孩子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二、原因分析

蒙蒙缘何成了让大家头疼的问题少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态度不一致,导致蒙蒙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方作为挡箭牌。二是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老师在蒙蒙犯错误时处理方法欠妥当——当众点名批评,这样不仅使师生矛盾恶化,而且加强了蒙蒙的逆反心理。三是青春期的少年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部分青少年从内心开始不愿再接受家长和老师无处不在的教导,他们认为这是教育小孩子的办法,已经不再适合长大的自己。

三、辅导过程

1、 次辅导

辅导目标:深入了解蒙蒙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了解自身问题的根源。

2、 第二次辅导

辅导目标:加强蒙蒙的自我心理和行为调节能力,引导他走出以往的认知误区。

辅导方法:指出他的错误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具体操作:指出,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价值批判的能力;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一些人可能变得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甚至为了突出自己与权威进行无理顶撞,误入歧途。蒙蒙很聪明,不盲从和迷信成人的观点,这是对的,但同时一定要学会慎思,反对一定要有反对的理由,而且这种理由一定要符合道德的准则和公认的规范,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标榜。

结果反馈:蒙蒙在辅导过程中表现得较为沉默,这表示他正在努力作自我反思。为其布置了家庭作业,引导其思考哪些逆反行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哪些逆反行为是消极的;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

辅导目标:改善其家庭教育环境,消除蒙蒙与家长的对立心理。

辅导方法:与蒙蒙的家长进行沟通,采用家庭治疗的方法,让孩子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具体操作:首先向家长说明造成蒙蒙目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原因,然后向家长介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哪些教育对策,从而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提醒家长要多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通过家庭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缓解其逆反情绪。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教育方式要一致。

结果反馈:家长十分配合,尽力为蒙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如父亲经常与他一起运动、谈心;母亲在父亲批评孩子时也不再当面阻止等。通过电话访谈,及时了解了蒙蒙在家中的表现,同时也向家长反馈蒙蒙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4、 第四次辅导

辅导目标:与科任教师沟通,缓解蒙蒙与老师之间的紧张关系。

辅导方法:改善其外在环境,让教师也加入到蒙蒙的心理辅导中。

辅导具体操作:与科任教师进行沟通,让其了解像蒙蒙这类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建议教师避免直接批评,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可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课后与他个别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改正。

结果反馈:由于教师不再对其进行公开批评,蒙蒙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尊重,在与老师的亲切沟通过程中,对自己之前对老师的鲁莽顶撞行为感到羞愧。同时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渐渐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以及同学的支持和尊重。

四、辅导反思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7

关键词:生 情绪调节 团体辅导

随着生恋爱现象的低龄化和普遍性,恋爱问题已成为许多生困扰之一,有的生因为恋爱问题而陷入痛苦之中,因而荒废学业,个别学生甚至采取极端方式结束生命。本研究整合恋爱关系的相关理论,结合生恋爱心理特点设计团体辅导方案,以期培养生正确的两性关系,提高其异往能力,提高恋爱信心以及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

依据马斯洛需要次理论、恋爱心理学理论、罗杰斯人际关系理论和坎布贝尔爱情发展阶段理论设计,从认知、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心理发展过程,设计出两性关系团体辅导方案,依次包括“知己知彼”、“爱的艺术”、“相处之道”、和“爱的成长”组成的生两性关系团体辅导方案。

一、恋爱关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一)方案实施的设计

3、工具

(1)自编团体辅导手册。昆明理工心理健康中心的教师与云南师范心理系部分研究生组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调节两性关系为主的系列团体辅导方案,共4次方案。建立了“玫瑰之旅――爱的正能量”工作坊。

(2)自编团体辅导活动评估表。由研究小组讨论共同设计和编制了对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评估表,包括客观评分部分和主观评价部分。问题主要涉及对该次团体辅导的满意程度,自己的参与程度,在辅导中的收获,关注点,自己的发展等方面。评估在每次团体辅导后进行。

(3)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Fraley等编制了包含焦虑(担心自己被拒绝和被抛弃-自我模型)和回避(不喜欢与他人亲密,不喜欢依赖他人-他人模型)两个分量表的ECR-R。问卷采用7级评分,取项目的平均分。

二、恋爱关系团体辅导效果

1、被试前测总体情况

在进行团体辅导之前对所有被试进行了前测,使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QR对被试的情绪状态进行测量,下表是被试在EQR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到,被试的前后测得分,不仅在总分上达到了显著的差异水平,在各分量表上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水平。这说明被试在参与团体辅导之前和之后两性关系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在两性关系的消极方面如惧怕维度和冷淡维度上被试的分数都有所降低,可以初步推测本研究的团体辅导对被试的情绪调节是有效的。

三、讨论

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篇8

一、提升家长意识,重视教育宣传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早教”一词在我国社会大众中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出生后都会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早教工作,并且部分家长还会参加一些亲子教育辅导机构,希望通过学习现代专注的早教知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启蒙与培养。但是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家长在对孩子的早教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那就是忽视了自己在孩子早教中的重要性,盲目照搬书本上的早教经验,并且将早教内容主要放在了提升孩子的知识掌握程度上,使得0~3岁的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弥补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早教辅导工作中,有关早教机构应改变原有被动的辅助模式,不仅要提供亲子园给一些家长进行亲子互动活动。同时,有关幼儿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对家长思想的修正与引导。首先,早教辅导机构应该积极与家长建立稳定的沟通关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指出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早教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让家长对自身的不足产生认识。其次,早教辅导机构还应重视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家长对亲子教育的内容有所了解,明白与幼儿进行互动的重要性,进而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亲子教育中。

二、活动,引导家长参与

0~3岁的儿童一般还没有达到进入幼儿园的年龄,因此想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等应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就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而言,其形式有很多种,而通过研究证明,经常性地进行群体性亲子互动活动,更容易对幼儿心理进行正向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一些幼儿早教辅导机构以及社区单位应积极为幼儿与家长创造出更多亲子互动的机会。通常早教辅导机构会建议父母双方在空闲的时候带领幼儿到辅导机构的亲子园去进行亲子活动,这样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家庭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性活动。

三、注重家校沟通,听取家长意见

综上所述,亲子教育已经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我国早教辅导机构在对0~3岁儿童教育进行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对家长的作用给予一定重视,积极地组织家长与幼儿进行良性互动,以此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

第1篇:亲子沟通方法范文

关键词:亲子沟通研究;反思

一、亲子沟通内涵需明确

在英文中“munication”译为沟通,也包含传播、交往、交流之意,这些词在中文里的使用是有差异的。查找商务印书馆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传播”解释为“广泛散布”,“交往”解释为“互相来往”,“交流”解释为“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沟通”解释为“使双方能通连”。由此可见,若排除物质与文化面的指向,“传播”一般是指信息的单向流通,主要是点对面;“交往”含义较为宽泛,社会就是一个交往的网络,人类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的先决条件就是其成员之间的交往。有学者认为,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以一定的物或符为中介的相互作用、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交流”与“沟通”较为接近,都有信息的双向流通之意,这也是亲子沟通研究中经常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在心理学中,“沟通”一词,意为信息、事实、信念、态度和感受等在人际之间的传播、接收与理解过程,注重对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与规律的研究,沟通更强调信息交换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也有学者提出,沟通是指行为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运用合理的协调方式达到真正理解或共识的行为。所以,“交流”虽有双向流通的意向,但它仅仅描述的是信息流通的来往方向,不必反映流通的效果,而“沟通”强调“沟”而务求“通”,必然反映流通的效果。

明晰“沟通”的内涵后,“亲子沟通”的界定就相应明确。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不仅指向信息的交流,还反映亲子之间获得相互理解、形成情感相通、达成共识的交流结果。

二、研究内容需明察

明确了亲子沟通的内涵,就如研究道上找到了标,所有的研究设计应在其指引下朝着研究目标迈进。要使研究内容不偏离轨道,在做研究设计时就需要围绕核心概念的内涵加以明察。

另外,如果我们不把握清楚亲子沟通的内涵,就会在一些相关问卷设计中出现混乱状态。如沟通频次、沟通时间、沟通内容等研究,被调查学生很可能有的报告的是沟通情景,有的报告的并不是沟通情景,不能真实反映亲子间的沟通状态,而只是交流状态。如孩子回到家,对妈妈说:“妈,我回来了”。妈妈说:“好,快去洗把手,马上吃饭了”。又如:餐桌上,孩子说:“爸,今天学校……”爸爸打断说:“哪来那么多的废话,快吃饭,吃了做作业去。”等这样一些对话能称之为“亲子沟通”吗?显然不能,应是“亲子交往”或“亲子交流”、“亲子对话”。

三、研究方法需丰富

从了解的角度来说,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双方互动性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单以静态的问卷调查难以反映沟通形成的机理及发展变化的特征。因此,一方面问卷调查应分别进行父、母、子三方报告,同时辅以纵向的追踪研究,能较好地考察父母及亲子之间对沟通的知觉差异、互动机制的演变特征等;另一方面,需要以访谈、观察、沟通日志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不同阶段学生亲子沟通的特点。国外的亲子沟通研究已经从宏观的型式学角度研究深入到微观的沟通过程研究,而我国目前深入的微观研究还比较欠缺,需要通过研究方法的丰富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

[3]张淑华。企业管理者沟通能力结构与测量研究[J]。心理科学,2004,(2)。

[4]张东娇。教育沟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5]王争艳,刘红云,雷雳等。家庭亲子沟通与儿童发展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

第2篇:亲子沟通方法范文

一、几种不良的亲子沟通类型

尽管家庭教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父母仅用自己的成长经验教育孩子。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如何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说话,如何鼓励孩子,如何赢得孩子的尊敬,如何教孩子学会“爱”……在家教中这一系列看似平常的问题,因为沟通不畅,却成了许多父母的大难题。

对孩子期望高,要求严格,爱讲道理,用权威的方式跟孩子互动,经常拒绝子女的要求,只有单向的沟通,是当前不良亲子沟通的主要表现。且看以下几个片断:

一,

“把电视关掉,立刻回房间做功课!”

“下次再考这种成绩,休想再跟我提要求!”

“狡辩什么,你准是上课又不注意听!”

“怎么搞的!写字潦草,连这都不懂,读什么书!”

这种以命令者、威胁者、说教者、万事通的角色与孩子交流的方式,用在如今独立意识渐涨的孩子身上,就成了亲子沟通中更大的障碍。不良的亲子沟通大抵有如下几种类型:

“畜生、废物、人渣、没用。”――责骂、羞辱、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台阶下。

“再说就打断你的腿。你死在外面,不要再回来。”――威胁孩子,说狠话。

“你不用说了,我还不清楚你头脑里想的是什么!”――单向沟通。一味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不听孩子说出自身感受及困难。

“又在我了,又在找借口了。”――对孩子怀有成见或敌意。

“别废话了,我什么也不跟你说了!”――欠缺同理心或拙于、懒于向孩子表达感受。

“你别管,看你管个什么出来啊!”――父母管教不一致,家庭关系不好。

应该说,拒绝(“你的事我不管”),疏离(不关心),打骂(相信外加力量,不信孩子自主的能力),专制(“我说了就算”),矛盾(给孩子买电动玩具,孩子玩却骂他)是当前亲子沟通中的更大障碍。

二、亲子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

良好的沟通才能实现优质的家庭教育。不理解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不了解沟通的内容,不懂得沟通的技巧,自然会导致沟通障碍。

1、对沟通的误解

教育家指出,家庭是一个社会体系,健康的家庭需要有良好的亲子沟通,亲子之间需要有密切的情绪接触,相互支持与鼓励,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正常发展。

“沟通”在字典中的解释为“意思交换”,这是彼此相互了解的更快方式,其作用在于增进亲子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经验,缩小彼此想法与做法的分歧,以促进愉快相处的方式。

但有些父母却把它理解为命令、干预、支配、指使,将其用于搜集孩子的生活情报。大多数家庭的亲子沟通仅限于信息交流,常常只将自己所看到,所听到的事实,作为沟通的主要内容。比如“吃饭了没?”“功课做完了没?”亲子沟通只是传达讯息。。的工具而已。长期如此,孩子会感到孤单与隔离,无法感受到他和家庭是一体的。

因为父母的权威角色定位,亲子沟通以父母的指责挑剔为主要形式,因而极容易导致争吵。然而大部分人容易用这种方式来沟通,明明是出于关心,担心孩子的安危,但看到小孩晚归时,却劈头就说:“这么晚到哪里去了?下次再这么晚回来,我就把门锁起来!”其实父母真正的意思是:看到你这么晚回来,我很担心你遇到危险。话到嘴边却成了指责、讽刺甚至攻击,导致亲子关系的对立。

2、亲子沟通的障碍

与孩子沟通要善于表达感受。但大多数父母,通常不习惯于向子女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会导致父母与子女经常不能站在同一个立场或角度来看事情,不能理解子女的想法、感受,与子女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

台湾有一位专家指出,当前亲子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批评责备。(“自己的桌子不会整理啊!像个垃圾虫”)

・辱骂嘲讽。(“上次三科不及格,这次四科不及格,下次也可想而知了”)

・命令威胁。(“你再考不及格,我就不让你出去玩”)

・过量的询问。(“你出去干嘛?和谁在一起?在一起做什么?干嘛不待在家里?”)

・不信任。(“你真的做得到吗?”)

・比较。(“你能和你堂弟比吗?”)

・报复。(“你不听我的,也别想让我帮你”)

・不理会。(“别烦我,我只有一条命”)

・太在意让孩子学到教训。(“活

该,早告诉过你”)

、不给孩子信心。(“没有一样事你

能做得好的,没用的东西”)

这种不良的沟通导致孩子不肯开。口说话,习惯在家扮演一个“有耳无嘴”的角色。因为对孩子而言,与父母或其他家人沟通失败的经历太多,让他有挫败感,以致于他不相信沟通会有结果,就干脆不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一旦孩子不愿意开口说话,沟通就很难开展。

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比较喜欢分析。由于太注重逻辑的与是非,和子女沟通时,老喜欢引经据典,分析事情的因果关系,导致忽略了子女的感受。尽管生活中很多情况,需要理智地思考、沟通,但如果只用这一种沟通方式来和子女相处,亲子间就会缺少亲密的情感交流,彼此就会有隔阂。

三、有效的亲子沟通策略探究

沟通可以化解误会、促进理解、解决困难……尽管沟通方式因人而异,但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良好的沟通重视讲清楚、听明白、做得来。明确把自己要表达的宗旨讲清楚,同时别忘了征询对方的意见和看法。心理学家提出“人际沟通三部曲”:“我知道(I see),我理解(I understand),我愿意(I agree)”,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尊重、倾听、赏识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亲子沟通必须注意什么呢?

1、尊重――亲子沟通的前提

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有效的沟通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如何真正尊重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与自已人格平等的人来对待,他们拥有不能剥夺的权利、不能侵犯的尊严,正如你自已一样。

所以,亲子沟通要注意三点:

(1)让孩子听得进去:要问自己,时机合适吗?场所合适吗?气氛合适吗?

(2)让孩子听得乐意:怎么说孩子才喜欢听?哪一部分较易接受?如何使孩子情绪放松?

(3)让孩子听得合理:先说孩子的优点,再提出一些要求。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必须是就孩子“行为”本身的感受,而非对孩子“个人”的感受。即应强调行为本身,而不是人本身。特别是表示不愉快时应该针对某一特定的行为而言,例如:“你今天的作业确实是马虎”。“你 的房间是不是应该整理一下”等,这些话都针对某个特定行为,而不是对孩子的责备,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有效的沟通绝对禁止“责骂”,而经常传达出责骂意味的字眼即是“你”这个字。当父母表达对不满意或不愉快事件的感受时,也应该是针对本身的感受来加以表达,例如:“我很失望”“我非常关心”,或是“我很担心”等。父母应该了解,实际上不是行为本身使自己不快,而是行为的“后果”使自己觉得不舒服。例如,孩子迷上了上网,事实上,不是上网的行为本身令父母不快,而是无节制上网的后果令父母担心。父母可以这样说:“上网本身没错,问题是要有个度,你要自己把握……”

在尊重的前提下沟通,用“当……我觉得……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就不会产生亲子对立,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会使沟通更有效。

2倾听――沟通的重要方式

孩子渴望父母倾听。一次成功对话的前提是相互倾听。怎样倾听孩子说话呢?一是尊重,二是信任,三是耐心。

在倾听中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自信心,在倾听中教育。倾听,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在倾听中,你会听到孩子的心灵诉求。当孩子兴奋地诉说时,家长要认真地欣赏,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倾听;当孩子讲了一件幼稚的事,也应耐心地听完,哪怕他已经讲过好几遍了,同时鼓励孩子更出色地讲述,让他感受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当孩子受了委屈向你倾诉,更要有耐心,要让他说完,让他宣泄,让他感到父母重视他。

倾听之后转换教育决策的时间和方式应是多样的。一般而言,耐心地倾听之后,要厘清矛盾所在,表达同理心,与孩子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倾听过程。首先,给孩子一段不被打断的时间诉说自己的问题,也许他正陷于混乱的思绪中,需要借由倾诉来整理头绪,理性客观的孩子,说不定在叙述一遍之后就已有定见,根本不需要父母的协助了。

然后就是感同身受,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他一起看当下的情境,一起感受喜怒哀乐。只要父母确实传达出:“我知道你的问题在这里,我能感觉到你的情绪”这一想法,沟通己成功大半。

3、赏识――让沟通效益更大化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一句好话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一民俗道出了赏识在沟通中的妙处。

肯定和认同有一种无穷的力量。认同催人奋进,认同开拓进步的空间,认同激励昂扬的斗志,它往往在给人信心的同时催生人才,创造奇迹。当孩子经常被父母肯定与接纳,珍爱与珍赏,而非经常被要求与催逼,责怪与定罪时,孩子就会发展出一种积极、爱人的能力,也能学会欣赏、接纳别人,关爱、帮助别人,对父母自然会产生情感的呼应与信赖。即使在外遭遇挫折与失败,也总是心理安稳,知道可以回到亲爱的父母身边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就像回到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休息之后可以重新得力再出发。

赏识,能使沟通发挥更大的教育效益。美国人与孩子沟通时十分注重赏识。如“别将孩子跟他们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横向比较’。”“与其对孩子常作否定,还不如找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说。”“不忘表扬――告诉他们你为他们感到自豪。”“有时可以对他们说,你认为他们很有两下子。”

有智慧的父母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在倾听中,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帮助孩子在一起检讨中自己找出症结。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自然有信心面对每一个挑战。

4、向孩子袁达爱

许多时候,父母明确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更能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是真心爱他们的。在沟通时,父母应清楚表达自己的爱,让子女和父母之间能互相包容,有所共识,这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有爱的“沟通”,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可以让子女的人格更加完善。“爱”必须用心来经营,亲子之间的爱更需要用心培养。

清楚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在父母善尽职责、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在父母不断付出的过程中,建立亲子间的情感与信赖。孩子也会逐渐感受到父母的爱而自然地对父母发出爱的呼应,他们会感恩,也能了解父母间的互信、互爱,亲密、和谐而稳定的关系,由此创造双赢的亲子关系。子女和父母皆能肯定自己的角色,且愉悦、健康地共享成长的喜悦,达到亲子沟通的更佳效果。

家是子女永远的避风港,父母是家庭中更重要且影响子女成长的主要人物。如果父母和子女无法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那么两代之间的距离将会愈来愈大,产生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要了解孩子的世界,父母要先教育自己,要了解外界的新信息及社会潮流;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正确的判断力;更要给孩子健康的引领,且用心陪着孩子成长。因此,多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子女的心情,将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摩擦,让家庭更加和谐。

第3篇:亲子沟通方法范文

1 善于寻找、安排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

在亲子交流中父母处在一个相对主动的位置,所以作为父母要善于寻找、安排和孩子交流的时间。比如可以在家里建立“无电视日”,规定某一天家里的电视不打开,一家人就利用这天的时间在一起聊聊生活中的快乐和失意,听听彼此的打算和想法,在没有干扰的时空里用心去聆听彼此的心声,用心去感受真情、关爱和幸福。有的家长可能工作很忙,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而孩子可能在寄宿学校读书休息时间比较集中,这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空出一至两天的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

2 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往往总是习惯性的把孩子当作“孩子”,而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强烈地希望成人把自己当作一个“大人”,希望能独立地做事,被尊重、被信任。要想有效地与孩子交流沟通,我们就需要尊重孩子,在非原则问题上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孩子自己试着决定自己的一些事,因为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也许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参与或替代让孩子少走一些弯,但我们无法替代孩子的成长。对于我们赞同的事情,我们要尊重孩子;对于我们不赞同的,如果孩子选择了而且不会给孩子或者他人造成伤害,我们也应当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孩子的问题要认真地回答不要应付了事、心不在焉。

3 要平等交流,放下家长的架子。

随着社会知识的积累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孩子了解到的东西我们并不一定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们可能也无法理解甚至难以接受。在出现观念冲突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和我们“理论”,有些时候可能我们占不了上风,这时我们切忌拿出“老子的威风”――“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我们越是端出家长的架子跟孩子沟通就越容易出现问题,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去探讨,实现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 要善于倾听,注意沟通的方式。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与孩子沟通想顺利、有效,能否理解孩子的意思以及自己在沟通中带给孩子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沟通中家长要善于倾听,在倾听中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这样不仅在需要时能够给孩子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更加顺畅。当孩子跟您诉说时,在认真听的同时您也应当用有声语言、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给孩子适当反馈,让孩子感受到你很关心他,很重视他说的问题,比如“是吗”、“后来呢”“嗯”、拍拍孩子的肩膀、看着孩子点点头等。

亲子沟通是一个情感渗透其中的包括信息传递和接受的互动过程,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也需要有所调整。坐下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是更常用的一种直接沟通方式,但有些时候尤其亲子沟通出现矛盾和冲突时用这种方式可能就很难保证沟通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书信等间接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通过书信的方式把你的想法、看法以及为什么是这样告诉孩子。当然,如果你的确做得不对,也应当诚恳地向孩子道歉(记住,做错事时向孩子道歉不仅不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提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会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在书信中也不要忘了告诉孩子“妈妈、爸爸爱你!”“等待着你的回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书信之外,电子邮件、博客等也同样能在亲子沟通中派上用武之地。

5 平心静气地沟通,友善地传达信息。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沟通双方的冷静和理智,一个怒气冲冲或者悲痛欲绝的人都很难跟别人有效地沟通,更无法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作为家长,在跟孩子沟通时不要带着不良情绪,如果是一件事的确让你很生气、很恼火,那就先不要急着和孩子说清楚,而是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当自己平心静气的时候再和孩子去交流;当孩子带着某种不良情绪时也要先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然后再去沟通。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不管孩子的反应如何情绪化、不理智,父母都要注意友善地传达信息,不要因为孩子的情绪化也让自己情绪化,不要一气之下对孩子吼“你真是个混蛋!”、“我真是白养活你了!”这类的话。

6 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在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和高度来看问题,不要用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判断来衡量和要求孩子。当看到孩子因为一件我们眼中的“小事”伤心流泪时,应该意识到这件我们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来是件“大事”,要提醒自己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和高度来看这个问题,来体会孩子的体验和感受。

曾经有位母亲带着刚上中班的孩子去逛商场,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母亲觉得孩子一定喜欢。可是孩子没逛多久就闹着要走。母亲还要买东西,所以拉着孩子又逛了一会,后来孩子实在是不想逛了就哭了起来,没有办法母亲就蹲下身子来哄孩子。当这位母亲蹲下身子的那一刻她发现了一个让自己特别吃惊的问题――当她蹲下去和孩子一个高度的时候,视线快要被柜台挡完了,看到的只有在不断移动的腿和脚。那一刻那位母亲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逛这五颜六色的商场了,于是她抱起孩子快速地离开了商场。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成人意识为主导来看待孩子遇到的问题,而要蹲下身子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发现孩子的反应和自己的反应不一致时应该意识到并看一看是不是自己没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7 慎用批评、忌贴标签,不要对孩子的问题直接作出价值判断。

第4篇:亲子沟通方法范文

1、亲子沟通的成功经验,探讨青春期亲子沟通的有效策略。

2、引导家长转变家教观念,给孩子创设快乐、健康、民主的成长环境。

【活动准备】

1、制作活动课件。

2、排演小品如此沟通。

【活动过程】

活动热身

――沟通是说,是听,更是解读

师:活动开始前我已经让大家彼此认识和了解了,下面我想请大家介绍一下在活动开始前你所认识、了解的朋友。

生1:我想介绍对面的这位同学。他学习很好,体育不错,对人很真诚,性格活泼开朗。

师:这些信息都是他告诉你的吗?

生1:学习好、体育好是他告诉我的,待人真诚是我感觉到的,因为他说话时的眼神和语气都让我感觉到了他的真诚。

师:是他告诉你他幽默的吗?

生2:没有,是我与他谈话时感觉到的。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2:与他交谈时,我说参加这次活动我有些紧张,他马上朝我挤挤眼睛,耸耸肩,我一下就放松了。

师:也就是说,你们虽然没有很多的语言交流,但是你却对他的个性有所了解。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介绍后,我还想听听家长的互相介绍。

家长1:我想介绍一下坐在第二排欧阳刘建同学的母亲。从和她的交谈中,我感觉她是一个有爱心、有追求、有教育智慧的女性。她的儿子欧阳刘建是一个传说,之所以说是传说,是因为他非常优秀、成绩优异。我非常敬佩这位母亲。

师:陈英舟的父亲向欧阳刘建的母亲表达了敬佩之情,其他家长在交流中还有什么感受呢?

家长2:我是吴恬的母亲,在刚才的互动中我很高兴结识了夏韬的妈妈。她是一位热情、直爽的母亲,教育孩子非常用心。几年来她一直陪儿子学习绘画,如今她儿子的素描学得很好,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师:刚才几位同学与家长介绍了自己认识的伙伴,我想问一下被介绍的家长与同学,他们刚才所介绍的内容,你们是不是都对他们讲过?

生3:不是,有些内容我给他讲过,有些内容我没有说。

家长3:我前面的介绍很简单,可她介绍我时,却说得很具体,我很吃惊。

师:你们的相互介绍,有些内容是你们自己告诉对方的,有些内容你们自己没说,可是对方却从你们的神情、动作、语气中解读出来了。这说明沟通是说,是听,更是深入的解读,有时候听比说重要,而解读则比听和说更重要。

家长的苦恼――想说爱你不容易

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觉得与孩子的沟通是越来越容易了,还是越来越难了?我们做一个现场的小调查。觉得容易的家长请举手。

(无人举手)

师:无人举手,说明家长们碰到了共同的难题。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家庭教育工作的教师,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家长们有同感。下面我们一同来看一位家长的来信。

(老师朗读一位苦恼家长的来信)

师:在座的家长们,这样的苦恼你们有吗?

家长1:这位家长的苦恼我全有。孩子小的时候,我还没什么感觉。自从进入初中后,我明显地感觉到他与我的话少了,他都不愿意让我检查他的作业,特别是作文,生怕我发现他的秘密。我希望我们父子之间能有一种比较融洽、顺畅的沟通状态,但这个渠道在哪里?我很困惑。

希望仍在――有效进行亲子沟通

师:家长们的苦恼,是青春期亲子沟通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孩子这一时期的身心特点有关。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可以用“矛盾”一词来概括。此时孩子的内心存在很多矛盾,如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觉得孩子不容易亲近。这一时期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呢?我们看一段视频,看能否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播放视频春去秋来又一春片段)

师:看完这段视频,对老和尚教育小和尚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大家想说什么?

生1:老和尚用了角色互换的沟通方式,让小和尚体会被他虐待的小动物的痛苦,从而让小和尚明白关爱生命的道理。

师:这样的沟通方式,你的父母采用过吗?

生1:我妈曾经用过这种方式。我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表现不好,无论父母怎么骂都不见效,后来我妈妈就和我互换角色,让我做一天家长,她做一天小孩,让我体会家长的不容易。

师:问一下你的母亲,您是怎么想到用这个方法来教育儿子的?

家长1:我们对儿子采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见效后,我决定和他互换一下角色,让他感受一下家长的辛苦。他做父亲,我做孩子,我模仿他的一些行为,让他处理问题。他开始觉得很有趣,可是后来随着问题越来越多,他觉得有些辛苦了,更后游戏还没结束,他就要求停止了。我觉得通过这样的角色互换,他开始理解了我们父母的不容易,变得懂事了许多,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转变。

师:我很想知道孩子“撞墙”之后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2: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撞墙”比别人多很多,虽然当时很难过,甚至有些恨妈妈,但是我渐渐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也知道了怎样可以不再“撞墙”。通过这种让我亲身体验的方式,我更理解妈妈,更明白事理了,谢谢妈妈!

家长3:我平时教育孩子经常是给孩子讲道理,可是效果不好,看了这个视频,我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孩子本身没有体验,就是道理讲得再深刻,他们还是不能理解。今后我会少讲多做,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

师:谢谢!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除了用语言与孩子交流外,还可以用体验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对问题有所认识、感悟和理解。实践出真知,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游戏,进一步感悟亲子沟通的奥妙。

(通过游戏让家长与孩子感悟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孩子们戴上眼罩,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障,到达目的地)

师:请交换角色,家长戴上眼罩,孩子指引家长走。

(家长戴上眼罩,在孩子的引导下通过障,到达目的地)

师:做完了游戏,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妈妈在走的过程别依赖我,我说怎么走,她就怎么走。

师:你们走得很顺利,碰到妈妈走得不对的时候你怎么做呢?

生1:我就多说几次行走的方法,有时候还出手帮她。

师:请你妈妈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刚才这位家长谈了自己在盲行三个阶段的不同感受,这些感受对我们的亲子沟通有什么启示呢?

生1:我觉得父母与我沟通的时候,更好是采用种方法,在告诉我方法的同时更好能有具体的指导,这样我会更明白。

生2:我觉得第二种方法也不错,父母说的少,做的多,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为人处事的道理。

家长2:我感觉当我引导儿子的时候,儿子很信任我,但是当儿子引导我的时候,我却不太信任儿子,也许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吧。

家长3:在游戏过程中,虽然有些忐忑,但我不担心,我想这是因为信任对方的缘故吧。

家长4:我的感觉也差不多,但是我想再补充一点,我相信儿子不完全是因为信任,还有默契。因为在生活中,我会花很多时间陪儿子,所以彼此之间已经有了默契。可以说,默契与理解使我与儿子相处起来很融洽。

师:信任、理解是亲子沟通中非常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吗?

生3:我觉得还有耐心。在游戏过程中,妈妈非常耐心地告诉我如何走,有时候她会说很多次,直到我明白为止。我想如果妈妈平时也能这样与我沟通,我们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了。

师:有道理,我们来听听你妈妈的想法。

家长5:我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有时看儿子做事做不好,就会批评他,有时候还会动手。这个游戏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我想,与孩子沟通除了耐心外,尊重也很重要,只有尊重孩子,才会对孩子有耐心。

师:通过大家的交谈,我觉得亲子沟通中需要信任、鼓励、宽容、理解、耐心等,这是我们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前面的讨论让我们收获良多,那么碰到具体问题我们怎么处理呢?我出道题考考大家。

(两位学生表演亲子沟通小品)

师:大家觉得这对父子在沟通上有什么问题?

生1:我觉得这个爸爸很不尊重孩子,不仅用审问的口气问孩子的成绩,而且贬低孩子,这样让孩子很难受。

生2:我觉得这位父亲教育孩子缺少耐心,只关心成绩,不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

家长1:刚才这个小品的表演者之一是我的儿子,他们表演的这一幕在我们家经常出现。这个小品让我想到了许多,回去后我一定与孩子的父亲好好交流。

家长2:这个小品让我明白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如果做家长的只关注成绩,会让亲子沟通陷入死胡同。如果我们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感受、情绪,相信他们会乐意与我们沟通。

第5篇:亲子沟通方法范文

关键词:亲子沟通;留守儿童;安全感

一、问题的提出

留守儿童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出现。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教育问题日益严重,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其中包括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的丰富内涵。离开了农民,新农村就无从谈起,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谓培育新农民,就是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今天的留守儿童是明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关注留守儿童的今天就是关注新农村建设的未来。

安全感是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研究理论认为,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持久、更核心的一种家庭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儿童与父母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将会影响到儿童将来对社会关系的期望与反应,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因为父母常年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无疑会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二、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界定的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经商而留守在家,由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的小于16岁的孩子。本文调查的留守儿童主要处于8岁-16岁的年龄阶段。

第二,亲子沟通。亲子沟通指的是父母与子女彼此之间相互情感、交流意见及表达需求的行为。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将会影响到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以及儿童的学业成绩、心理问题。亲子沟通技巧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开放式沟通:亲子之间积极正向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尊重、同理、支持等。二是问题式沟通:亲子之间不能彼此的情感,多运用副向的沟通技巧,例如,批评、束缚、不支持对方的沟通方式。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及良性亲子互动模式的建立,在亲子沟通中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有更好的自我认同感及心理安全感,而与父母沟通不良的孩子更容易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那么,亲子沟通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的影响情况如何呢?结果如下。

我们将亲子沟通频率与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交互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在亲子沟通频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我们将亲子沟通方式与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交互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在亲子沟通方式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别(P

五、对策思考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更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即基本人际信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能有人性及价值的较充分的实现。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存在,其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多地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沟通的非面对面性等特点,父母无法给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合理的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正确认识角色规范。父母作为承担子女养育责任的社会成员,除了保证孩子所需的物质条件之外,还要给与孩子教育、亲情与心理上的安全感。留守儿童父母更多地考虑到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则重视不够。父母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沟通与交流、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第二,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的行为发展影响较大,但是如果父母由一方在家,则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在各方面都相对要小一些。因此,我们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更好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的存在与完整。而且,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母亲更好不要外出,在初中阶段父亲更好不要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就要加强亲子沟通。

参考文献:

1、卢会醒,张晓雪。中学单亲家庭子女安全感相关问题的研究[J]。时代教育,2008(7)。

2、李骊。友谊质量、师生关系对初中农村儿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8(5)。

3、曹中平,杨元花。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影响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8(7)。

4、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

5、雷雳等。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6)。

第6篇:亲子沟通方法范文

一、青少年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亲子沟通方式不当

首先,说教多,倾听少。许多父母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大半家长和子女交谈时都以家长自居,只顾自己畅所欲言,忽略子女的感受。其次,批评多,表扬少。子女在成长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子女犯错误时,还没等他说明具体情况,父母就不分青红皂白,一概用严厉的惩罚处之。而当子女在学习上有了进步或者好的行为表现父母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这种多批评、少表扬的沟通方式,已严重影响到子女的身心发展。

(二)亲子沟通内容狭窄

亲子之间在谈话内容上相对是比较狭窄的,父母仍然是以教导子女的行为处事为主,对于生理问题、与异性的交往问题以及喝酒、吸毒等敏感问题很少涉及。对于学生早恋问题,许多家长更是无计可施。

(三)亲子沟通时间缺少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心理特征上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渴望在自由、平等的气氛中同父母交流思想感情,不愿受到父母的忽视和压制,因而大多数的青少年乐于和同龄人交谈,而不愿意同父母谈心;再者,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两代人之间,代沟差异的日益明显,青少年存在着同父母沟通理解上的、观念认识偏差上的障碍。

(四)亲子沟通时机不当

一些家长面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即使与子女沟通,许多家长也不懂得把握和子女交谈的时机。

二、解决措施及效果

由于以上原因所造成的青少年学生存在厌学、吸烟甚至暴力等问题在班级里屡屡出现,以前每每遇上这样的事,我一方面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方面给家长打电话通知家长。可是后来我发现,简单的通知家长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引起了大多数学生对我的不满与敌视。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摸索,我终于明白,虽然我的初衷是希望家长能够与老师一起教育好学生,但实际上大多数家长遇上这种事往往都失去理智,对孩子并非耐心开导,而是非打即骂,非但没有在思想上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引发对家长及老师的敌视情绪,使得学生即使承认错误也只是口头应付,甚至使有些学生在遭遇家长打骂时离家出走,引起更严重的问题。对此,我苦思冥想,力争找到一条解决学校与家庭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出。

(一)转变观念,平等相处,提高父母素质,改善沟通方式

(二)丰富沟通内容,增进理解

父母在与子女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应当抛弃居高临下的态度,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情感等。与此同时,父母应学会耐心倾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许多事情、体验的许多情感,父母或许觉得不“稀奇”,甚至觉得幼稚、乏味,但如果因此不愿意耐心倾听,就会影响亲子关系。

(三)亲子共同活动,增加沟通时间

父母应与子女共同活动,共享欢乐,增进亲子感情。父母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子女在一起。因为沟通交流是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而只有建立在理解信任基础上的亲子关系才可能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提高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理性控制情绪,把握沟通时机

第7篇:亲子沟通方法范文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持续不断的爱的陪伴,而更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亲子沟通。良好而有效的亲子沟通,能使亲子间的感情更为融洽,也更有利于宝宝的成长。爸妈如何与宝宝保持良好的沟通呢?有些技巧会帮助您哦!

亲子沟通的3重境界

有专家认为亲子沟通有3境界:

境界:蹲下来跟宝宝说话。

因为只有“蹲下来”,才能更清楚地听到宝宝说的每一句话,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同时也能让宝宝感觉到自己和父母之间是平等的。虽然“蹲下来”只是一个肢体动作,但它反映出的是一种对宝宝真正的尊重,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是父母教育理念的一种转变。

第二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现实生活中,大人们也总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如:被领导批评、被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些不愉快会使我们心烦气燥或者神情抑郁。同样,当着别的小朋友的面批评宝宝,或者强迫宝宝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宝宝也会不高兴、郁闷。因此,爸妈要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位思考在人际沟通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它的深含义就是理解。

这三境界,其实都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熟知的,但是,在进行亲子沟通的时候,我们往往因为血缘关系而不自觉地忽略了这些常用的沟通方式。如果把亲子关系看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用尊重、信任、理解的心态来对待宝宝,那么亲子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亲子良性沟通三关键

要形成良好的亲子沟通,以下几点很重要。

Keys1:明确沟通的内容

1沟通不等同于一般的聊天。聊天相对随意,也不用挑选话题、内容。常听到家长问宝宝:“今天幼儿园吃的什么午点啊?”“今天老师有没有表扬你啊?”等等。而沟通应该是有一定主题和内容的,比如:老师和家长反映宝宝在幼儿园不太合群或者活动中注意力不能集中,那家长就应该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宝宝进行沟通,以改变这种状况。

2关注宝宝的喜好,增强沟通的效果。父母有父母的喜好,宝宝有宝宝的喜好,如果父母能主动了解关注宝宝的喜好,并适时加入到与宝宝的沟通中,如:他喜欢吃的甜品,爱看的动画片,喜欢玩的玩具,喜欢听的故事等等,对于促进亲子间的关系、改善宝宝的行为模式会有很大的帮助。

Keys2: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和场合

有许多父母喜欢选择在接送宝宝的上、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间、宝宝晚上临睡觉前等时机和宝宝交流沟通,然而,这些时间和场合都不是合适的亲子沟通时机。接送宝宝的上,或开车或坐车或走,要么需要集中注意力,要么周围环境比较嘈杂,都不利于交流;在宝宝吃饭的时候和他沟通,与幼儿园要求的专心吃饭原则相违背,不利于宝宝好习惯的养成;睡觉前,宝宝的情绪应该是愉悦的,相对平静的,这个时间交流不利于宝宝的睡眠。

爸妈应该抽出一个相对集中和固定的时间与宝宝沟通。比如:每天晚上陪宝宝一起玩游戏、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是每个周末陪宝宝一起运动、散步的时候……因为“专时专用”时间长了,既能在父母和宝宝之间形成一个良好沟通的习惯,又能让宝宝觉得父母对他足够尊重和重视,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

Keys3:学习沟通方法和技巧

1认真专注地倾听宝宝说话,而且更好是“立刻”。

因为当宝宝主动与你沟通时,你一边看电视剧或者一边看报纸一边听,一次、两次、三次,你就会传递给宝宝这样一个信息:我的妈妈或爸爸并不太在意我说的是什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关注别人说的什么,那么他为什么要关注你说了什么呢?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慢慢地失去和你沟通的兴趣。因此,在宝宝和你谈话时,你不能分散注意力,要专注,如果还能够及时提问,那么效果会更好。因为宝宝会觉得他受到了关注,还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设身处地站在宝宝的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

当宝宝和您讲述在幼儿园里的不开心时,即使在您听来似乎是很幼稚的理由,也不要简单地认为没什么,而是要站在宝宝的角度,这样才会更好地理解宝宝的感受。毕竟他们也不想幼稚,不想犯错,不想打碎花瓶……有些时候实在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有限。

3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示对宝宝的关注,对宝宝说的话有兴趣。

比如:爸妈看着他的眼睛,或者是拍拍他的肩膀,或者停下手里正在做的事,或者蹲下身子,保持和宝宝的眼神接触是平视的,等等。这些表情和肢体语言都传达着:爸妈在关注宝宝,认真倾听宝宝的谈话。这种信息会鼓励宝宝继续说下去。

4与宝宝沟通时不要用贬低宝宝的话。

宝宝的世界与想法和大人是不同的,尤其当宝宝很认真地告诉你什么时,你轻蔑或不相信的态度只会伤害宝宝,甚至让宝宝以后也不会再跟你谈了。严重者还会对宝宝自信心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而童年形成的自我价值将会延续到成年的发展,从小缺乏自信心,将会使宝宝的人格无法朝向健康而完整的方向发展。

5沟通中停止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和尚念经般”的重复。

沟通不是说教,父母不要总是在沟通的同时不忘说教。纽约一所的家庭教育专家多瑞恩・米勒这样说,“在学校和家里,学龄期的宝宝们都已经厌倦了集中注意力去听你对他的谆谆教导,他们更愿意自己决定该听些什么”。所以父母在与宝宝沟通时要仔细思考该如何把你要传递的信息传递给他,从而避免你们之间的无效交流,也防止宝宝对你的话“置若罔闻”。

再喜欢吃的东西,总吃也会腻,所以父母在沟通中还要减少重复。不停地重复同样的话,只会增加宝宝的厌烦,让宝宝习惯于直到你说到一定的遍数时才对你的话有所回应。所以,即使同样的话,也要改变所用的语气、文字和说话时的态度,只有这样,宝宝才会有可能愿意听你说的话,并且按照你的话去做。

6沟通中父母主动自己的感受。

全家一起到外面吃饭回来,一起逛街归来,一起游玩回来……父母不妨主动与宝宝自己的心情、感受以及对事情的看法,这样宝宝当然也就比较容易毫无拘束地说出他的心里话,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感受与看法。

第8篇:亲子沟通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同伴;性话题沟通

同伴沟通是指同龄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同伴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中学生时期,由于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性教育过程中发生角色失灵现象,同辈群体在此时期比父母更有影响力。同伴之间的性话题沟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对象和方法

方法:采用自编中学生同伴性话题沟通问卷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正式问卷共发出了600份,剔除回答不完整、有明显反应倾向的问卷,再根据测谎题去掉废卷(4道测谎题有三道答错则认为其问卷作废),剩余445份有效问卷。

二、结果

(一)中学生同伴间性话题沟通总体及各维度的特点

1、中学生同伴间性话题沟通特点及各维度的总体特征

中学生同伴间性话题沟通特点在总量表及各维度的总体测试结果显示:中学生同伴间性话题沟通在各维度上的沟通得分依次为:沟通状况沟通态度沟通内容沟通动机,其中沟通状况维度均数更高,而沟通动机维度的均数水平要明显低于其他几个维度的均数水平。

2、中学生同伴间性话题沟通总体及各维度的方差分析结果

(三)中学生同伴性话题沟通在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上结果与分析

1、不同性质学校的中学生在同伴间性话题沟通及各维度的总体测试结果

在同伴间性话题沟通方面,普通中学的学生在总体沟通上的平均分均要高于职业中学的学生,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3、 3593、 259、F=2.069)。在各个维度上存在的差异相同,都表现为普通中学的学生在具体维度上的沟通水平均高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并且在沟通内容和沟通状况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职业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在沟通内容维度与沟通状况维度上的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在沟通内容维度与沟通状况维度上表现出极显著的学校差异,因此采用多重比较法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普通中学的中学生在同伴间性话题沟通内容维度(F=5、 741)与沟通状况维度(F=6.440)上均显著好于职业中学的中学生。

(四)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在中学生同伴间性话题沟通上的存在的差异分析

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在同伴间性话题沟通总体上及在沟通内容、沟通状况和沟通态度维度上存在的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为:在沟通内容、沟通状况及总体沟通上,父亲学历为及以上的中学生沟通要好于学历为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而父亲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沟通态度维度上也存在的差异为:父亲受教育水平为及以上学历的中学生在沟通态度上明显好于父亲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学历的中学生,而与另外2个受教育水平差异不显著。

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在同伴间性话题沟通总体上及在沟通内容、沟通状况上存在的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为:在沟通状况及总体沟通上,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及以上学历的中学生在沟通上明显好于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学历和小学及以下的中学生,而与母亲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沟通内容维度上也存在的差异为:母亲学历为及以上和高中的中学生沟通均要好于学历为初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而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及以上与高中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三、讨论

第9篇:亲子沟通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 G610 〔文献标识码〕 A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搞好亲子关系,做好有效的亲子沟通,对幼儿早期性格的形成、各种能力习惯的培养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帮助幼儿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按照我国多数的家庭情况,这种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即看护人与幼儿之间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 “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幼儿早期性格、各种能力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亲子教育强调父母和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地沟通。

二、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十分复杂与微妙,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能增进亲子沟通,促使子女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呢?

1、 自身的提高。幼儿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幼儿的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为人父人母,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的修养。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影响亲子的关系,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更倾向用理性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很少粗暴地对待幼儿。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2、转变态度。不良的亲子关系一般是由于父母对幼儿错误的认识造成的,错误的认识务必导致父母对幼儿的态度异常,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家长说话做事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去想,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获得幼儿的尊重和信任。父母和幼儿是两个个体,两者有不同的思维,父母一般是强势思维,所以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幼儿。

3、亲子沟通。要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建议每周沟通两到三次,每次沟通一至两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用十五分钟和幼儿说说当天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心事是十分必要的。沟通的内容可以事先设计,也可以随机。沟通时,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鼓励幼儿毫无顾虑地表达,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从而形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三、亲子游戏

为了消除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隔膜,有效地增进亲子沟通,还可以尝试做一些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是亲子教育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0岁到5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而成的,不但可以促进幼儿身体成长,而且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良好的情绪。亲子游戏是教育幼儿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人和幼儿的一种交往方式,有助于亲子沟通,密切亲子关系。

1、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遵守游戏规则,不要耍赖。玩完了要自己收拾玩具,物归原处;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不能没完没了地玩,更不能玩得忘了吃饭和睡觉。

2、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如三四岁的幼儿离不开玩具,家长选择玩具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可以让幼儿自造玩具和自找玩具,这样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智力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注学生 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1009-5349(2014)08-0144-02

学前教育专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注,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淡化学科,强化专注,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注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注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注知识解决专注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注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注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更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注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注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注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注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注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注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注的一门专注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注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2)课程难点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建立健全评价学前教育专注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注重考核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表现,又注重小组合作;既注重实践训练,又注重价值体验。笔试题型新颖,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总评=平时考核(40%)+期末考试(60%)的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书面作业(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践训练(小组案例谈论、小组学生演示);期末考试指笔试测试,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练。应用型学前教育专注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11)。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2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更初的个性倾向与态度开始形成等等。对于学前期的儿童,其心理发展又有具体的特征体现。4岁的幼儿时期又称学前期。此时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具体性、不随意性(无意性):主导地位,行为调控能力、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有意性)、想象能力、高级情感等也在逐步发展。

1、心理活动及行为调控能力逐渐增强。5一6岁的幼儿较3一5岁的幼儿能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能更好地控制和调}了白己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所以能接受成人的教育,改正一些不正确的语言和行为。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范围已很广阔,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是增长知识的好时机。抽象逻辑思维和数的概念都开始有一定的发展,想象力也进一步发展,但以无意想象为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在正确的教育卜也发展起来。意志也有一定的发展,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

2、无意注意高度发展,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学前期儿童的无意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高度发展,因此注意力易转移,有意注怠也逐步形成,开始独立组织、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的识记和追忆能力逐步发展,能运用一些识记方法,记忆的持久性也进一步发展,但精确性不足。

3、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井需要培养。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幼儿期是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它已经开始超脱现实,在记忆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但它还没有能够深入现实,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即想象无预定目的,需要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土题不稳定,内容比较零散:3-5岁的儿童只满足于想象的过程,而5-6岁的儿童就不一样了,例如:听故事,人班儿童对听过的故事不感兴趣,而小班则不然,他们对“小兔乖乖”、“拔萝卜”等故事百听不厌。到了人班,幼儿不仅仅满足想象的过程,开始追求想象的结果。

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日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土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土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但总的来说,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还是很低的。

幼儿的有意想象是需要培养的。成人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儿童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积极想象。例如对于人班儿童,老师可以发给他们一张画着很多圆圈的纸,请他们把这些圆圈改画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图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有意想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另外,按土题讲故事和编故事结尾,也是发展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的好方法。

4、高级情感开始发展。学前儿童的高级情感土要有:道德感、美感及理智感。道德感是由白己或别人的举动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儿童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不但关心白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例如,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的美的体验,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幼儿初期仍然土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比如,对拖着长鼻涕的样子感到厌恶,对于衣物玩具摆放整齐产生快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体育游戏 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体育 儿童心理

1、儿童心理发展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2、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体育与心理是两个不同却密切相联的概念。体育运动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对于学前儿童起的作用更大。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儿童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成为他一切行为的基础,学前儿童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肯定程度,对其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极为重要。如通过对学前儿童进行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增强学前儿童的竞争意识、独立表现意识、群体意识等。同时在体育运动的带动下,学前儿童也会产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还可以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3、儿童体育游戏应注意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原则

由于儿童注意力特征,对其进行教育训练要具有一些方法和原则。家长老师要利用儿童不随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不断变换刺激的方式,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儿童注意的中心常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因此较长时间的活动训练尽量避免。儿童的注意范围狭窄,教师在训练的单位时间内不能呈现多个刺激。加强示范,示范想要儿童做的活动,并且用语言提示,以多种感觉方式将要做的活动展现在他们眼前,这样有助于儿童知道让他们集中注意的信息。使用奖励法,既用词语称赞或其他强化刺激增加所希望的注意行为出现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希望的注意反映出现后,要立即给予奖励。

4、体育游戏对儿童具有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体育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品质。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游戏者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体育游戏以它特有的趣味性使他们愉快地、心甘情愿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大部分的学龄前儿童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在游戏中,大多数儿童则能专心致志,表现得很耐心和细致。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提高儿童的有意行为并逐渐巩固起来,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品质。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它不仅能促进骨骼肌肉的功能得到改善,锻炼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还有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因为体育游戏中的内容能使儿童的全身各器官系统都得到了活动,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体格,端正的体态,游戏过程中总伴随快乐和满足的情感,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和享受,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南京师范出版社,2003、

[4]王玉珠,方秋丽,孟宪菊。从素质教育的视角谈幼儿体育教育[N]。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5]雍世仁,张亚平。体育游戏与快乐体育跚[N]。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4):92-96、

[7]彭玫,李海燕。兴趣对培养儿童体育能力和习惯的影响[N]。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音乐教学;儿童心理发展

一、音乐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已有分析表明,音乐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即使是动物、植物优美的音乐环境中,其生长也更好。对儿童来说,音乐活动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方法。音乐教学更大的特点便是具有娱乐性,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符合他们的爱美、爱动、爱玩、爱唱等特点,容易被他们接受。能够引导儿童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所以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熏陶(长期受到好的影响)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本领。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1、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本领的发展,都是从低级阶段逐渐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个整个过程。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模糊地感知事物的整体,不可以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发现它们之间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更大的一个特点便是不稳定、不长期,容易被其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分散了注意力,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小学生的记忆更初仍以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不可以对事物进行精细加工。

2、儿童心理特点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1)自我意识与音乐兴趣的关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更好的教师”。拥有良好地音乐兴趣,音乐的学习就会变得更有趣,音乐的学习也就更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整个过程和本性心理两相当多,本性心理主要包括了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而兴趣属于个体本性心理的倾向性。本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和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系统,所以,有分析者认为,自我意识是本性的核心成分。

三、音乐教学中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

1、在音乐教育中发展本性、增强自信

不一样的学生本领是有差别的,有的学习综合能力比力好,有的运动本领比力好,有的音乐本领比力好。在许多学校中,学习以外的科目都得不到充实的重视,就像体育、音乐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其他本领的发展,无法使学生本性全部健康地发展。所以,在音乐教育中,老师可以开展各类比赛活动,变更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充实发挥学生的音乐天赋。

2、在音乐教学中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差别性,学生发展的速度是不屈衡的。学生心理发展各阶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每个阶段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机能成熟的早晚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音乐的教学中,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使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老师要做到:关心体贴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注重反馈;赐与学生诚挚的激发勉励;根据不一样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这样,才气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在音乐学习中教育学生的创造性

4、在乐器训练中教育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十分好的协作精神

教学生学习合作,教育学生十分好的人际关系,是现在学校一定完成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音乐教学中,借助器乐进课堂这一教学载体,有意识的开展器乐演奏训练,在训练中,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熬炼,受到教育,教育学生的意志和良好人际关系,协作精神。

器乐的训练方便于培养耐心,熬炼学生坚强的毅力。器乐学习,不光要求音高、节奏等方面的正确无误,对乐谱上所标的各种标记术语准确表现;更要在音乐风格及感情、意境等方面表达细致,丝丝入扣。为了达到要求,必要不停克服种种困难,战胜生理上的疲乏和心理上的烦躁,从而让毅力得到熬炼和培养。乐器齐奏时要求学生心灵相通,节奏统一,动作整齐,这样才会奏出悦耳的乐曲。乐器合奏、轮奏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让他们认识到:为有齐心协力才气奏出悦耳的曲调,为有团结一致才气达到共同的目标。

参考文献: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5

徐莉琳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了兴趣,儿童对音乐的爱好更多是感性面的。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往往因为多变的兴趣爱好

而缺乏自控力,导致学习内容不稳定。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注重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儿童;心理发展;教育

童年是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儿童时期德、智、体、

美的培养与学习,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今

的大部分家长,过分的看重所谓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了音乐、体

育、美术等课程的重要性。笔者现就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心理发

展的特点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谈谈自

己的看法。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因,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会激发

趣爱好和好奇心会随着比较枯燥的音乐学习的进行而慢慢消失,

这就说明儿童对事物积极主动的认知能力有限,缺乏理性的判

断,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种驱使儿童学习音乐的内

在动力也会慢慢消失。

(二)儿童对音乐学习的爱好更多是感性次的认识

起初,儿童对歌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面,他们

只是感性的喜欢其所接触的音乐,对于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和精神

面的感知知之甚少,可能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某个旋律所以就

对某支曲目甚是喜好,也或许不喜欢某个旋律而一直学不会某个

曲目,通常情况下,儿童都是凭借记忆反复模仿,而不能像成人

那样,对音乐作品的实质含义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多变的兴趣爱好和缺乏自控力,导致学习内容不稳定

由于儿童易变的兴趣爱好和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原因导致学

习兴趣的多变,加以现今多媒体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音乐对儿童

选择音乐学习的形式造成了困惑,比如许多成年人的不适合儿童

学习的流行音乐,如果家长不加辨别的让儿童学习,则会对儿童

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

(一)音乐理论教学应当激发儿童的兴趣。由于儿童心理发

展不成熟,对事物的喜好易变。有时候家长或者老师一句表扬或

赞美就能引发儿童对某种音乐的喜好,但是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

正确引导的话,儿童的爱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兴趣。作为

学习音乐的基础的音乐理论课程如果不能激发儿童的兴趣爱好

的话,那么对于儿童学习音乐课程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

儿童音乐理论教学中应加入生动活泼的小游戏、制作小模型以及

儿童相互之间的互动,教师应当创作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不断激

发引导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小学儿童学习能力很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由于

小学儿童还缺乏成年人对事物优劣、好坏的辨别能力,所以儿童

容易受到不良音乐的误导,儿童的心理如果优秀的事物不去占领

就会被糟粕填充,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灌输积极、

健康、向上的思想,学习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优秀曲目儿歌等。我

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作品,对儿童的音乐

教学中应将各民族优秀的音乐作为音乐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民族

音乐能够使学生热爱和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儿童民族意识

和爱国情操。学习反映热爱集体、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音乐能

够引导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儿童由于心理智力发

育的不成熟,使得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不丰富联想能力较差,在针

对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拓宽儿童的想象空间,使儿童的思维灵活性得到强化,从而使儿

童逐步具备独特的创造性,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的想象力,

能够进一步提高儿童对音乐实质内容的感知。引导儿童学会在实

践中、在游戏中提出新想法,提高儿童的创作能力。要儿童多参

加关于音乐方面的活动,通过实践使儿童把实践和自己的想象力

相结合,使儿童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儿童团队协作能力。儿童在成长过

程中比较注重自我,对于团队协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儿童在集体

中往往喜欢表现自己,从而造成对其他人的忽视。注重对儿童团

队合作思想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是当前儿童教育必须完

成的一门课程,而要想培养儿童协作精神,需要有意识地表演与

音乐有关的情景剧、开展团体演出活动,使学生在训练中增强团

结合作意识。为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要借助器乐训练这一教

学载体,有意识的开展团体器乐演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队

合作互相配合的意识。但是如何在器乐合奏练习的同时中培养学

生的合作呢?团体演奏的训练、演出,课堂上的合唱、多种器乐

配合演奏指导,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手段之一。要始终让儿童

认识到: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团结一致才能

演奏出好的曲调。

特征要求针对儿童的音乐教育要有独特性。儿童对新事物的兴趣

爱好不能持久、对音乐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以及缺乏自控力,导

致学习内容不稳定的心理特点,在儿童音乐教育中要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不可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模式。要针对儿童不同的心

理特点和不同儿童的个体差异,创造性的开发不同的教学课程、

方法、模式,注重不断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健康的心

理状态,注重对儿童协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开发,使得音乐教育

成为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李红等著。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与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

出版社,2004、

[2]孙志梅著。音乐欣赏与和谐人格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

育,2004-2,143:20、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更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更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更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更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给小伙伴,在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更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7

关键词:儿童发展;发展理论;发展性特征;研究

儿童发展研究的现代领域起源于遥远的过去,从在西方中世纪时,儿童被视为预先成熟的小型成人,到现在儿童被视为是“未来的资源”、“有能力的主体”。儿童具有发展性,儿童是一个全面发展、正在发展的个体。目前,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目标,作为教师必须从日益知识化、科学化、智能化、审美化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看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何等的重要。缺乏全面发展的观念,甚至忽视全面发展,都不能培养和造就出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对搞好各级各类教育十分重要,现代幼儿教师应树立全面发展全程发展的教育观,使幼儿园教育成为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过程。教育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2]同样也要促进个体的发展,发展性是现代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的理论

关于发展方面的大量信息来源于大量跨学科的研究,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此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关于个体的发展领域至今已经成为一个汇集众多学科的大熔炉,并逐步提出了关于人的全程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一些理论学说。

(一)弗洛伊德的理论

(二)艾里克森的理论

艾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理论认为,儿童的社会经历并不会导致自我在本我欲求与超我约束之间的矛盾,自我也是人格发展中的积极力量,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个体都需要获得对社会积极参与的态度和有所贡献的技能。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统一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的心理社会冲突将决定个体每个阶段的发展结果,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适应不良的,儿童正常的发展必须从各自文化独特的生存状态出发来加以解释。人生全程是连续不断的人格发展历程。个体出生以后与社会环境接触互动而成长,在调试自我,克服发展危机中获得个体的自我成长。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四)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五)赞科夫的“教育促发展”理论

二、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表现为相互制约与促进,这具体体现为:首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从关系。儿童的发展是主,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为儿童发展服务的;其次,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儿童的发展是源于人类本性的发展目的实现过程,而教育则仅仅是实现发展的特殊手段,其特殊性,恰恰表现于教育人员的专注性、教育场地和设施的固定性、教育活动的计划性、教育目标的明确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确定性、教育周期的稳定性,都是以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性认识为基础的,它要求教育要遵循并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与同样能够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遗传素质、家庭生活背景和一般性的社会人文地理环境等相比较,教育的影响力量更强大,更具有决定性。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发展应当成为教育过程的基本功能。

三、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行为策略

(一)教育目标确定的终身性

(二)教育内容组织的差异性

(三)教育方法选择的协作性

教育交往是协作发展的主要形式。教育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它是指在教育情境中师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8]教育交往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教育交往的质量如何,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目标要求,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效果,而且对儿童主体性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交往,儿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通过教育交往,拓展了儿童个性的发展空间;通过教育交往,儿童的创造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儿童主体性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交往,教师教育中应特别关注儿童在相互交往中的协作发展。良好的教育交往应该具有的特点是:坚持沟通和对话、关怀人性和个性、主张民主与参与、引发竞争与合作、支持探究与创新。教师应该把这些特点作为自己教育行为设计的基本取向,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四)教育过程实施的实践性

(五)教育评价的多样性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更终目标,教育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教育目标。因此,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决定了教育评价趋向的多样性。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对儿童身体发展方面的评价,还要关注对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评价,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发展的评价,还要关注对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评价,包括对模仿动作的理解、组合、协调等方面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对儿童能力方面的评价,包括领会、转换、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等方面的评价,还要关注对儿童意向发展方面的评价,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评价,更要关注对儿童个性特征发展方面的评价,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教育评价趋向的多样性,为教育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保证。(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第2版88页

[6]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8页。

[7]马健生。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5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8

关键词:儿童绘画;发展;教育

一、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

二、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研究

三、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特点的关系

皮亚杰的心理学发展理论为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孔起英将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是一致的,个体绘画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不影响总的发展趋势,而且研究还表明了儿童智慧的发展对儿童绘画发展的影响。儿童绘画发展理论还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拉文格的自我发展阶段存在发展顺序的相关性。如果不理解早期表征发展阶段支配儿童绘画的规律,就会误读儿童绘画作品及其中的情感内容。研究者发现,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儿童绘画所包含的信息需要结合儿童的发展阶段及其他信息来考虑。

四、加德纳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担任ProjectZero研究所执行主席,其通过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从符系统、知觉、感受等多项艺术能力发展的角度,研究得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并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进行了系统介绍,将儿童的发展阶段用“U”曲线的方式表现出来。5—6岁儿童绘画作品独创性和自由性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接着到了8—11岁,儿童绘画作品的创作性达到了低谷,过了这个阶段,儿童绘画的独创性又重现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加德纳认为,在学前阶段具有创作高峰期的儿童,在此后的发展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表现技术支持,并且局泥于写实创作,其作画的创造性很难再有进步,就呈现出L型的发展轨迹。但一些天才儿童例外,还是会再达到绘画创作的高峰期。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9

关键词: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更近发展区

皮亚杰和维果斯基是发展心理学历史上两位很重要的人物,两位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了同一问题,即儿童发展。尽管两人的观点存在分歧,但是其实他们的理论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似乎永远不会相遇,实际上却是一体的。本文从二者观点互补和融合的可能性出发,探讨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引导儿童的发展。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儿童的认识结构更初是一种遗传性的认识“图式”,随着儿童在生长中不断与周围环境接触,便产生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联系,这时,儿童认识的发展表现为主体认识结构与客体的平衡。原有的认识结构或者同化作用吸收了客体提供的新信息,把客体纳入主体,取得了二者的平衡,获得新知识;或者在主体不能容纳客体时,便通过顺应作用,对主体的认识结构作自我调节来符合客体,求得主体与客体的平衡,取得新的认识结构。所以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4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发展的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阶段都是一个整体;阶段与阶段不是量的差异,而是质的差异;前后阶段不能互换,每一个阶段思维的发展都是在前一阶段思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皮亚杰认为,在人类个体发展中,“认知结构背后的推动力量”是平衡,即由生物力量驱动的认知结构与环境之间的更优化的适应程度,发展的核心过程不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他认为要依据儿童心理结构,按照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与教学活动,激发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他过于强调认知阶段中个体的门发成熟作用,但却忽视了儿童中成人的教育作用。

二、“更近发展区”对皮亚杰认知理论的补充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更近发展区”能有效的补充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更近发展区主要是在成人帮助下,成人根据儿童活动的反应对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做出评估,从而了解儿童发展的水平,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维果茨基在“更近发展区”理论中强调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影响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以及智力活动特征;第二,教学必须在发展的前面创造更近发展区。更近发展区是由教育创造的,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是山教学动态决定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因此他强调教学的更佳期,不仅要注意教学的更低界限,即儿童已经能够独立做到一切,也要注意教学的更高界限,即不能超出儿童的更近发展区,也就是教师要把握教学的更佳时期。

不同儿童现有的能力和潜能之间的关系并不相同,儿童的发展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更近发展区的潜能有多大,这是教育实践中需要探索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儿童能够在成人或者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一项在独立操作时无法完成的任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给予儿童这种帮助,挖掘儿童进一步发展的潜能。

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由于每个儿童都是在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下长大的,由此自身已有经验水平也不同,从而导致他们认知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因此教师对每个儿童教育前,都必须有意识地去了解儿童所处的家庭背景状况,了解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程度,以及儿童自身形成经验怎么样,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针对性的对每个儿童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否则缺少教师的合理引导、支持和相应的知识铺垫,儿童的心理机能只能在原有经验中徘徊。维果茨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在于训练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干激发、形成正处于成熟过程中而又未完成成熟的心理机能,因此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所以教学活动不是让儿童简单重复已有经验,而是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在儿童已有经验发展的水平上,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帮助儿童整理和提升已有经验,超越他们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样儿童才能真正拓展经验,有所收获。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10

一、早期儿童研究:彰显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维果茨基则对皮亚杰形成了有力的挑战,他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在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上,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经验的教学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他反对皮亚杰把发展看作是纯粹建立在成熟机能上的儿童的内部心理过程,他认为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即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这意味着采用适当的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维果茨基理论的教育启示在于,他人在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儿童通过与更有能力的人一父母、教师及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形成知识、态度和思想。提倡社会本位的教育观念可以从维果茨基的上述思想中找到心理学依据。这种观念认为,既然教学是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教学就应向儿童传递他们所处的文化中对他们更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要主动地去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发展。

其实,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同时又有相互补充的效用。我们应认识到,学前教育既要在顺应儿童自由成长的基础上来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又要有效地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符合社会需要的轨道上来,要通过让儿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我国不少学前教育在价值追求上的实然状态:知识本位和“学习取向”

经历了从注重养护为主的学前家庭教育到养护与教育并重的学前公共教育的转变,学前教育注重给儿童提供一种有利于其精神、道德、智力和体力健全发展的教育”。同时对于这样的教育也需注意:在学前阶段,重要的是,智力教育应以培养对当前环境的观察和口头表达为基础。尽管必须排除这种教育中的正规指导,但可能的话,从5岁起,只要儿童显示出充分的成熟和兴趣,可以把将在学校中学习的技能用图解形式或用组织具体情境的形式介绍给儿童”。w可见,尽管学习是学前教育的任务之一,但应尽量避免正规化的教育指导,而应通过‘图解”的直观形式或情境化”的活动形式来进行。学习目的并不在于掌握多少具体知识,而在于培养观察、口头表达等感觉经验,更终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然而,当前不少幼儿园教育在打着‘早期经验重要”的旗下,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要求下,在商业大潮的经济利益驱动中,猫准阅读、识字、外语、算术等各门科学技艺,以儿童能背多少首诗、能识多少字、能说多少英语单词、能进行多少算术运算等作为衡量儿童成长的标准。显然,这种学前教育被窄化为了学前学习”,其重心不是集中在儿童自由活泼的成长与发展上,而是集中在成人意欲向儿童灌输的种种知识”技能”和本领”上。可见,知识本位和学习取向”成了我国当前许多幼儿园教育在价值追求上的明显表现,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成为它们追求的主要目的,忽视了儿童的情感、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等需要,尤其是压抑了儿童天性的舒展,成为一种与儿童的天性作对”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集中表现为幼儿园小学化”过早教育”过度教育”等倾向。

三、学前教育的价值诉求:保存儿童天性、丰富儿童个性的发展取向

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种社会与文化过程,它不会在远离其他儿童、成人以及生活环境的情况下发生,而是在其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儿童自身不仅具有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而且也有接受他人指导的受教育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不仅要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的自主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教学指导,为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机会,促进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及其社会性的发展。今天,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把人的早期发展看作是人的天性和养育之间相互关联的复杂共舞过程。正是由于学前期儿童发展的这种复杂性,使我们在人为地养育方面尤其要格外小心。人为加速学前儿童的发展存在诸多风险和困难。事实证明,这种风险很容易转化为对儿童的损害。泯灭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又何来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呢?与其冒险对学前儿童期这块如同未开垦的处女地进行过早的发展施肥,不如保持其‘自然的肥力”,即生长的潜力。过度施肥,反而会抑制其自然生长的潜力。

我们对学前教育的价值诉求可作如下的表述:学前教育应着力关注幼童发展的独特需要和兴趣,以尊重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为主旨,并加以适宜的引导和规劝,从而完善其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不难看出,这一表述更多地倾向于儿童的立场,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价值选择,以尊重幼儿天性、发展幼儿个性为主要价值取向。对于当前的国内学前教育,偏倾于儿童的立场、侧重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儿童天性舒展的价值诉求不仅是急现实之需,而且也是满足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必经之途。

四、教学应对:基于学前教育的应然价值诉求

学前教育的价值诉求还只是一种理论追问,要将之转换为行动,则需要有与之呼应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达成一定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开展教学活动的计策和谋略。在特定教学活动中,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7]在侧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天性的自由舒展的价值诉求下,学前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儿童整体人格的养成,注意激发和丰富儿童的感觉经验和生活体验,凸显对儿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和提升,顺势利导儿童成为保存自由天性、具有丰富个性和初步社会性的主体性存在。为此,需要以下学前教学应对策略:

(一)整合化策略

其次,教学内容的整合化。一方面是就内容本身的整合而言,即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儿童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选取儿童感兴趣的主题,以此为中心融合各学科内容,在各种知识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整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个性与社会性、情感与认知的整体性发展,突出整合化内容策略在培养情感与认知均衡的健全人格方面的价值。尤其是针对当前学前教学中的智育的偏向,整合化策略更多立足于儿童的需要和个性的发展,同时有机融入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对儿童的需求,体现侧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天性自由舒展的、着眼于儿童整体人格养成的价值诉求。

(二)扎根幼儿生活世界的教学策略

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蕴涵丰富的人的意义的本源性世界,是科学的根基与源泉。在生活世界中,人才能获得完全的内在的自由。幼儿的生活世界同样是满含着儿童意义和价值的源初世界,是幼儿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也是幼儿可以自由想像、探索、创造的生存环境。然而,现实的许多学前教学却总是以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儿童的发展,以成人的生活特性和需要来取代儿童的独特生活,儿童成为受成人控制而缺乏内在自由的存在。对此,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就像生活在凄苦的牢里的一个灵魂。他们希望见到光明,渴望在阳光下诞生,缓慢而又结实地茁壮成长。然而在现实中,却始终有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把他们压垮。这个力大无比的巨人就是成人,他们总是按照成人的理想去创设他们认为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来控制儿童的世界。

扎根幼儿生活世界的教学策略,必须立足于儿童的现实的当下的生活,而不是按照成人标准来塑造的所谓的未来生活。儿童当下的生活世界是幼儿生活于其中的,是幼儿可以直接感知的自然的、直观的环境,是夹杂着儿童独特性思维和体认的生存场域,是幼儿认知与经验的主要来源。也只有扎根幼儿生活世界的知识、经验才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们与幼儿的情感和精神建立了直接的关联。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教学中,儿童参与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会增强。为此,教学活动应尊重儿童对自身生活世界的体验、理解和感悟,把他们从成人高压式说教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

(三)体验式策略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11

1 儿童幸福感

儿童幸福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因此,儿童获得幸福感就要同时满足物质和精神两种需要,使儿童自身发展的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发展处于平衡状态。认为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求就会使儿童感到幸福、或者只是让儿童处于快乐中的想法都是不合理的,要在满足儿童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孩子的智力和能力,这样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发展。

2 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幸福感中的问题

学前艺术教育的价值不应只重视儿童学习能力的教育,还要重视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学前艺术教育的价值。但是在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的幸福感普遍缺失,首先是因为人们尤其是家长对幸福感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片面的说,物质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的幸福感增加,但这仅仅是暂时的。对儿童来说也是一样的,物质条件是增加儿童幸福感的必备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质水平越高、物质条件越好,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家长在对儿童幸福感的认识上,不能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儿童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而是要在了解儿童心理和成长需要的基础上,补充以物质条件,只有形成这样的认识,才能在学前艺术教育中不断提高儿童的幸福感。

其次,部分学前艺术教育的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个体需要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个体是否能真正体会到幸福感,重点在于当前的活动和生活是否满足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家长普遍认为学前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孩子上各种艺术班,例如舞蹈、声乐、绘画等,家长只是主观的认为这些对孩子有用,而不考虑儿童的兴趣所在。在学前艺术班中强调成绩和艺术技能,忽视对学生兴趣、潜能的发挥,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儿童在学前成长中严重缺少幸福感,同时也不能发挥学前艺术教育的更大价值。

更后,学前艺术教育中采取的教育模式大体相同,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缺少个体性和特殊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忽视儿童的主体性的学前艺术教育模式,不能有效的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阻碍了儿童幸福感的增加,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 学前艺术教育应让儿童获得幸福感

学前艺术教育应该使儿童拥有积极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儿童对世界的了解主要是在情感上的认识,儿童的这种感性思维表现出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理解的直觉性、情感性和具象符性的特点。儿童在玩耍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和行为,就是通过儿童特有的方式认识世界的过程。学前艺术教育应该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教育的过程中拓宽思维、发展智力,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艺术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学到艺术的同时,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前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提高儿童艺术能力,但是也不能忽视同精神世界的需求。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与世界相互作用,以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学前艺术教育应在教育的过程中提供给儿童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使学生能在发挥自身特创造性的同时,获得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知,感受到世界和生活的美好,以此提高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的幸福感。

在学前艺术教育中,重视培养儿童美的意识,使儿童发自内心去追求和创造美。通过学前艺术教育,使儿童在结束教育的过程中发现、感受、欣赏和创造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前艺术教育中,要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所拥有的个性是创造幸福的源头,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儿童个性是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将儿童视作真善美的创造者,在此条件下,积极教育和引导儿童发展自身的独特个性,满足儿童的个性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完善儿童性格人格发展,提高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的幸福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范文12

关键词 心理发展 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群 环境因素群 个体因素群

中图分类:D844.2 文献标识码:A

自从科学心理学创建以来,有关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在探讨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过程中,很大时间以来存在着“遗传”和“环境”之争,这场争论从中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更近,尽管现代心理学家们不再持有非此即彼的立场,但回顾历史,考察现在,本文将从心理学派的争论中找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

尽管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问题上,曾经派别林立,观点各异,但是,目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群可归为三大类:自然因素群、环境因素群和个体因素群。

1自然因素群

该因素群包括遗传生理因素和先天因素。遗传因素是指前代遗传以及在此基础上个体生长、发育乃至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解剖特点,现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和生理因素,特别是脑、神经生理方面的特征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了这个基础,一切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对心理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先天因素是指出生前影响个体生长发育的诸因素,除遗传基因决定外,还有一些是由先天环境影响造成的,其中较重要的有母体环境。母体环境就是出生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一般称为理化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在母体环境中,营养、温度、药物、辐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平常所说的“胎教”实质上就是指应为胎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谐的母体环境。

2环境因素群

3个体因素群

儿童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其中个体本身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首先,个体生理成熟的快慢或迟早,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成熟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生理成熟有利于心理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促进生理成熟。其次,各种内外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离不开儿童的主体活动,主体活动对心理的影响更直接、更显而易见,是个体心理学发展的动力性因素。而且儿童心理发展并非是一挥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发展和完善了的心理品质影响着其它心理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或是促进,或是抑制。

参考文献

疫情当下

关于心理方面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

我们将邀请专家详细解答

为大家送上“心理处方”

相关阅读

转载请按照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以上关于“心理学如何提升亲子关系的方法”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提升亲子关系的心理学技巧(快速有效的方法探索)

儿童时期更重要的关系是亲子关系,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了解世界,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与可靠,当他们感觉到被爱时,同样他们也会回报父母予爱,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为健康和快乐,这也有助于增长亲子的关系。

那么,有哪些妙招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向你的孩子表明关爱之情

第二、信任和尊重孩子

即使孩子很小,培养信任和尊重也是很重要的。当婴儿知道可以信任照顾自己的父母时,他会感到很安全。随着孩子长大,信任和尊重变得更加双向,当一个孩子需要支持、照顾或帮助时,无论是在他跌倒时、还是在分离后重新团聚,家长都需要及时出现,这有助于他学会相信当他需要时有父母在身旁。

这些关系影响到儿童发展的所有领域,积极的亲子关系,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如和你的孩子们在一起游戏、创造一个充满信任和尊重的关爱环境,如果没有办法使亲子关系正常,有时很难按照你想要的方式与孩子建立关系,只要你致力于改善你们的关系,你的孩子就会感到被爱和安全。

第四、更多的相处时间可建立亲子关系

积极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很多时间基础上的,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这是加深理解、促进沟通、彼此加深感情的过程。所以,家长不要只顾着忙自己的工作,只有安排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增进亲子关系。

(责编:汤秀媚 )

1

一定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心里,孩子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你才能从中发现孩子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2

遇事不急不躁,和孩子好好说话。打骂和吼叫只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大一些的孩子会更加的叛逆。心平气和才是解决问题的更佳办法。家长首先告诉自己,这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然后用平和的语言,温柔的举止告诉孩子凡事一定有方法,而不是乱发脾气。

3

要看见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好多家长认为表现好是应该的,反之表现不好才需要大肆管教。其实不然。孩子的自信心是家长夸出来的,而不是批评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赏识教育。

4

给孩子一些相对的自由和空间。孩子的年龄越大,思考的问题就越多,希望独立做主的愿望就越强烈。所以家长应该适当的给他们一些权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而不是完全包办代替。

6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一定要做到雪中送炭,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而不是冷眼与嘲笑。孩子的世界很简单,遇到困难时焦急无助是正常的。有时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END

6

一个合格的父母,就会经常陪伴和关心孩子的成长,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对待孩子的成长,这对增进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家长如何增进亲子关系呢?

如何增进亲子关系

1、给孩子一定的仪式感,加深陪伴的记忆

生活的仪式感不管在爱情,友情还是亲情上都同样重要,仪式感能够让人的记忆更加深刻。平时事业比较忙的家长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增进自己与孩子的感情,例如,在自己上班之前,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一个亲吻,这样的亲密动作会让孩子很容易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意,养成习惯以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会亲密很多。

2、、倾听少指责,用孩子需要的方式去陪伴孩子

很多家长陪伴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指责孩子,但这只会让孩子逃避和你在一起,在陪孩子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多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多说说自己的感受,在特定时候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指导,注意更好是建议,不要太过于强硬。再者,家长们要多多留心自己的孩子喜欢的陪伴方式,比如有些孩子就喜欢玩玩具,那么家长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聊聊天,让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十分乐意地和父母交流,这也是一种能增进感情的方法。

3、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事实上妈妈也需要宝宝的陪伴

妈妈们下班之后一般都是满身疲劳,这时候就可以邀请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起洗洗菜,做做家务,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了,放下手机,什么烦心事都不用想,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做事情,会比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要快乐得许多。陪伴是双方的事情,并不是单方面的勉强,所以妈妈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在陪伴你,这时候的快乐是相互的,珍惜和孩子的相处时间,孩子也会珍惜父母。

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1、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孩子三岁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这时爸爸妈妈应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做一些亲子游戏,其实在语言方面,妈妈比爸爸更显得重要,所以妈妈应当与宝宝有更多的交流。

2、影响孩子的性格。家庭不和谐,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得影响,比如:胆小、自私、脾气暴躁等,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明显,通常表现出叛逆、以自我为中心等,严重着甚至会触犯,由此可见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3、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家庭幸福和谐、亲子关系也比较好,孩子在关爱下长大,那么孩子多数情况下都会有一个良好的社交能力,反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不会轻易信任他人,出了社会,有了工作,社交更是一大难题,可以说父母的一举一动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如何增进亲子关系是家长一定要知道的,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前提是,父母必须明白,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存在本身就是父母给予爱的理由。

相关推荐

应如何增进亲子关系

一、给孩子一个美美的早晨。

想要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早晨做起,给孩子一个清爽、温馨的早晨。在上学期间,因为孩子要很早起来上学,父母可以做的工作就是:

(1)准备丰盛的早餐,然后在固定的时间,用温柔的方式把孩子叫醒。

(2)孩子醒来后,父母要做的就是制造欢快的气氛,对孩子送上更温柔快乐的问候,例如宝贝真乖等等,之后再给孩子一个早安吻和拥抱。

(4)给孩子送上更丰盛的早餐,准备出门。

这些工作虽然都很简单,但是孩子得到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这些关怀和照顾,会变成今后增进亲子关系的更有利的因素。

二、小问题完全可以忽略,不必责骂孩子。

有些父母很敏感,针对孩子身上的一切小问题,都想通过责怪和批评的方式让孩子纠正过来。但是,在责怪和批评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对亲子关系的培养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个人的看法是,小问题可以完全忽略,只要不会给孩子的性格带来很大的影响的事情,父母都可以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旨在给孩子一个宽松健康的生活环境。

我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好了,每天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是不是总是习惯性的把东西乱丢,又或者是衣服又弄脏了,裤子又弄怕了?有些父母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就会抓狂,开始拉着嗓子责怪孩子。其实想想,这些事情,值得去大声喊叫吗?引导引导就行了,不是什么大事儿,放轻松点,该怎么对孩子好,就怎么对。如果孩子实在是过分了,才亮出底牌,平日和谐相处就可以了。

三、入睡时间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更好时间。

小孩子都有一个习惯,就是不肯入睡,好像一入睡,就浪费了很多很多可以玩的时间似的,像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怎么闹都不睡,一会要讲故事,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一会又要去拿布娃娃玩,闹的我朋友实在没办法,所以更后只能大吼一声结尾。所以我想啊,父母应该对孩子入睡感到特别的头疼。

其实,入睡时间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更好时间,虽然孩子比较贪玩不爱睡觉,但是还是有方法可以解决的。

(1)先和孩子讲好睡前条件,例如说几个故事等等。

(2)在说完故事后,和孩子谈心,说说今天发生的事情,切记态度要非常的温柔,轻声细语。其实,多和孩子说话沟通,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更好方式之一哦。也许刚开始,孩子可能会比较调皮,不配合,但是态度要和善,尽量不发火,孩子也会在父母温柔的语调下慢慢甜蜜入睡。

四、增加出游机会。

到了周六日,父母可以多安排一些出游的计划,一家人开车到郊外去野餐,或者是带着孩子到博物馆去参观……无论什么出游计划,都能够给家庭带来多一份的温馨,也会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好哦。

像我的一个好朋友,这一点做的是相当的好,几乎每周都外出活动,一家人开开心心,孩子也健康快乐,亲子关系特别好,看在我心里,实在是很羡慕。我想,只有多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才可能真正的增进亲子关系。

说来说去,我个人感觉,增进亲子关系的更有效的、更本质的方式就创造多一些机会给家人呆在一起,无论是沟通,还是游玩,都是值得一试的方式哦。

【应如何增进亲子关系】相关文章:

以上关于“如何增进亲子关系”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提升亲子关系的心理学技巧(快速有效的方法探索)”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友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